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文军  于津平 《经济研究》2008,43(12):29-38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物质,创新民族精神。这一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至19世纪,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巨量白银流入有两个原因:贸易顺差和套汇。本文考察了这两个因素形成的机制。与晚明时期类似,当前我国也出现了持续的巨量贸易顺差,究其原因是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政策所致。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评判贸易顺差的优劣,关键是贸易顺差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等因素是否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视角:人民币汇率与贸易顺差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长洪  郑文 《金融评论》2010,2(1):17-32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有理由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今后应以“大出大进”的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连续多年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但与此同时,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如何看待目前贸易顺差问题,采取措施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和摩擦,是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作者分析了我国贸易结构,贸易顺差的组成,如何看待我国的贸易顺差以及解决我国贸易顺差过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宁军 《当代财经》2005,(1):101-10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特指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理论及其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原有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还能产生持续贸易顺差"现象,将贸易信贷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中国货币供给影响贸易收支的通道主要是"贸易信贷"以及"通过汇率影响贸易信贷".借此给出了我国"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产生贸易顺差之谜"的一个解释,强调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有助于消除内外均衡冲突.  相似文献   

8.
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美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较大阻碍,理性地分析中关之间贸易顺差的成因已渐显迫切。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入手,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成因,得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结论,从而两国应该以正确且双赢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要素禀赋理论肯定了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所能给自己所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中美的贸易顺差,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其劳动丰裕国的优势,增进就业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有利于美国将其国内有限的资源应用到效率更高的其他行业当中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这也意味着,两国应该正视并充分肯定这一现象,毕竟贸易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也需要两国拿出合作共赢的姿态尽早尽快地放松政策管制,以免给正常的双赢贸易带来扭曲。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以战略性出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和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为主要观点。其基本结论为: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贸易干预政策改变本国厂商与外国厂商之间的博弈关系,使博弈的结果有利于本国厂商,从而提高国民福利。20多年来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扩展、反驳和修正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注重理论的深化和实证的丰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呈迅速上升趋势,中美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差额也逐年增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本文首先从美国在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即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清 《经济论坛》2010,(11):16-17
贸易顺差过大会导致国内资源的流失、贸易伙伴的不满和贸易摩擦的增加,因此我国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从我国的贸易结构出发,从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企业构成三方面来解释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不平衡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分析表明:货物贸易顺差是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按商品类别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存在失衡;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已从单纯反倾销到反补贴、再到反倾销和反补贴并用,进而发展到利用体现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337调查。中美贸易的自由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美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美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当前,在摩擦中谋求发展与双赢成为中关贸易的时代主题。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经典的H-O理论为基础,分析H-O理论模型下的中关贸易,对比现实情况,进而引出中关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适度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各国自主地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福利水平。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尽管经济学理论中长期存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但自由贸易理论哪怕在观念上也没有走向绝对自由,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保护贸易理论并不是主张实行闭关锁国,而只是对国际贸易加以必要的限制。现实生活中一点贸易保护措施都没有的国家根本不存在,问题是对什么进行贸易保护,恰恰是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贸易保护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贸易保护,首先要合理地确定贸易保护的范围,即选择好贸易保护的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长期失衡,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本文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在两国贸易顺差中取得的贸易利益,指出中美贸易顺差带给中国本土企业的贸易利得有限,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国本土企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利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及调整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而造成该现象本质原因是中国和美国贸易结构不平衡.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找出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中国出口退税机制和两国储蓄率的高低,并为中国调整贸易顺差、优化贸易结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得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双边贸易更是以几倍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对印度始终保持着贸易顺差,特别在制造业方面的贸易。本文将尝试从印度方面的角度分析中印之间贸易摩擦的原因,并尝试给出相应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融合Grossman-Hart-Moore(1986,1990)产权理论方法和Helpman-Krugman(1985)一体化均衡方法,力图从微观企业层次解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商对加工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选择,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中美贸易顺差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结论。结果表明:中国外贸失衡是国际生产与贸易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只要全球生产贸易格局不变,中美贸易失衡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条件下,解决中国外贸失衡困境问题需要战略转向,重点应该寻求微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