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涛  马勇 《企业导报》2013,(7):123-124
海底捞,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的餐饮品牌,是餐饮行业的后起之秀,通过短短十几年的奋斗就已经发展到五十多家连锁企业,成绩斐然。是什么让名不见经传的火锅变得炙手可热?是什么让海底捞的案例成为商学院的研究课题?是什么让海底捞的员工有如此高的工作积极性?如今的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
张勇的克制、谨慎和危机感,在贾跃亭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贾跃亭和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曾经在商学院当过同学。一起同过窗,位列“四大铁”之一。2016年底,乐视资金链断裂,慷慨解囊3亿美元支援贾跃亭的6位长江商学院同学里,没有张勇的名字,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张勇也为乐视手机投资过1000万美元。当时海底捞投资委员会所有成员都表示反对,但张勇压根不听,连票都没投,自己一个人悍然拍板。  相似文献   

3.
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农民工.由于受不到充分的尊重.很多人干一段时间就会转行.这也是餐饮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底捞火锅店的一线员工几乎全是农民工,大多来自偏远地区.家境贫寒,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太多技术特长。但由于在海底捞受到了尊重。心里愉快,干活的劲头就像这个店是自家开的一样。  相似文献   

4.
徐罗 《企业文化》2009,(6):42-42
在过去两年里,海底捞餐厅已经成为餐饮界的一个热点现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两位教授对海底捞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研究,甚至派人“卧底”当服务员,总结出海底捞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疫情的冲击,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其中实体餐饮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仅面临着盈利下降,还要面临店铺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多重压力,被人们熟知的海底捞也难逃疫情带来的危机。本文以海底捞为例,分析了海底捞在疫情的影响下出现的盈利下降,亏损、企业环境不容乐观、持续增长能力存疑、内部经营压力大等风险。以及海底捞如何通过营运战略、多元化战略和股利战略来解决企业上述风险,总结经验并给其他餐饮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万斌 《中外管理》2011,(6):129-129
黄铁鹰老师的《海底捞你学不会》,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既是一本管理案例书,也是一本励志书。而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家叫做海底捞火锅的餐饮企业员工。1994年,做电焊工看不列富足希望的张勇,集资8000块钱开了小火锅店,到今天,海底捞全国50多家店,一万多名员工,年营业额十几个亿,年利润过亿。  相似文献   

7.
“吃过就想读,读完又想吃。”自从《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后,吃海底捞的人群中就出现了这样颇为有趣的场面:顾客可能就是读者,读者又可能成为顾客。  相似文献   

8.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11,(23):103-103
张勇是商界大佬圈里的新面孔。他创办的海底捞火锅连锁店,有点像星巴克,卖的其实不是火锅,而是体验,是那种有点匪夷所思乃至有点“变态”的超级体验,比如美甲。你若没体验过,不妨看看嘲上风行的“海底捞体”段子。  相似文献   

9.
sandy 《房地产导刊》2011,(11):105-105
"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海底捞",海底捞通过口碑传播成就了非凡的营销,它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很难把《海底捞你学不会》归类为企业宣传册,也无法看作诗纯粹的商业管理书,它跟海底捞一样身具神秘的感染力和煽动力,因为它竟然如此真诚地展示了一个企业的完美和诸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直到现在,海底捞在四川仅有那家于1994年在简阳创立的店,所以四川人甚至从未听过“海底捞”。可在北京,海底捞于2007年一下子开了5家分店,2004、2005年每年一家,2006年三家,在北京共有十家分店。虽有着长达十四年历史,但海底捞仅仅始自2005年才大大加快开店速度。  相似文献   

11.
快乐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把他们当人对待!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这样理解员工与生意,“让员工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其实等于雇用一个人的双手,没雇用他的大脑。这是最亏本的生意,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械不走样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人最值钱的是大脑,大脑能创造、能解决流程  相似文献   

12.
张银昆 《人力资源》2011,(12):64-65
近日,读了《海底捞你学不会》,书中讲述了海底捞的很多成功因素,其中笔者更为海底捞的"家"文化所深深感动。海底捞的成功秘诀是"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其核心便是"家"文化。为了创造"家"文化,海底捞采取了很多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说,给员工租正规楼房而非餐饮行业通常的地下室,房间有空调、暖气、电视、电脑、书籍;配置专人给员工打扫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中外管理》2011,(3):12-12
读者评刊《张勇:海底捞的"甩手掌柜"》——2011年1月刊中外管理杂志:【焦点人物】张勇:海底捞的"甩手掌柜"(文/@焦晶jiaojing)在海底捞,顾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觉",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4.
韩庆聚 《现代企业》2013,(10):22-23
“海底捞”的跨越发展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多方探究。经过调研,我们认为海底捞经营管理的“人文秘诀”主要在于根深蒂固、上下同欲、求真务实、创新强效的“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这对我国非公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底捞没有秘密,又充满神秘。把员工当人看,就是海底捞的创新,但又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激励相容理论和心智模式六步引领法,诠释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中的特定现象,探讨海底捞的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海底捞”火锅店的惊喜之旅,让我们对服务特性有了更为鲜活的认知,在感慨物业服务也需要灵魂的同时,似乎通往魅力服务质量殿堂的大门也依稀可见。我感兴趣的是,“海底捞”的这些服务特性不仅为其留住了老顾客,更多的新客户也蜂拥而至。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员工才能让这些服务特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什么样的员工才能塑造物业服务的灵魂呢?  相似文献   

18.
“海底捞”从四川简阳市卖麻辣烫的小餐店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火锅连锁店,其成功的关键集中在其“新颖而优质的服务上”,而好的服务又是建立在出色的员工激励机制之上,因此本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研究海底捞的管理制度,借助当代动机理论模型评估公司激励机制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28):42-44
2009年,海底捞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中文版成功商业案例,备受商界推崇。"中国制造"不应该单指产品,也包含了服务,海底捞最好地诠释了服务创意给餐饮行业带来的市场渴望度,也给奉行服务创意的海底捞带来了忠诚客户、丰厚利润。海底捞服务创意凭借企业为员工、员工为顾客的服务创意产生的竞争优势,成为文化旅游服务创意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为有效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验课是计算机网络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否有功能齐全的网络实验室已成为网络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具有三层交换能力的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并且提供了无线局域网等实验环境的搭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