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不记入产品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损益中扣除.  相似文献   

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动成本法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广泛应用。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平等 直接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从当期收入中扣除。所谓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用这种方法计算每一单位产品,其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也包括一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3.
刘殿庆 《内蒙古财会》1992,(9):34-34,36
变动成本法,也叫边际成本法或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中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之下产品成本只计入各项变动费用,而不计入固定制造费用,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与时间紧密相联而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4.
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而言的.所谓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是把它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该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一次摊销,即作为该期利润的减除项目.  相似文献   

5.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了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此种差异的实质性原因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存在差异。在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具体实例或文字揭示,要么过于繁琐,要么过于抽象,给初学者带来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6.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某一时期发生的费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其中仅将变动成本部分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将固定成本部分视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本期损益的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对固定成本不列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由于将本期所发生的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到本期损益中去,即直接由当期销售收入中抵扣,库存产品不再负担固定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形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  相似文献   

8.
一、变动成本法。指计算产品成本时,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将变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全部构成内容,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收入-变动成本-期间成本=收入-(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推销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推销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9.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制度,它是以产品的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闹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产品成本项目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构成,即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有直接关联的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活动量基础成本法周振华一、传统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弊端传统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把产品费用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则通过一定方法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在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1.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企业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这些成本项目的费用由于随生产量成正比例变化,我们称为变动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既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唐文 《财会通讯》2004,(2):57-57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或吸收成本法,是指以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也称为直接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是指以变动性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应用呢?  相似文献   

13.
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问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人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的帐务处理程序张相林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多年执行的完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原来的完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是将企业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除销售费用作为经营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损益中扣除外,其他费用全部计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这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改革了成本核算办法。即取消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将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和没有密切关系的管理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完全成本法,推行了将与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制造成本法。这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而且对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加强成本控制和考核,以及进行成本预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7.
作业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分析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财会通讯》2005,(9):20-21
本量利分析模型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有用的分析决策工具,在作业成本法下,该模型得到一定改进。本文拟对作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分析模型进行比较,以此窥见本量利分析这一重要决策工具的演变与拓展。一、作业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1、产生的背景不同。变动成本法产生时,生产技术尚不发达,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的成本结构中,直接费用占较大比重,间接费用比重较小。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工已经被机器所取代,企业产品成本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各种间接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18.
建设成本是在建设项目投资活动中发生并且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投资支出。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建设成本核算不同于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产品生产成本是按照制造成本法核算 ,项目建设成本则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前者是将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全部转入损益 ,而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后者则将整个建设期间和建设全过程发生的全部合理费用支出均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既包括直接材料物资、直接工资、机械使用费和…  相似文献   

19.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是成本计算的两种不同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成本的内容构成。由于财务会计解决的本质问题是正确计算期间收入、费用和利润,因此,要求必须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所以完全成本法是财务会计中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而  相似文献   

20.
从产品成本计算实例看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财会月刊》2011,(3):53-55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本文以制造企业为例,剖析了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并将其结果与完全成本法和传统作业成本法下的结果进行比较,指出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分配制造费用方面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