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雳 《金融博览》2022,(6):36-37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和充满不确定性.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将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核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那么,今年市场核心的驱动力在哪里? 新老基建投资为稳增长注入动能 2022年开...  相似文献   

2.
2022年拉动基建投资增速是必须的,但估计仍然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比较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稿,发现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困难讲得最具体、最明确,实为罕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即所谓的“三难”。这是否意味着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空前大的压力?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就可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我觉得,光凭想象是不够的,还得好好算算账。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拉动基建投资增速是必须的,但估计仍然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比较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稿,发现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困难讲得最具体、最明确,实为罕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即所谓的“三难”。这是否意味着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空前大的压力?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就可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我觉得,光凭想象是不够的,还得好好算算账。  相似文献   

4.
闫敏 《中国金融》2022,(9):39-40
<正>今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流行、俄乌冲突悬而未决、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全球通胀水平攀升、产业链循环不畅等多重挑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平稳开局。  相似文献   

5.
业界资讯     
<正>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5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回顾,对下阶段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进行研判。点评《报告》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靠前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报告》研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等问题。《报告》明确,  相似文献   

6.
黄剑辉 《银行家》2022,(1):44-46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接续面临挑战.2021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持续升高,局部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正在上升,商业银行承受的风险管控压力持续加大,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挑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作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一大发力点,在稳增长、保就业、促投资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经济建设成果非常重要且很关键。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复苏仍保持韧性,但复苏动力开始边际减弱.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我国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相似文献   

9.
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针对这三重压力,会议提出了“七大政策”和“五个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21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金融发展,国内货币金融环境从极度宽松回归相对中性,宏观杠杆率降幅明显,货币政策空间明显拓宽。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快速去杠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弱化并存,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趋升。国际方面,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需警惕美联储加速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造成的外部冲击。应对三重压力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着力提振最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政策内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稳定预期,实施消除市场疑虑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笔者在近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中发现,疫情依然是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全球经济结构可能进一步分化,中国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要密切关注,但不宜简单推论外溢效应;内需疲弱仍然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稳增长压力较大,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政策组合进行应对。政策设计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建议采用兜底的财政政策与精准稳健的货币政策,围绕“稳中求进”的内涵发力。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都聚焦稳增长促发展,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到5%—6%的水平,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逆流而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亮点。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不断等影响,202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内生动力趋弱,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预计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左右。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并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做出针对性部署,要求2023年“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政策聚力“稳增长”的态势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3.
肖龙沧 《中国金融》2022,(12):26-28
<正>打通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面对当前疫情和外部冲击带来的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把金融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充分发力、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聚焦政策落实过程中面临的贷款承载能力不足、惧贷惜贷情绪上升等梗阻,  相似文献   

14.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跨入虎年,"稳"字要紧。当下,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定复苏态势,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与此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球疫情加速百年变局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蔓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因此,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确保经济稳增长是今年的首要任务,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面临着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须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税收政策作为稳经济的政策关键点应当持续发力,优化税制结构以调节收入分配,继续降低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的税费负担,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2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率将达到8%,2022年增长将达5.1%.尽管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的一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2022年以来,地缘局势冲突持续,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通胀高位运行。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统筹国内外大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积极发挥宏观调节作用,助力市场主体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22年学术界对于税收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以及服务稳经济工作的税收政策等方面。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出台了减税降费退税等一系列税收政策以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学术界聚焦上述税收政策的内在逻辑、实施效果以及完善路径,进行了相当全面且深入的评价与探索,为未来税收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借鉴,为未来税收政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