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机会住哪里?中国机会=“世界市场+世界工厂”。这是一个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经济跃迁。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自1970年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开放的贸易导致了全球分工合作的深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Made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也褒贬不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中国制造”终结了无止境扩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贸易摩擦纷至沓来。“世界工厂”正面临由毛虫到蝴蝶的痛苦蜕变。  相似文献   

4.
陈丕雄 《会计师》2009,(2):76-77
<正>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性产业,制造业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时间"中国制造"充满世界市场,中国俨然变成"世界工厂"。进入2008年,随着次贷风暴的不断发展,其衍生出的全球金融危  相似文献   

5.
进入本世纪以来,推动中国经济12年增长的基本动力无非来自三大改革所构成的红利:一是低成本劳动力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把中国塑造成为世界工厂;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得以在世界市场变现,并不可逆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三是金融改革,主要是银行改革使中国的金融体系从可能引致中国经济崩溃的风险源转化为可持续地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截至2006年底,中国GDP达到了约20万亿元,经济总量为世界第四,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并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玩具都产自中国,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7.
名博议论     
《金融博览》2010,(14):11-11
傅勇:加薪潮与世界工厂之忧 2010年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一年。这一年,不仅从2004年以来出现的“用工荒”明显升级,还爆发了一系列的劳资对立事件,一些企业最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工资,并带动了更多企业增加工资。加之各地政府也普遍调高了指导性的最低工资,这些现象被媒体渲染成“加薪潮”。也有人就此预言,外企将被迫迁出中国,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或将不保。  相似文献   

8.
盈利既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席卷整个世界,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世界市场中,我国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规模不经济,总体来说,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是金融服务外包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中国不仅是世界的“工厂”,也将成为世界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贺军 《国际融资》2008,(7):70-70
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将能源作为主题,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能源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中国要维持发展速度、继续做“世界工厂”,能源问题将是一个头号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蔡恩泽 《中国外资》2010,(13):20-22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两头在外,进口原材料,并向全球各地出口廉价的制成品,如影随行的是“中国制造”名扬四海。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今,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世界工厂”正外移,并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在跨国公司看来,我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而且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华,不管是通过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的方式,外资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快速提高。然而,这类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环境规制的策略加以应对。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应选择何种战略加以应对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和燕 《中国外资》2006,(12):I0006-I0008
2001年11月10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部多哈召开.当地时间6时38分、正式审议通过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一个月后生效。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翻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崭新一页。 五年后的今天,世界为中国的日新月异惊叹。入世第二年,我国国际竞争力即比上一年上升两位,经济竞争力别上升四位。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居世界第四,比上一年提高六位。2004年.中国GDP总量首度超过意大利.排名世界第六位,2005年.世界银行公布了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经济数字不断飞跃,我们能感觉到城市在奔跑心跳在加速。“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入世后的中国市场竞争态势空前激烈,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增长性的市场。跨国公司们正在以一种更精细的态度审视中国,它们在中国市场上收获颇丰,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既改变了中国,同时也慢慢发现这个市场本身的变化正在促使它们主动地寻找变革.他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将战场从制造转移到知识产权、品牌等领域。 得中国即群天下?这一被跨国会司奉行的信条对中国公司并不适用,对后者来说.它们不仅要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品牌,还要成为全球品牌。中国公司开始向全球市场吹响冲锋号——世界经济再次感受到中国脚步所带来的震颤。 五年风云,谁主沉浮?谁是焦点?历史又将在明天发生什么?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外资》本期特别报道了美国惠普和百事可乐及中国方正和志高空调等四家代表企业.展示跨国公司在中国和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得与失,未雨绸缪前方可能的变局。  相似文献   

14.
《新理财》2009,(5)
路透社4月8日发表文章称,过去半年来,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珠三角的“工厂城”支离破碎,但如今有迹象显示,“世界工厂”开始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惊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GDP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3.4%上升至2010年的9.5%,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在世界产出中的比重还将更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进出口贸易快速...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世界工厂”的专题文章,国外的一些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中国制品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那么,我们真的可以乐观地接受这个称号么?  相似文献   

17.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4,(10):52-53
朱为众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依然保有竞争优势,但中国外贸企业也有需要关注的弱点,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1):42-43,40
一位日本在华员工对中国工业的评议 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中文但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识但不会写,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觉得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世界工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管理》2006,(1):10-10
1、中国经济:GDP增长减速通货膨胀增压 核心原因是中国“世界工厂”的负荷沉重。GDP增长比2005年减速概率100%,CPI高于2005年概率60%。“世界工厂”潜力爆发使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强劲,但也引来反弹。一端,石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20.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0):29-29
近期,为进一步巩固亚洲的市场地位,世界第二大智能卡生产商捷德公司在印度的德里建立了新的工厂,这家工厂将满足日益繁荣的印度芯片卡的市场需求。工厂完工后将成为印度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除了手机的SIM卡之外,工厂还将为诸如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等其它应用提供卡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