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践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主要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然而,地域广大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区域间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结构不同,货币政策的效应也不尽相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反作用,不同的经济区域可以形成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结构调整型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来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全国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层次的山东、河南、云南三省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1978—2010年统一的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所起作用的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对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梁勤星  罗希 《西南金融》2006,(12):19-21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一个四自变量两层级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以2004年1月~2012年9月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较为敏感,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敏感性更强;财政政策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西部区域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货币政策可以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各方面的情况不同,同一货币政策对各地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两方面出发,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的相关经济金融差异,得出了货币政策在西部存在区域效应的结论,并就平衡其区域效应提出了一些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这使得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成为可能。实证证明:中国存在货币政策效应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非对称性;四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新息的响应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新息对四地区预测误差的贡献度也不同,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似、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似。货币政策效应区域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是与企业结构、货币市场发展程度、金融结构以及信贷结构和动力的区域差异有关。因此,要采取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为重点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最优货币区视角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中国还不是最优货币区.按照外贸依存度和人均CDP把中国经济区域分为A、B、C三个区域,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定量检验得出,中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来看,汇率渠道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力不强.  相似文献   

9.
李文韬 《金融论坛》2021,26(4):33-45
本文基于2007-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利率、信贷、汇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和物价影响的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物价影响的方向和幅度均存在非对称性;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除对个别区域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有一定影响外,对大部分地区影响幅度不大,但区域非对称效应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需要积极调整经济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效应在后发区域和相对发达地区存在差异性,相对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更为灵敏,后发区域则较为滞缓,发达地区受影响深度也大于后发区域;同时,扩张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对区域经济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西北四省区作为后发区域的典型案例,透视了2003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调控对四省区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在影响时间和影响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提出通过完善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发挥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作用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短期,而利率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中长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在投资周期波动中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在投资周期的起步和顶峰阶段,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顺周期效应,而西部地区投资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具有独立变化的特征。在投资周期的回落阶段,东部地区财政政策冲击转为正效应,西部地区财政政策冲击由正效应转为负效应,东、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冲击均变为负效应。从长期来看,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冲击为负效应,财政政策冲击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识别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并将其嵌入DSGE模型以测度财政支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货币、财政政策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组合模式;(2)在不同政策组合下,财政支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3)金融危机时期,AM-AF组合下财政支出对产出和消费产生积极作用,但也导致通胀、债务短期内持续上涨,不及PM-PF与PM-AF的组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日渐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更应该重视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差异问题。采用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三大经济区域的影响方向相同,但是在影响程度以及滞后期的表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产值构成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