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评级机构收费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追踪国外评级机构收费模式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评级机构收费模式具有其存在的显示依据,收费模式之争关键还是在于提高评级机构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制度复制了期货市场清算所和银行结算系统的监管风险职能,从而不仅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还能防洪银行的信用风险,而以上两个问题是我国金融发展亟待解决的,故此信用评级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健全十分必要,本还将针对目前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提出一些发民菜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业的收费模式和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娟 《中国金融》2006,(16):28-29
信用评级是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受评企业或债项的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级,并用信用等级加以反映。信用评级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信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评级机构“能力”和“意愿”两方面进行分析。信用评级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的评级方法、规范的评级程序以及合格的信用分析师,是其市场公信力逐步树立的基础。但就评级机构“意愿”来讲,有观点认为向被评级者收费这种模式存在制度性缺陷,使得其“意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难以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而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发展和完善主权信用评级业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均通过综合评估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来展示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 此评级模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评级指标全面、准确、完整,但具有潜意识下的制度偏好,易受主观影响且透明度不高. 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大力扶持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立自己的评级标准和模式,并加强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资信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由于声誉机制的作用和信息交易中搭便车因素的影响,中小型评级机构只能够对投资者收费,大型评级机构才可能采取向证券发行人收费的模式。中国的资信评级机构从历史信誉和公司规模都是中小型机构,采取对证券发行人免费评级、向投资者收费的模式是当前我国评级机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荣国 《甘肃金融》2012,(11):30-33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资后评估、资信评级)是信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由专业机构按照一定方法对社会信用行业的可靠性进行调查、分析并以特定符号做出评价的一种信用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张鹏  朱珠 《新金融》2013,(4):44-48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俊剑 《浙江金融》2004,(12):41-42
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信用及证券的产生而诞生,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信用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规范信用行为的必要环节,在市场信用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一支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也就显得愈发重要与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看,以标普、穆迪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可以起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仍然存在着一些功能扭曲的表现,如“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迟钝,使其可信性遭到市场广泛质疑;“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过度,加剧了金融市场调整;“三大”评级模式隐含的利益倾向,违背了信用评级的独立与公正。整顿和规制国际评级机构,必须改革现行的评级模式和模拟评级程序,实现评级市场的竞争化与评级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史庭怡 《中国外资》2009,(10):153-154
信用评级的披露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存在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信用评级机制相比较.总结了我国监管部门在历年制定的信用评级披露方面的要求,指出我国监管部门在信用评级披露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在简要介绍信用评级机构与主权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1、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2、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全方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9年长期信用债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评级分析师任期越长,信用评级越低;较长的分析师任期能够影响评级准确性,降低"未能预测违约"的第Ⅰ类错误,增加"错误违约预警"的第Ⅱ类错误;相比于短分析师任期,长分析师任期能够增强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本文还发现,相比于未被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评级的债券,投...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的披露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存在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信用评级机制相比较,总结了我国监管部门在历年制定的信用评级披露方面的要求,指出我国监管部门在信用评级披露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发达国家信用评级市场监管模式,分析比较各国的经验与不足,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监管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行者付费模式导致的评级采购、利益冲突等问题是现行信用评级模式无法克服的致命缺陷,也是历次危机的潜在根源,投资者付费模式在现实条件下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应该成为我国评级收费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对信用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用评级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的。文章分析了在我国信用评级比较被动的情况下,评级需求仍比较被动的原因,并对目前信用评级的客观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为扩大评级需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或资信评估,是指专业评估机构利用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对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测定和综合评定,并出特定的符号,直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总体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信用评级是国民经济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信用评估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开展信用评级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式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 《武汉金融》2000,(6):3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