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为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建言行为对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领导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以北京、天津、山东、及江苏省的241名员工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探究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组织信任、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信任,组织信任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显著地正向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俊婷  戴万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83-188
虚拟会议作为远程办公决策离不开的一种线上会议形式已融入进组织,对员工的积极建言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构建了以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的虚拟会议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运用SPSS26.0和AMOS软件对174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安全感在虚拟会议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距离在虚拟会议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员工建言行为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员工往往表现出与建言行为相反的一面-沉默.论文以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的254份原始数据为样本,对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部属交换与建言行为关系中的内在中介机理以及组织身份吸引力在领导—部属交换与内部人身份认知间的调节机理.研究发现,领导—部属交换对企业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并且,这种激励效果主要体现在抑制性建言和促进性建言方面.另外,结果还表明,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建言间起中介作用,组织身份吸引力对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个人-组织匹配视角下的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多从员工建言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探讨影响建言的心理安全机制,对员工价值观认知的作用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采用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对广东4家企业67个领导及其213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组织匹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的组织代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认知会影响内隐于员工潜意识中的价值观认知,并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员工建言行为的特点和内容。介绍了员工建言行为的意义.确定了其影响因素以及现存的基本问题.经过研究得到解决员工建言的合理对策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领导风格和领导性格.良好的员工素质和责任心,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建言渠道和信息反馈制度对建言行为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了组织地位感知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61份有效问卷实证分析发现:组织地位感知对团队创新绩效及其两个子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言行为在组织地位感知对团队创新绩效及其两个子维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公正感正向调节组织地位感知与建言行为关系;组织公正感进一步调节组织地位感知通过建言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及其两个子维度的间接影响:当员工组织公正感水平较高时,建言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及其两个子维度的正向效应会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对过去员工建言行为理论与研究的文献进行选择性评述,就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讨论:1建言行为的概念;2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体层面(人口统计变量、个体特质、个体动机)、领导层面(领导风格)、组织层面(组织信任、组织公平、组织氛围)进行总结;3建言行为的结果变量。通过回顾以往研究发现尽管关于建言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综述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相关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规则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重庆、广州、北京、深圳、昆明等地的416名科研团队成员的数据样本,探索了科研团队潜规则、心理安全感知和团队成员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科研团队潜规则会削弱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知,进而影响成员的建言行为,即心理安全感知在科研团队潜规则对成员建言行为的影响中承担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反生产行为是企业现代组织层面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概述了反生产行为相关理论,并分析了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四大因素,即个人差异因素、工作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然后从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对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体的正负面效应;最后在基于员工反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和正负面效应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企业管理政策建议,为企业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组织政治行为与职业生涯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01-104
组织政治是影响员工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很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章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中组织政治行为对员工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政治行为对员工职业生涯有着不同的影响,柔性政治行为(讨好)有助于员工职业生涯成功,中性政治行为(自我宣传)和硬性政治行为(利益交换)不利于员工职业生涯成功。这些结论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基于文献述评,阐述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概念,介绍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三个主要的情境诱发因素,总结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影响因素,指出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主要后果,最后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的重点议题。  相似文献   

12.
沉默是一个基于复杂动机的复杂行为,不同维度的员工沉默行为由于动因不同,可能影响因素并不相同。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别以组织支持、领导-下属交换和同事支持衡量员工与组织、上级和同事的社会交换关系水平,通过对107名员工的调查发现,组织支持和领导-下属交换对漠视沉默有负向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对默许沉默有负向影响,而同事支持对防御沉默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员工沉默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员工建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回顾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介绍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并指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员工主动的、积极的行为对于在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组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回顾国内外关于员工积极行为的主要研究,明确了积极行为的内涵和核心特征,分析了积极行为的前因,提出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员工的积极行为尤其是新员工的积极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采用不同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引导和培养新员工主动、积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58名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研究了组织自尊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在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员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分类.并且较全面地分析了在饭店中引发问题行为的心理因素和饭店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即饭店员工的个人需要、挫折、外部社会环境、饭店内部环境、饭店管理者对员工的负面影响、饭店薪酬体系设计不当、饭店员工的角色压力、饭店的组织不公平等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还用情绪传染理论分析了研究员工问题行为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饭店员工的问题行为的防范对策:规范管理、关注心理问题、改善饭店内部环境、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建立饭店的组织内部信任关系、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究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机制,运用实证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均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其中外部社会责任感知的影响大于内部社会责任感知的影响;组织信任完全中介内部社会责任感知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部分中介外部责任感知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发展取向,分布式领导是员工主动行为和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国内外有关分布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领导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模型并加以验证。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在分布式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在分布式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分布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存在三条路径: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通过组织自尊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通过心理授权影响组织自尊进而影响员工的主动行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揭示分布式领导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激发员工主动行为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刘芳  肖旦  周巧笑  王浩 《南方经济》2016,34(2):87-105
现有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研究的不足表现为:较少探讨情境因素对HPWS内部结构的影响、对新创企业的疏漏、对员工HPWS感知的忽视、对多层次方法应用的缺乏等。通过对64家农业新创企业及其246个员工的多层数据进行分析,文章探讨了新创企业HPWS的多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层面HPWS对员工感知的HPWS具有显著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和心理授权在员工感知的HPWS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未得到验证;组织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解决“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这一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调查,采用SEM技术对内部社会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内部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结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没有直接影响;②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影响;③知识共享在内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扮演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支持了现有的研究结论,还揭示了内部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对企业员工创新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