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建漳  任颋 《企业经济》2021,40(1):110-120
创新对疫后经济高质量恢复至关重要,但鲜有文献分析突发事件对跨地区合作创新网络的影响路径。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的节点影响力方法应用于创新网络冲击分析,使用联合申请专利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创新网络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中的高链接节点、高频节点、高紧密度节点和高外向度节点更容易受到冲击,冲击对于合作创新的两城市影响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冲击通过具有中介中心属性的热点节点城市影响网络边缘城市。据此,本文建议:率先稳定和恢复高热度节点城市创新活动,提高城市之间合作创新活动恢复的协同度,加快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恢复和重构,针对不同节点城市实施差异化的创新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煤炭行业竞争加剧,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正在走出“舒适圈”,将优化物流网络作为重要手段来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文章以陕西省10个城市节点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陕西省煤炭物流网络现状、节点属性功能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影响物流节点的定性和定量因素,然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因次分析法,对陕西省公路煤炭物流网络布局进行科学优化。综合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确定了物流节点层级,实现了节点间煤炭资源的有效流通,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最终提出了陕西省公路煤炭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运输航线规划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轴辐式理论,该理论通过构建空间网络系统,以区域主要枢纽节点为轴、次要枢纽节点为辐,通过充分发挥枢纽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的物流效率。本文选择物流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物流质量、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测度城市辐射范围、利用引力模型测度城市辐射范围、利用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物流联系构建珠三角城市群物流网络,以期为促进珠三角物流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范军  路应金  谢瑜  徐雪砜 《物流技术》2014,(13):205-207
以西南四省和华中四省的省会城市为节点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节点城市物流经济指标进行评价,计算各节点物流发展综合能力值及物流联系值,并以此为基础近似估计各节点城市间货运流量。最后运用单分配P-枢纽中位模型进行物流枢纽选址,对区域性物流通道进行构建,合理优化区域物流网络,对全国性物流通道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珠江流域广东、广西21个港口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流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网络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流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采用物理学万有引力公式与珠江流域沿线21个港口城市货运量相结合,建立了货运量万有引力模型,计算得出珠江流域内城市之间的物流引力矩阵,然后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工具软件Ucinet分析了珠江流域物流网络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设计闭环供应链演化网络,并从风险对抗能力出发改进灾害蔓延动力学模型,以构建闭环供应链风险传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闭环供应链网络中的风险传播范围与初始风险值、初始攻击节点数量成正相关;网络对抗风险能力与节点企业风险阈值和风险恢复能力分布的平均程度成正相关,且只有当风险阈值系数超过关键风险阈值系数时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风险的传播;度大蓄意攻击与随机攻击比度小蓄意攻击对网络风险传播的影响大,且制造商作为闭环供应链网络的中心节点,当其受到风险攻击时对网络造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郑兴无  杜文娟 《物流技术》2023,(8):35-41+46
我国快递需求的快速增长和高速铁路规模的发展对高速铁路网络优化、运力合理配置及枢纽节点布局等持续经济运营问题提出了发展要求,也对运输组织和网络运行等提出了规模化的高要求,基于高速铁路客运运力复合利用视角,借助p-中位模型,以最大二次中转的成本最小化函数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快运网络枢纽节点城市的选址模型,并使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和利用矩阵表示法合理分配货流量。考虑我国实际高速铁路网络城市分布及城市内站点分布,将高速铁路与枢纽节点城市内中转车辆两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以2019年实际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表为实例计算了枢纽站点、城市的枢纽运输成本,形成了高速铁路快运网络节点城市的枢纽成本位序和集散点集。  相似文献   

8.
城市名片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客观综合的评价城市名片价值是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正确有效利用城市名片的依据。目前国内对城市名片的价值研究大多限于定性的描述,常存在着一定的文学夸张和片面性,在科学上难免欠精确。如何衡量城市名片的综合价值尚未有一套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名片综合价值的体现就是其传播效果的展示。本文主要从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四方面,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城市名片综合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以此为城市名片的树立、开发和传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世界城市对珠三角城镇群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网络发展重构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人口活动,世界城市通过生产者服务企业的空间组织影响着我国城镇群发展。利用"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研究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城市对特定区域的影响力。分析表明:香港、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和上海、北京等地区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影响显著;世界城市对珠三角的影响力与自身网络连通度和区位条件相关;深圳、广州中心城区等多个城镇节点发挥对外经济联系功能,与珠三角"多中心"空间结构相吻合;不同行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在网络规模、选址倾向等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朱新球  赵慧达 《物流技术》2021,(3):45-49,58
以福建省为例,主要从经济能力、物流发展潜力、服务能力和地理要素等四方面提出了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指标,运用灰色聚类的分析方法,将福建省主要的9个地级市作为物流节点进行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总体规划,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将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市作为冷链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将龙岩和莆田两市作为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将三明、南平和宁德三市作为配送中心的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福建省地理要素和物流网络经济性,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予以细化,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社会网络模型和引力模型为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城市26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建设空间联系进行测度与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卫生建设网络内部联系紧密,构建了以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为核心的有向网络结构;在环境卫生建设网络中,以上海市为热点其影响力向四周扩散;安徽省环境建设水平良好,但卫生医疗水平相对薄弱。鉴于此,长三角城市群要发挥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潜力,处于网络核心位置的城市要做好带头作用,建设水平较差的城市既要加强合作交流,又要提高自身建设水平;长三角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协同治理环境、抗击疾病一体化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尺度的网络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论文将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之间的多维联系网络相结合,不但关注体现城市节点内部属性的发展指标,而且还将城市节点之间的联系和结构与这些发展指标相结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得出城市在网络中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丰富了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理论.  相似文献   

13.
物流配送网络的无标度网络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物流配送网络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然后以一类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配送网络为基础,以实际运营的物流配送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调研记录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程序实现物流配送网络节点度分布的计算,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发现节点度分布的幂律指数符合无标度网络的特征,以物流配送网络无标度网络的特征为基础,为建立物流配送网络中的配送节点和客户节点的生成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借助多源大数据研究核心与外围地区的集聚与扩散机制,识别核心区域范围,探讨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1)西安核心城市呈现扩散背景下的集聚主导模式;(2)外围地区不同层级中心节点发育,局部网络化形态显现;(3)通勤是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与消费出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相比,大数据更加直观、更加精确地展示出城市空间流的特征,解释了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不同方式。分析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经过比对分析,认为模型对全域人口规模、主导产业结构等因素考虑不足。建议规划有序引导核心区域功能向外围扩散,加强节点承接能力建设,促进城市群网络发育。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物流回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乌鲁木齐现有物流网络及节点布局的分析,以城市消费品货运为依据计算由于回运而产生的年浪费费用。根据城市人口、消费品量与回流量之间的正相关,在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不变的情况下,预测未来5年之内由回流而造成的总浪费,提出乌鲁木齐物流网络节点的再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物流配送网络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然后以一类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配送网络为基础,以实际运营的物流配送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调研记录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程序实现物流配送网络节点度分布的计算,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发现节点度分布的幂律指数符合无标度网络的特征,以物流配送网络无标度网络的特征为基础,为建立物流配送网络中的配送节点和客户节点的生成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5,(29):79-83
由于Page Rank算法主要是根据网页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来计算网页的重要性得分,因此不能直接应用到微博网络来计算用户的影响力,从而本文在Page Rank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微博网络中用户的活跃度、博文质量以及关于位置的结构相似性等指标,建立适用于微博网络的用户影响力量化模型——Influence_Index。通过实验发现Influence_Index模型结果的影响力排名前十五的用户,其中有4位出现在被该网络用户公认的5位最具影响力用户的名单中。由此看出该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较好的识别出网络中具有影响力的用户,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同时发现增加原创博文量、关注数量和粉丝量对提升用户的影响力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考虑物流系统规划布局和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空间规划,避免网络布局不合理导致后续运营成本过高、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特点,将其抽象为二级节点选址和三级节点分配问题,设计了由三级节点构成的地下物流系统。考虑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的使用率,构建了基于成本和设施效用率的多目标、多约束的选址-分配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验证,得到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网络布局优化和分配决策方案,解决了二级节点的选址和分配问题,对地下物流系统网络构建与优化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琛  许弢 《价值工程》2021,40(25):63-66
中欧班列是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中欧班列从2011年运行以来几乎都是采用的点对点直发模式,这种运输模式在初期从影响力和发展形式上有助于班列网络快速发展,随着运价补贴的退出,中转集货网络运输模式能提升班列网络效率,有助于班列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直开和中转兼顾的混合运输网络将是今后更适合班列网络的布局形式.文章以中欧班列网络现有的货源地作为枢纽节点备选基础,在允许枢纽节点直开或中转的条件下,构建中欧班列混合运输模式网络枢纽布局优化模型,通过对班列欧洲部分目的地运输网络,国内枢纽节点布局进行实例分析,构建了包含直发和中转集货模式的混合运输网络.实例说明货源充足地区可以开行直达线路,而货源不足地区中转集货模式效率更高.郑州、西安、济南、乌鲁木齐等在班列网络中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城市是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所构建的双运输模式网络优化模型既考虑了班列网络的现有运行条件,也兼顾了班列的未来高质量发展需求,为中欧班列的网络布局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胡松  杨贝 《物流技术》2023,(5):40-45+58
供应链网络核心节点的识别对于提高企业供应链网络的运作效率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局部核心节点发现算法的思想及其收敛性特征,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连边重要性的供应链网络核心节点识别算法,结合网络效率下降率指标综合评价节点重要度,并结合虚拟与真实企业供应链网络进行算法验证。研究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识别出企业供应链网络中包含计算度值较低桥节点在内的核心节点,且算法识别准确性与计算速率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