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合同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维系经营、规范其微观市场和自身经营活动、参与社会化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凭证和前提性行为.但现实中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合同行为不时出现违规现象,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严格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合同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即依据<合同法>的规定,针对规范企业合同行为诸环节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额走私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违反国家管理法规和海关管理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物品进出境,并在境内贩运、贩卖、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下的走私行为。从八十年代开始,湛江地区的走私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湛江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反走私工作的领导,各级缉私职能部门加大打私的力度,反走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沿海小额走私活动仍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小额走私扰乱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提高管理效率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部分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的状况,就其成因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代潮汕地区的走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潮汕地区的走私问题连心豪走私其实是一种非法、变态的贸易行为。这门古老的行业,是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进出口管理上的限制而产生的。只要还存在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差价和进出口管制,就必然会出现走私活动。“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百分之...  相似文献   

5.
当前、受欧债危机和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减弱的影响,经济运行问题凸现。中小企业面对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受阻、融资困难等,艰难前行。与此同时,一些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无序发展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误导了社会公众,给融资性担保行业整体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经济形势如此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增强信心、强化责任和创新服务,要坚决地和企业站在~起,树立克难攻坚的勇气,竭尽全力帮助企业渡难关,同时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多个领域政府监管屡屡失灵。本文对乳品行业质量监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为:初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公众对政府治理效果具有良好预期,消费者对违规企业的信任能迅速恢复;但财税分权的制度设计决定了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利益的高度契合,质检机构纵容、偏袒、保护违规企业是经济生活的常态,只有爆发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时,政府才会对违规企业进行运动式打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爆发导致消费者不断修正对政府治理的预期,最终导致消费者对政府和企业都丧失信任。政府监管频频失控比市场自发调整对消费者信任的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关税、走私和福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烽 《财经研究》2001,27(9):32-37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走私的均衡分析框架,以期探求:存在走私实际成本时,走私者行为如何决定,以及引入政府反走私行动、关税税率上升等外生冲击后,走私相关效应如国民福利效应将发生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的资本市场相比,欧美资本市场已经历长足充分的发展,但是违规舞弊行为却还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违规舞弊的动因是人们因无限的欲望而摒弃了应坚守的道德与原则.本案例的德国大众集团的违规案例,讲述了一个全球知名德国企业在行业竞争压力和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走上了汽车尾气排放软件作弊之路.本文通过对德国大众集团违规案例分析,探究上市公司违规舞弊的动因和手段,市场和政府的监管,试图寻求规范资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政府行为不规范是企业失信的温床。这表现在:干预经济,政企职能不分,降低企业借贷还贷的责任感;朝令夕改,政府政策不稳,削弱企业良好预期的归宿感;地方保护,官员执法不公,冲淡企业失信后果的危机感。要规范政府与政府官员的行为,必须政企分开,确保政府作用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政务公开,供给企业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官员表率,铲除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外部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理论的有益补充,战略的制度基础观成为研究新兴经济体中企业战略行为的关键理论基础。从战略制度观的视角,以政府干预为切入点,以文献述评的方式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政府干预对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从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梳理了政府干预相关理论,包括政府干预的内涵、政府干预的类型、政府干预的度量、政府干预与企业性质的关系、政府干预的动因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因素;其次,总结了政府干预对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包括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R&D行为、投资行为、多元化经营及并购行为的影响;最后,回顾了政府干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对解决战略理论的本土化问题、解释制度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制度对企业战略和行为的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的兴起,全国上下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学校都在提出创新理念、呼唤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驱动创新的因素众多,其中建设性领导行为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把关注重点转移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领导行为上.本文梳理归纳了本土情境下的谦卑型领导研究,提出管理建议,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探索适合的领导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有利于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理论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若要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出发,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建立统一的资讯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一、渔民群众走私的主要原因1、法制观念淡薄是渔民群众走私的根本原因。由于走私犯罪属于行政犯罪,并不直接侵犯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甚至也不具体侵犯任何单位的利益,好像没有特定的受害人。走私渔民本身并不认为这是违法犯罪行为,相反,不少渔民群众也认为走私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人们往往对走私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许多群众甚至包括少数基层干部对走私犯罪恨不起来,甚至放任,纵容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许莎雯 《当代经济》2011,(1):133-134
走私活动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凡是存在征收重税或禁止进出口的地方,走私活动便难以避免,它的兴起、发展与消亡往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本文就泉州走私的历史背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就近代泉州走私活动的情况进行考述,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走私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减缓了本国的经济速度,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发展步伐,包括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进出口贸易影响。可以看出,现今的经济趋势具有全球化的特性,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面对已发生或者是未来的金融危机冲击,使企业能够有效的解决金融危机,政府能够建立合理的经济规范。本文从企业在金融危机冲击时面对的风险类型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企业以及政府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未来的金融危机有效应对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一种银企关系模式的形成,既有其内因的作用,更有其外固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影响对于银企关系的发展和动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银企关系运作的主要外部因素即政府行为、法律制度、市场体系的粗浅剖析,探究营造新型银企关系健康、规范运作的外部环境。 一、政府行为:由包办代替到协调服务和宏观监管 发达国家的银行和企业、都是以完全独立的法人身份生存于市场经济生活中。它们既不受政府的特殊保护,生死兴衰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同时也不受政府法律允许之外的指手划脚,经营什么、如何经营,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发达国家的银企关系,也完全由银行和企业依据市场法则和利益要求进行自我调节,政府的职能是法律监督和收税。 中国的银企关系与发达国家绝然不同的是过多地掺入了政府色彩。企业由政府投资兴建,银行由政府管理经营。一切自然而然地由政府包办代替,包括银行对企业的资金的供应量、供应方式,利率确定;企业对企业的选择等,均由政府指定。这种政府行为是由当时国家经济体制决定的。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活动的决策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市场作用被否定,企业由政府直接经营,银行也仅仅是政府的现金收付和转帐核算组织。于是,企业所需资金和物?  相似文献   

17.
张瑶  杜鹏 《经济论坛》2006,(17):59-61
一、企业政治经营的内涵(一)企业政治经营的界定西方学术界把任何直接试图影响政府政策或政治过程的复杂行为称为企业政治行为(Corporate Political Action,CPA)。狭义的CPA是指企业主动影响政府决策过程的行为,而不是指政府政策、法规出台后企业被动反应的行为。广义的企业政治行为,即“政治经营”指由于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将政治手段纳入到生产、经营、营销和管理等所有决策的全过程中,政治力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企业家需要以政治家的眼光、胆识与谋略,通过发挥政治影响力来经营和管理企业。(二)企业政…  相似文献   

18.
张淮鑫 《大陆桥视野》2012,(14):15-15,17
效能监察的作用是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控制经济资源流失。它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依据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制度,对某一项经济效益不高、运行效率比较低、或者结果对比异常的经济活动,从源头到结果的运行轨迹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通过对选定事件的所有相关信息资料抽查对比,评价操作行为的合法性和经济性,发现、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落实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责任,以下达监察建议书整改问题、立案调查、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等的特有方式,完善内控制度,规范企业管理,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保障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发生,促进各级经营管理者廉洁从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完善和发展,我国将逐步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这将会对我国原有的、旧的政企关系形成挑战。新型的政企关系模式从宏观而言是由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市场主导型模式过渡。但政府和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失灵,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基本采取二元机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在政府形式上反映为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模式,而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该体现法治精神,政府依法管理和指导企业,企业依法从事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20.
肇庆市反走私工作现状的基本估计自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以来,我市党委、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的方针政策,按照“打防结合、落实责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建立起“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新休制,结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两种手段,坚决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走私活动,多年来未发生走私的大案要案,走私贩私案件从1999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