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几天接到通知,今天有老板上门收购草珊瑚,咱们一大清早就出来干活了。"1月28日,广西横县镇龙乡六昌村村民黄天宁正在林地里忙着收割草珊瑚。不一会儿,又装满一车拉到村里的收购点。"货出手,钱进兜。"黄天宁盘点着1000余公斤草珊瑚所售得的2000多元现金,喜不自禁:"家里共有20亩林地种植草珊瑚,亩产上千公斤,鲜货价格2元/公斤,  相似文献   

2.
一粒一滴总关情──玉壶粮油供应站“四满意”服务活动侧记●叶凤新山道弯弯,朔风飕飕。在通往文成县玉壶镇一个山村的上坡机耕路上,几个汗流满面的中年汉子正使劲地推拉着一辆满装面粉、大米的板车,吭哧吭哧地往前走。他们是谁?是村里买米购粉归来的农民?不,是玉壶...  相似文献   

3.
麦收的盛典     
<正>麦熟一晌。老话总是没错的。烈日把风烤得燥热,把地烤得滚烫。前两天还是半黄半绿甚至全绿的麦田,转眼就成了纯粹的黄色。公路两侧,大片大片的金黄在风中起起伏伏。不过一两天工夫,现代化收割设备就让道路两旁的麦子迅速完成了从麦穗到麦粒的完美转换。我总觉得麦子是四季的精灵,暮秋播种出苗,经  相似文献   

4.
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就像几缕醉人的春风,缓缓吹进广大衣民的心田,吹得他们心花怒放,吹得他们快马扬鞭,吹得他们惜土如金。笔者近日在岳阳农村,感受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5.
黎会计就要下岗了 ,这几天他寝食不安 ,也很纳闷 :我老黎都年近花甲了 ,用我那不曾换过的算盘为农村集体算进算出了几十年 ,现在却要和它分手了。黎会计十六岁时被村里的老会计看中 ,当上了“小黎会计”。那阵子 ,高兴劲“呛”得他几天没合眼皮 ,他梦想着有一天坐上老会计的位置 ,挑起村里的大梁。他遵听老会计的教诲 ,没日没夜地练算盘、盘凭证、学账务。出乎老会计所料 ,不到半年 ,小黎就能三下五除二地把村里的账做得像模像样了。老会计感到很欣慰 :“我年纪大了 ,这村里的算盘往后就交给你了!”小黎如愿地拿到了村里的算盘 ,当上了村会…  相似文献   

6.
黄长生是客家人,在江西铜鼓县大段镇,他是一个靠养殖珍禽从一无所有变成百万富翁的传奇人物。不过,说起他的创业故事,还得从8年前的一次上山说起。黄长生是个孝子,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候,不管多远,他都要赶回来给父亲扫墓。1996年的清明节,远在广州打工的黄长生像往年一样回来扫墓。没想到扫墓时碰到了一件事从此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黄长生:“坟地上草丛里长起了很深的茅草,还有小山竹什么的。我拿着随身带的一把柴刀,想把周围的茅草砍掉。当砍了几下,嘭’的一下。”就在这时,黄长生意外地发现了一样东西。黄长生:“飞出一只野鸡,当时我吓了一…  相似文献   

7.
田野遐思     
迎着秋风的凉爽我走在田埂上乎卜鼻而来的是稻谷的清香金色的太阳聚集在稻穗上散发着生命的热量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年景不禁引起了我的遐想……对粮农来说一年就是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可能都有新的梦想尽管一些人走出了他们热恋的土地但多数人仍然在这里周而复始经历他们的春种秋收青青黄黄粮农是纯朴的他们的企盼就是天上下雨地里打粮粮农是清贫的有限的土地决定了他们有限的奢望面对入世的挑战他们可能又在考虑如何应对面对粮改的深化他们必须又得思考路在何方作为农发行人应有火热的心肠只要政策允许就应多为粮农着想丰收了是否该把收粮的…  相似文献   

8.
小事     
那天,我急着去上班,拥挤的车上,简直无立锥之地。寒冬腊月天,居然挤出一身汗。车正全速前行着,突然,一个急刹车,一只大脚踩在我的脚面上。 “哎哟!”痛得我禁不住叫了起来。 “哦……对不起,对不起。”一个中年农民反应迟钝地赶紧赔不是。 “几声对不起就得了?!也不多长几个眼睛!”我气不打一处出地骂道。 “车上太挤了,刹车得又猛。我不是有意踩你的,同志。” “谁跟你是同志?还蛮有理的。”我不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怎么变成QQ的 李金山经营化肥得从十几年前说起。那会儿他还是地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伺弄那几亩地。当时是复合肥红火的时候,他投身其中,用自行车驮回几袋化肥卖。开始也赚了些钱。不久,复合肥的假冒伪劣问题冒了出来,眼看着这生意要黄。怎么办?他就换品种。年年换。可还是年年遇到问题,乡里乡亲的用了他卖的肥料,小麦长势不好,他也没面子,于是开始瞄着市场找大伙信得过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乡间戏剧     
某年正月的一天下午,一个到处流浪的草台班来到我们镇上,当即在镇北背风的河湾子里搭起戏台,贴出戏报说要唱《铡美案》。我那时大约八九岁,正是对世事似懂非懂、不懂渐懂的年龄,天还没黑,便缠着大人要去看戏。我们到得很早。天到底还是黑了,用两辆牛车和几块门板搭的戏台上亮起了汽灯,锣鼓家什也咚咚锵锵地敲起来,在空旷的河湾子里响得很远。天气是零下十几度的冷,河面上结了厚冰,河岸上的柳树垂满了冰挂,风一吹嘎嘎响。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戏也开场了。这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秦香莲。她三十几岁,瘦骨嶙峋,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刀条脸上虽施了脂粉,仍掩饰不住浮肿病人特有的青白。她穿着单薄破旧的戏衣,牵着两  相似文献   

11.
制服     
去年,女儿当上了收水费的管理员.上班后,原来文弱纤瘦的女儿套上了合体的制服,显得利落干练,平添了几分威严. 第一天,女儿由师傅带着跑管片.快吃午饭时,老家来了几个亲戚,我忙不过来,就叫女儿去菜场买些排骨和别的菜. 女儿到一肉摊前转了转,把目光锁定在一个络腮胡大汉前.初出校门,女儿也不知道还价,就说称二斤.  相似文献   

12.
正网络时代,全民网红。网红们大多顶着"颜值高""才艺强"的盛名闯荡江湖,甚至还有一些耍宝卖乖的"奇葩"当道。粉丝经济,有人愿为网红买单,一众草根网红借此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网红,令许多人趋之若鹜。可就在几天前网络上开始出现一批令人意想不到的"网红"大咖,20位省部长手里拿着稻穗、端着菜盘、提着果篮,先后登台推介农业品牌,讲风俗文化,谈地域名品,"自卖自夸",吸引了大批"粉丝"。  相似文献   

13.
天津 黄 瓜 研 究所 、 湖 南 辣椒 研 究 所 通过 几 年 的 探 索 与实 践 ,分 别 实 现 了 黄 瓜 和 辣 椒 的 良 种 产 业 化 ,取 得 了 令 人 瞩目 的 社会 效益 和 经 济 效益 , 他 们 是蔬 菜 良 种 产业 化 的 典 型 ,为 全 面 推 进 我 国 蔬 菜 良 种 产 业 化 提 供 了 可 资 借 鉴 的 宝 贵 经验 。 人 所 共 知,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蔬 菜 生 产 与 消 费 量 最 大 的 国家 之 一 ,蔬 菜 的 生 产 关 系 着 亿 万 农 民 的 增 收 致 富 ,蔬 菜 的 供应 与 消费 关系 着 亿万 城乡 居 民的 日常 生 活。蔬菜 的生 产 经营离 不 …  相似文献   

14.
牛小宝是牛叔的长孙,虽说是农村的孩子,可也长得眉清目秀红皮白肉的,上了学校后又晓得争气,年年都拿三好生奖状。就这么个人见人爱的宝贝孙子,几天前却在放学路上被一个无赖给打了,还伤得挺重。虽说犯罪嫌疑人当晚就给民警逮着了,可牛叔仍然气恨难消——怎么着也要快点把那坏家伙定罪判刑!牛叔一连忙了几天,找到当时在场的吴大婶张阿婆王大妈……有的写了证明材料,不识字的则由牛叔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  相似文献   

16.
芝加哥随笔     
在我眼里,芝加哥是一个色彩斑斓而又变幻万千的城市,唯一不变的是蓝蓝的天和蓝蓝的密歇根湖,蓝得那么纯净,蓝得那么彻底。也许是以林为业与树结缘的缘故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总是情有独钟,便多了几分留意和关注。初来芝加哥,还是炎炎夏日,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满目都是绿,绿树葱茏,绿草茵茵,顽皮的小松鼠在绿树和绿草间自由地穿梭,生机勃勃。渐渐地,树叶黄了,又红了,秋天便在不经意间悄悄来临,踏着落日的余晖,踩着满地的落叶,仿佛徜徉在漫妙的油彩画中。  相似文献   

17.
秋收后的田野上,一台台耕种机、旋耕机在紧张的忙碌着,进入秋忙时节,这样的场景成为一道风景线。经过一天的忙碌,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马坊镇马坊村农民李国洁在忙碌了一天后,仔细地算了一下账,他新买的旋耕机,只在这一天就净赚了780多元。李国洁高兴得合不拢嘴:“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能还上信用社的贷款了。”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03,(11):44-44
机动车和人体一样工作久了,也会“闹毛病”,一些修理商往往会夸大其词地告诉你,这也该换,那个也该买新的,其实车辆出了故障是不用把整个零件换掉的,只要稍加整修,就可以还车以健康,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电瓶反复测试后再更换前几天,一位朋友谈起他修理电瓶的事,确实让人增长不少见识。他把车停在了院子里,第二天电瓶就不“打火”了,来到修理厂,一个体老板说电瓶坏了得换一  相似文献   

19.
怀想军旅     
新兵我从小生活在军营,感受着父亲——一个军人坚毅而刚强的性格,伴随着“我要当兵”的念头,渐渐长大。1989年的一天,当我胸前戴着鲜艳的光荣花,从父亲手中接过背包,在锣鼓声中踏上专列,我终于梦想成真了。新兵连里我初尝了军营“磨炼”的滋味。新兵连里流行着“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紧急哨子吹”的顺口溜。紧急集合哨一吹,我们就得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打好背包,全副武装,跑到集  相似文献   

20.
置身悬崖     
读过一篇小小说:在一个贫穷的山村小学,由于穷到买不起粉笔,老师就用手指蘸着清水在黑板上书写,由于水迹在黑板上停留的时间很短,它干后就了无痕迹,因此学生就不得不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结果出现了奇迹,班上的所有同学成绩竟然出奇地好,几年后,他们个个成了小山村里的骄傲,天南海北地撒落在各地的大学里.可以想像,在那个贫穷的小山村里,老师把一道道习题在黑板上书写出来时,孩子们为了能够准确地记下来,需要调动眼睛、记忆等多方面功能,时间长了,就把自己的这些功能训练得格外敏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