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主要包括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盛行,执行体制不健全和执行人员素质不高。针对以上原因,其解决对策主要有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推进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加大惩罚力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不履行职权、滥用职权、甚至枉法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降低了审判机关的社会威信。因此,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则被专家、学者一再提出,希望通过这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来改变民事执行中“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本文就检察监督的依据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大伟 《老区建设》2010,(16):23-24
各类案件难执行,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严重影响了我国法治进程。探究执行难点,制定有执行操作的法律,解决"执行难"问题已迫在眉睫。要落实党的"依法治国"战略目标,必须完善不利于执行操作的法律、法规,改革现行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4.
“执行难”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一个遗憾,也是新世纪我们必须解决的一道跨世纪难题。在探究“执行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法院的执行是产生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实际上反映了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相对缺失。  相似文献   

5.
田静 《魅力中国》2014,(11):288-288
近年来,人民法院虽采取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等措施,但“执行难”问题仍没得到有效解决,相反,影响执行工作的因素越来越多,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法院“执行难”是不容回避的社会和法律现实,这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与党的依法治国方略背道而驰,当前,特别是逃避、规避执行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浅谈执行标的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森 《黑河学刊》2005,2(6):89-92
正确理解执行标的,对强化执行行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执行标的也就是执行客体,也等于执行对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4条的规定,执行标的包括两种,一是财物,一是行为。执行标的具有法定性、非抗辩性、多样性的特征。人身不能成为执行标的;不作为不能成为执行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虽作为一种物权。但其能否作为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强制执行的标的物,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金娟 《发展》2010,(2):106-106
民事执行权是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付诸于实施,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法治根基比较薄弱,因此出现了“执行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首先必须对民事执行权明确定性,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法律制度,以求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其目的是保障民事法律法规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发挥民事诉讼法保障诉讼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作用。然而在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却没有得到较好程度的保护,尤其是在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已经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案件执行阶段,当事人总是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法院也面临着"执行难"、"和解难"的问题。案件的长期不结,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矛盾的出现。因此解决民事诉讼活动中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术和司法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琦 《黑河学刊》2005,(1):88-91
执行难应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执行,可以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在现阶段,执行难有其必然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的干扰。解决的方案,是实行在高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对不同的案件采取委托执行、异地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和统一执行制度。而要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则有赖于改革司法体制,消除司法权地方化,切断法院、执行人员与当地政府、周围环境之间非必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杨扬 《理论观察》2006,(4):130-131
“执行难”现已成为妨碍法制进程的羁绊,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司法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叫卖判决书的现象开始出现在街头,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民事判决“执行难”,应当从法制体制上进一步完善来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生效判决依法执行。  相似文献   

11.
徐建峰 《杭州研究》2009,(4):152-156
“执行难”是困扰我国法院系统的与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等3个老大难问题之一,尤以“执行难”最为突出,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社会最为关注。本文就当前执行工作的现状、困难和原因作了探讨,并以西湖区法院为例,提出了构建执行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来共同破解“执行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博 《魅力中国》2010,(6):138-138
多年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和部分当事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执行难”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的原因,同时提出自己对于应对执行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导致我国长期以来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对民事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纵观国外和其他地区的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皆采取了分权制约,由不同的法官或者法官与行政执行人员分享执行权,相互制约,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体制。因此,根据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应当在法院内部设置执行权的分权机制,外部明确检察院对法院执行的监督,才能最终保障当事人与案外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发展》2000,(6):46-47
长期以来,“三角债”一直困扰着许多企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些经诉诸法律判决后仍无法执行。“执行难”已成为我国又一阻碍经济发展的怪问题。为什么“执行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刊特发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李建国同志《依法执行促进发展》一文。  相似文献   

15.
邵平 《宁波经济》2004,(10):39-41
“执行难”是当前困扰国税工作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平衡性、法制及征管体制的不完善等是税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应从立法层面改造、税收征管及税收执行体制改革、优化执行环境、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改善税收执行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丁同兵 《中国经贸》2014,(23):176-177
企业发展问题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相对来说,外部问题更难通过企业自身来解决,而内部原因企业要想解决相对就简单些。要想企业有效的运营就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内部控制其实也不易,企业内部包含许多东西,要想控制起来并非易事。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内部控制的执行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希望日后对企业内部控制能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柒  许前川 《魅力中国》2013,(23):340-340
列宁曾说过,法律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主要说的是法律所处的应然状态。而法律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过渡的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阻碍,不管是国情的因素还是具体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执行难”问题是法律务文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从法律执行的现状入手分析.主要介绍在我国国情背景下.主要存在的几点执行难问题。如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等等。在对问题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几个对策,希望能够为“执行难”问题的真正解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春生 《魅力中国》2013,(20):261-261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直接领导的。实行编队管理的,带有武装性质的司法队伍。人民法院审判权力的实现,需要这支武装队伍作后盾。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民事案件逐年增多,情况复杂多变,特别是民商事案件的执行工作,遇到的问题更多,阻力更大。如民商事案件执行时法官被围攻、被殴打,甚至被杀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克服“执行难”,需要法警积极参与。法警参与执行工作重在配合上,即如何配合执行法官解决好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以确保执行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兑现债权债务资金,在解决当前经济形势下介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和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优质司法服务过程中.做到“四个突破”.把准脉搏,寓情于法.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意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