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理财就是要确定人生和家庭各个阶段的财务安排与投资增长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根据专家的建议或自己的学习,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结构,及时了解资产状况及相关信息,通过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家庭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并进而让  相似文献   

2.
《时代金融》2019,(5):32-35
本文简述了我国家庭金融的发展概况以及家庭金融风险资产的"有限参与之谜",运用中国金融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参与金融市场的因素。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居民非金融资产持有率远高于金融资产,房产是居民持有率最高的非金融资产,资产配置不平衡,房产持有和社会保险都对居民参与股票市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泊头市城镇居民2003年以来200户居民资产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城镇居民资产的结构、规模、演变的新特点及产生的效应,探讨影响居民资产构成的各因素以及当前居民资产结构配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居民投资环境、促进居民配置家庭资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居民家庭总资产逐年提升,房产也成为居民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作为家庭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资产,特别是风险资产,其持有比例却并未同比例上升.因此研究房产支出如何影响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对改变家庭资产配置的失衡状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家庭年龄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次使用了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并把家庭房产按照自住和非自住分类纳入不同的资产账户,然后明确定义了两个变量:生钱账户的钱占家庭总资产比重、保命保值账户的钱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 H FS)数据,建立Tobit模型,定量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占家庭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家庭分配在生钱账户上的资产越少,分配在保命保值账户上的资产越多;同时,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收入组家庭、不同城市层级家庭存在着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亚伟 《上海金融》2012,(6):10-15,116
通过设计涵盖家庭基本信息、风险偏好、理财现状及未来理财期望等内容的调查问卷,随机对680户不同收入水平的上海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状况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对比不同收入家庭的风险偏好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上海居民家庭整体上都是风险厌恶的,但低收入家庭的风险偏好往往强于高收入家庭,同时不同收入家庭在资产配置时都存在着行为金融学上的非理性行为。结合家庭未来的期望理财计划和国外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状况,我们认为:居民家庭应当结合自身家庭收入及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资产配置的策略,转变观念,优化资产配置;而对于政府,应加快完善市场制度以降低居民预期的不确定性,同时鼓励、监督、引导金融部门开发适合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结构,厘清全区城镇住户部门财富状况及是否存在债务风险,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对全区12个盟市20个样本城市(含县级市)共635户样本家庭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家庭资产分化明显,资产配置不均衡,年龄、学历、家庭人口数和收入等因素会对家庭财富产生影响;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健,结构化特点显著,融资方式较单一;城镇居民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年轻家庭偿债压力较大。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房产集中度高或增加居民整体资产风险,债务增速高于收入,居民负担持续加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完善、配置不合理,资产账实不符、存在账外资产等诸多问题.必须强化企业资产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9.
陈华  利圣临  杜霞 《保险研究》2023,(9):95-110
基本养老保险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压力,释放家庭预防性储蓄,并调整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家庭资产配置效率,有必要从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角度研究家庭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利用2013、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参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降低了家庭配置金融性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提高了家庭配置金融性无风险资产的可能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与对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养老经济压力较大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调整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因此,应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发展,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缓解居民家庭养老压力,并着力提升居民金融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朝运  汪丽瑾 《征信》2020,38(2):69-76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互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适当增强社会互动会促进家庭更多地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风险资产的比例,提高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优化资产的配置效率。但当社会互动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的社会互动则会抑制家庭参与风险市场,减少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降低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以及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因此,家庭需要建立适度而高质量的社会互动,这有助于家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盈余的资产选优方法是以盈余收益率的均值及其方差为研究对象,确定有效边界及最优资产配置结构,它可以用来处理负债约束下的资产管理问题。本文以盈余优化在保险资金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在引入负债的情况下,盈余优化所得到的最优资产配置结构不同于未引入负债时的资产配置结构.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投资与理财》2013,(22):38-39
对家庭的财务分析之后,就要进行资产合理配置了。那么,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比较合理呢?在家庭资产配置上有一套4321定律,可作为你的资产配置方法。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家庭的风险防范…保险支出。  相似文献   

13.
杜雯雯  朱涛 《海南金融》2012,(10):16-20
本文研究了考虑背景风险情况下基于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的家庭资产配置决策问题。选取我国25~55岁之间的中青年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与结合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简单统计、实证检验和方法对比等手段,在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了家庭的经济特征,人力资本,人口统计特征,代际遗赠等等因素对于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家庭资产配置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显著影响,是综合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日,受全球主要央行加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就连一向以稳健见长的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也出现净值回撤,不少投资者产生了“恐慌”情绪,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大面积赎回。在市场行情波动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家庭资产配置为财富保驾护航呢?警惕“自杀式”资产配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近年来做的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有70%的家庭正在做“自杀式”资产配置。所谓“自杀式”资产配置本质上讲并不是没有资产或者负资产,而是对房产、股票、理财,甚至存款中的某一个领域进行过度配置,直接导致了生活中缺乏现金的流动性,从而给家庭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相似文献   

15.
陈予燕 《理财》2014,(8):21-22
资产配置不能没有保险。保险是风险来临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借此,投资者可以避免血本无归,安然度过危机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产配置这个词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随着人们的收入大幅增长,资产配置不再是投资大鳄以及基金经理们的专利,很多家庭及个人,都在对自有资产进行资产配置,构建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从资产配置广度和深度入手,探究居民饮酒习惯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饮酒习惯对于家庭风险资产的参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影响机制的分析中,社会网络在居民饮酒习惯和家庭风险资产参与中充当着部分中介作用,即居民的饮酒习惯部分通过社会网络来影响居民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同时,长期的饮酒习惯容易产生"风险偏好"效应,即能使风险规避型的居民更多参与风险资产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我国六大城市1170户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城镇居民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和投资组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实证发现:首先,我国家庭资产结构仍是一种低层次和粗放的结构,资产结构内部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衡现象;第二,家庭的资产选择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认知偏差和投资者情绪都对其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第三,房产投资显著影响了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和投资组合,"替代"或者"挤出"效应明显;第四,家庭极少利用股票市场对其未来现金流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对冲,且其"生命周期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周弘  张成思  何启志 《金融研究》2018,460(10):55-71
本文基于金融约束视角,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并运用门限回归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居民资产配置效率的门限效应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流动性约束、房产持有及商业资产持有三个角度分析居民面临的金融约束,居民资产配置效率的非对称门限效应在不同样本中都显著存在。居民持有资产的风险水平越高,带来的投资收益增量部分越低。同时,持有房产在缓解居民金融约束的同时,资产风险增加对于居民资产配置收益的促进作用仍然下降,受流动性约束影响低的居民以及持有商业资产的居民均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配置收益。在不改变金融约束的框架下,以商业性资产替代房产作为主要资产种类能够从微观层面增强经济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现状与结构,研究表明,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个人生命周期、收入状况和受教育水平有密切联系。结合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理财期望和美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现状,我们认为:居民应当结合自身的生命周期阶段、收入情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配置家庭金融资产。政府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丰富我国金融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均处于新常态之中,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增长空间受到双重挤压,农村商业银行旧有经营模式的边际效益递减更为明显。"事异则备变",新常态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作为首要战略。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剖析农村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现状与面临的障碍,从而对农商行优化资产配置、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可持续发展空间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