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战略是指:依据企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勾画出企业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所谓应急通信通常是指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使当地通信瘫痪、阻断而建立的临时指挥、汇报的通信系统;包含国家通信、防汛通信、抗震通信等抢险通信的统称,其特点就是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和指挥决策沟通。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倡导的是“一切为了企业效益”,那么,应急通信存在的价值和能发挥的作用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套独立的应急通信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这套系统虽然平时成本高,基本没有经济效益,但是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在我看来,该网络应该由政府主导,对应急通信系统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和合理布局,综合各运营商的意见,结合不同的特点形成各种方案,以较低的成本,建设数字集群等多种应急通信系统相结合、反应迅速、抗毁性强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京 《当代通信》2006,13(13):37-39
灾害应急中作用重大 受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的制约,针对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突发性洪水等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故,还无法准确预知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和地点;同时,需要应急通信的容量需求灾害应急时,通信容量需求增长了数倍,目前,人们根本无法准确预知需要多大的容量才能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需要什么类型的网络也不确定,可能是固定网,也可能是移动网、卫星网络、互联网。但卫星通讯却是地面系统被破坏时唯一的应急通信手段,也是农村偏远地区发生灾害时获取灾情信息的重要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4.
公众移动网应急通信的定义与特点 应急通信一股是指出现自然或人为突发性紧急情况时.为应对紧急情况而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实现通信的机制。不同于面向公众的110、119、120、122等汇聚式紧急呼叫系统.也不同于采用卫星等专网实现的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公众移动通信网应急通信是指保障和支撑公众移动通信网安全运行的应急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
陈如明   《当代通信》2006,13(13):10-16
与公众移动通信发展相对应,专用移动通信有其重要的市场定位与需求。事实上,近几年来,在专用通信领域,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电子政务专用系统、应对“911”、SABS及海啸等突发事件的E911系统之类社会/城市应急联动专用系统等亦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6.
应急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在抢险救灾及各种突发事件中提供应急通信手段,为电信公众网的改造延伸提供临时替代支撑和补充,为社会各界提供常规通信服务和应急通信服务。随着"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应急通信保障成为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可靠的通信保障在赢得救灾时间、抢救更多生命以及避免更多的损失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包括抗灾救灾)通信系统成为一个紧迫课题。在国家来说,必须加快建设既有快速反应和完善功能又具有高可靠性的灾难通信系统,加快部署应急管理系统;对通信运营商而言,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灾网络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对集群通信系统发展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学治 《当代通信》2006,13(13):26-29
集群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二十多年,这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只是瞬间,但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二十多年足足是一个新的技术起步,成熟,甚至被取代的周期。近几年来针对集群通信方面进行多个专题的讨论,从模拟到数字,从共用专网到专用专网,从体制标准到技术创新,从企业研发到市场应用,从社会需求到应急联动通信。但是通过这些讨论个人感觉在集群通信方面的概念和应用存在一些问题,本就对集群通信系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四川汶川地区,包括周边省份、直辖市在内的大片地区房倒屋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各种通信设施也受到了极大破坏。在此危急时刻,平时少有人知的应急通信系统危难之处显身手,担负起了灾后第一时间通信保障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开创应急通信保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通信是以国家通信网为基础,以各种机动通信方式为补充,在特殊情况下以保障通信安全畅通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重要通信。其主要任务是为抢险救灾、公共突发事件、重大活动以及网络发生故障时提供特殊通信保障。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加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非典”、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数字集群网络即多个用户(部门、群体)共用一组无线电信道,并动态地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城市应急联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类似,集群系统也经历了从模拟系统到数字系统的发展过程。集群系统能够提供指挥调度、电话互联、数据传输、短消息收发等多种业务,可为一些要求通话建立速度快、通话成功率高的指挥调度领域和部门(如公安政法、消防等)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从全球范围看,多数发达国家目前正在运营的数字集群网络按技术标准可分为TETRA与iDEN两种体制,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政务共网与商业共网,按运营模式可分为国有国营、国有民营、民有民营三大类;覆盖范围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设运营的数字集群网络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认识到突发事件期间电信运营商通信设施损失信息对政府应急响应机构的重要性,而后开始使用灾害信息报告系统(DIRS)。DIRS的使用使美国联邦各级机构能够及时获取灾害期间通信设备状态的信息,并实现数据的每日更新,保持数据在各应急响应机构之间的一致性。虽然DIRS的使用时间不长,但在美国近两年的突发事件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盛会 盛宴     
奥运盛会,通信盛宴。 “目前,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已能够提供十余类近百项业务,将确保为奥运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通信服务,确保奥运重要活动的通信畅通,确保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确保应急处置快速高效,确保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对媒体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北京机动通信局是中国网通集团北京通信公司的下属公司,专业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机动通信服务。自1990年成立以来,北京机动通信先后300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为重大政治活动提供通信支撑的应急通信任务和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通信支持的机动通信业务。北京机动通信局以崭新的企业形象和特殊的业务方式,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市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共16个乡镇通信中断。灾难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以及三大运营商第一时间启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多支抢险队伍奔赴灾区,对受损通信线路展开抢修,力求尽早接通生命的信号。同时,各地也纷纷开展援助和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信业》2006,(10):53-53
“2006年度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即将于10月中旬再次启动,这是科考队二度出征可可西里。中国联通公司作为本次科考活动首席合作伙伴和独家通信支持单位.将提供CDMA网络BTS高原越野基站车、高原卫星应急通信车、卫星空间转发器等设备组成的全套通信系统.保证本次科考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应对汶川大地震这种突发灾难时,及时、有效的保障通信是当务之急。日本是世界上应急管理最富成效的国家之一,其建立的中央防灾无线网,防灾互连通信网等,可以在现场迅速协调各部门进行灾害的救援和指挥;在发生地震时,人们为确认亲属和友人是否平安,通信量会骤然增加,因此,缩短通话时间,保障更多的人能够通话是个有效手段;针对基站设备损坏而导致网络中断,要采取多路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11,(4):83-83
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地震造成当地联通分公司多处通信设施受损。地震发生后,中国联通集团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部署救灾,慰问一线干部员工,叮嘱应急抢险人员在全力以赴抢修通信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9.
谷和启 《当代通信》2005,(23):54-55
近两年,伴随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宽带视频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宽带视频业务是集语音、数据、视频于一体的业务。有专家预测,人们相互之问的信息交流将由以文字和语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视频为主,并主要被广泛地应用于行政会议、远程教学、商务会谈、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方燕 《中国邮政》2003,(6):18-19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我国遭受到重大灾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邮政通信绝对不能中断,因为它是保证政令畅通、传递党和国家声音、亲人互报平安的重要通道。防治非典有白衣天使,保证通信有绿衣使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京两万名邮政职工忠于职守、不怕牺牲,为保证党和国家政令畅通、保证报纸和书信按时送达、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邮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启动应急方案,确保邮政通信不断4月21日,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的非典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抗击非典应急方案。为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预防和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