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债务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表现得如此明显 ,与其形成机理和我国相关体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为此 ,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加以分析 ,并把完善体制作为根除村级债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联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通过分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博弈中各自的期望收益,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利益的形成机理和补贴策略,认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政府补贴收益政策也可能改变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产学研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贫困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目前,关于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回顾贫困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个贫困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贫困的各致贫因素: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脆弱性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导致贫困主要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边境地区资源贫困、机会贫困、能力贫困、制度贫困的形成机理,指出新疆边境地区的贫困是由于这几种类型的贫困形成机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主要导致贫困的因素束缚经济发展,并且形成了循环累积效应的表现。最后,提出了一些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贷风险是银行最大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是复杂的内外部机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对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防范策略,才能有效规避信贷风险,保障商业银行营运的安全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成熟,我国的企业并购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年~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表舞弊层出不穷,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已经成长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毒瘤,威胁着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财务报表舞弊的形成机理,同时提出几点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困境形成机理及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平抑农民收入波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金融工具。很多发达国家以及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已相当成熟,我国农业保险自恢复开办二十多年来,一直发展缓慢,陷入踯躅不前的困境,文章在分析困境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的政策性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赵杨 《发展研究》2010,(10):14-18
本文以希腊债务危机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同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分析了企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和形成途径 ,对企业集群的优势及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网络银行的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燕  张彦飞 《经济师》2003,(5):85-85,8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从国内外实践来看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结果之一 ,发展网络银行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式。文章对网络银行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萌 《当代经济》2016,(27):64-65
随着相关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逐渐产生.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入手,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外资金融机构以商业存在的形式进入后的行为特征,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外资金融机构的若干行为偏好出发,分析了金融市场开放后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欠,企业很难找到核心竞争力及其形成和提升的路径。本文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大系统论、进化论等有关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作用机理,并为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保护及运用提供一个较合适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5.
技术标准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标准的作用已远远超越技术问题本身,已经成为决定竞争规则的关键性因素。针对技术标准的形成机理展开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整体水平,进而为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技术标准的形成以技术为基础,以经济为动力,同时受到规制主体的影响,技术标准正是在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立、发展和替代的。在此基础上,以TD-SCDMA标准的形成为例,实证研究了技术—经济—规制路径对该标准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服务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娟 《当代财经》2003,(9):64-67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当今市场上的获利能力和生存能力,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忠诚顾客及其价值的关注。服务业的特殊性。更需要顾客对服务品牌的忠诚。对服务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忠诚顾客的培育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实通货膨胀的特殊形成机理及其遏制对策朱国华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继1988年发生接近20%的严重通货膨胀后,1993、1994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目前,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市场物价在去年上涨13.4%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推拉模型的村庄空心化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周璐 《经济论坛》2010,(8):208-210
针对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庄空心化问题,本文以推拉模型为基础,通过增设响应系数和外来干扰因素变量,以增强模型的动态性和微观性,最终推演归纳得到揭示空心村形成机理的村庄人口迁留决策模型和迁留决策过程,揭示了村庄空心化形成机理。最后,本文从传统推拉因素、外力干扰因素、村民自身因素三方面提出了治理突破点和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栾彦 《经济学家》2014,(3):84-92
欧债危机对危机国和全球经济、金融、社会和政治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使各国反思其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以加强防范,避免危机在本国的形成、传导与蔓延。本文对冰岛、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加以比较研究,提炼出其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并得出针对主权债务危机的防范策略,为加强对债务危机的研究,降低其对我国负面影响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在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经济的周期波动越来越表现为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造成的损失,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