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主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愈加迫切。党的十七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即: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不仅对新时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而且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和新思路. 首先,报告在阐明我国国体的实质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郑重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深刻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而且言简意赅地阐示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方向总目标,即“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既坚持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又突出强调了健全其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和兴 《国企》2021,(4):12-1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是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行作为。完善党的领导以增强社会主义事业保障,健全人民民主以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活力,推进法治中国以巩固社会主义善治根本,这是推动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4.
“德法兼治”是中西治国安邦的普遍规律,也是建国以来我党治国理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新世纪新阶段,“德法兼治”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新发展成果,旗帜鲜明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何为民主”的问题提交了中国答卷。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人民和法律的“三统一”,以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和自治制度等坚实的制度程序,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五个参与实践的环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一个科学命题.它的基本含义是:具有民主执政的思想指导能力、政策引领能力和组织实践能力.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由共产党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质和建立了党的民主制度而决定的.党应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与不断巩固党的民主性质、健全完善党的民主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徐启山 《活力》2012,(17):47-48
一、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概念及内涵(一)党内民主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减少实践过程中的任意性和随意性.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党内民主。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8.
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说:“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重要方针的伟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法治国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  相似文献   

9.
马长山 《活力》2009,(5):64-64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一个科学命题。它的基本含义是:具有民主执政的思想指导能力、政策引领能力和组织实践能力。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由共产党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质和建立了党的民主制度而决定的。党应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与不断巩固党的民主性质、健全完善党的民主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刘春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1期撰文认为,20年来,我国政治观念的变革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辅相成。从最具有创新性的角度看,政治观念变革的主要内容有:①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现从阶级斗争向民主建设、组织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转变;②国家的功能观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③党组织的功能观从无所不能向有所不为转变;④社会主义民主观充实了新的内容;⑤法制观从法律虚无主义向法治主义转变;⑥政治决策观从重经验决策向重科学和民主决策转变;⑦政治职能观从指挥命令向提供服务转变;⑧机构改革现从重机构数量的精简转向适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格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强化监督密不可分,而强化监督,又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作为专司监督职能的审计部门,要认真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职责,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勇于开拓创新,为完成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我区审计法制建设的总体近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刘凤英 《活力》2010,(1):53-53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系列理论阐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本文试从社会结构文明的角度,对社会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进行一点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完善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又是一种有序的政治。中国人民民主发展的过程就是公民政治参与,包括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发展,对经济权力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要求。中央纪委在向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继续推行地(厅)级及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试行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下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完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6.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民主政治新形态,真正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内生性特质,为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在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内生性的作用之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经过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建构,展现出“结构化”与“制度化”的具体样态,以及两方面协同并进的互动模式。与此同时,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通过强制度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将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体现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决策之中,也能揭示人民民主的内在本质与核心,进一步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操作水平,以深化治理效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展示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璇  唐若裴 《国企》2020,(8):86-87
我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发展过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发展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政治形式和制度化实践,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电子财会》2007,(6):58-62
2006年全国人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大踏步地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经过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又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目标体系,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要求我们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求在政府工作中,依法健全公开透明的民主参与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权力制约制度和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使政府工作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