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益多的一项大政策。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5日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3.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化了当地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其次,与已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有机衔接,并取得了强基固本生态效果;再次,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最后,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然而,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经营权和联户承包权责不分明、季节性和局部区域超载过牧、草原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力量力度不足以及粗放数量型畜牧业未得到根本扭转、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草原管护队伍建设并形成严密的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实现草原监测全覆盖,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政策效果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与此同时,培育牧区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草牧业转型升级,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4.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特点,草原已严重退化的现状,指出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草原经营体制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等。提出对草原严重“三化”区实行“围封禁牧”,把草原一部分划为自然保护区;加强牧草地建设;化林牧矛盾为林牧结合;开展草原、畜牧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训;实施贸易兴牧;加强对国家资源的有偿使用6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题写书名、副部长高鸿宾作序、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编写的《草原新政惠牧区——牧民访谈录》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走进草原,推动新政落实;深入牧区,倾听牧民心声"为主题,真实反映了牧民群众的心声,是草原监理中心深入基层接地气、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的一项具体成果。为推动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草原监理中心按照部党组关于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于2011年建立了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中心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7个省区各选择1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分别作为7个处室的联系村。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到青海省围绕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有关情况作调研。十多天下来,走访了民和、刚察、湟源、湟中、贵南、贵德、互助、乐都等8个县、17个合作社和企业,与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草原处及草原站和草原监理站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总体感觉是,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2004年冬季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在丹麻镇、哈拉直沟乡、红崖子沟三个乡镇实施,分三个灭治区。项目区共48个行政村,352个生产合作社,12644户。56972人,耕地面积为8673.3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2万公顷,草原类型有山地干草原、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疆草地生态的研究极具代表性,以层次分析法评价新疆新源县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能客观反映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根据具体政策实施的内容结合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特点,构建基于牧民为视角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指标指定权值,通过对新源县牧区的牧民进行调研并梳理数据和分析,客观的综合评价该地区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数为0.613 0,处于第4等级,说明该政策实施效果良好;草原改良工程实施效果为0.584 3,处于第3等级,说明政策实施效果一般;两大政策综合评价指数为0.565 5,处于第3等级,说明牧民对该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整体满意度为一般。需要当地政府完善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方法、改善和加大牧区生产条件和扶持力度、并有效解决牧民生计与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的矛盾,只有改善牧区生态和社会条件才能取得牧民对该政策的支持,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良性发展。[结论]从牧民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较为客观,该评价方法公正地评价了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2011年至2015年间,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20亿元在西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草原禁牧、牧区牧草良种和牲畜品种改良等实行奖励补贴。  相似文献   

10.
草原资源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十大优势之一,如何优化草原资源配置,对我省建立农业强省和畜牧业大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届三中会全前,划原于“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大锅饭”状况。为了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状况。加强草原的资源管理遏止草原“三化”,1984年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草原管理条例》,1985年省政府又发了《关于实行草原承包责任制若干问题的规定》。自1984年至1994年,我省草承包有了一定进展,但多数地方草原仍然在“大锅饭”。如在承包方式上,还没有从市场经济出发,通过招标、租赁、拍卖等体现公开、公正、竞争原则,而多数是村干部说了算,进而造成了草原资源成为少数村干部的特权或摇钱树。从产权上,在草产品处置权上,没有体现市场经济,而是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如何同中限定承包的草原所产饲草必须首先卖给本村养畜户,而且还限定最高价。在分配方式上仍是平均主义。一些村虽有的有合同,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承包合同,而是村雇人或委派人看草甸子。打草时仍还是村领导组织抓阄,一户一块,自己打自己的。在承包时间上,多为一年一包,造成承包者短期行为和对草原掠夺性经营。  相似文献   

11.
共青 《致富之友》2001,(5):46-47
加强草原畜牧业基础建设,实施退耕还草、还林提高防灾能力,是草原地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人的一个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牧区近10年来主要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中存在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政策缺少灵活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保障机制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献分类梳理,基于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实践,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定性分析补偿机制要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结果]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补偿对象应包括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牧区地方政府; 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牧区和牧民的发展权受限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的组合模式。保障机制需完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建设。[结论]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须对补偿责任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保障机制等各要素要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分析,才能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满足牧区实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1大庆草原状况大庆草原先后经过两次系统的调查分类。前后相隔25年。50$fi第一次调查,大庆草原面积30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68.2万亩。80年代第M次调查。草原面积29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8万亩。1957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局调查.大庆草原植物组成共有200多种。其中草本植物占165种、以菊科植物最多、其次为禾本科、其中菊科62种、禾本科33种。豆科28种,百合科15种,黎科14种,唇形科13种。根据草原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分为5个主要群落。从各类群落分布面积看、以复区(杂类草和碱草复区)和贝加尔针茅群落面积最大。其次为…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首草原牧歌令人魂牵梦绕。走近草原,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是现有耕地面积的3.2倍,草原大国名副其实。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草原不同,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草原类型。草原是重要的"肉库",草原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也是牧区生  相似文献   

15.
东北草原的退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各种因素的干扰。出现严重的退化、沙化和碱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该区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从阐明东北草原的特点及主要类型入手.全面分析了草原的现状及其退化的原因。并总结了目前防治草原退化有效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今后防治草原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树州草原监理工作已取得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为加强此项工作,今后要继续宣传贯彻《草原法》;补充草原监理人员,改善办公和办案条件:搞好业务培训,提高草原监理人员素质;加大草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制。  相似文献   

17.
<正>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四年来,农牧民收入呈现持续稳步增长态势。近日,本刊专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英俊教授,就中央财政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现阶段该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如何加以解决完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记者:国家从2011年起,开始陆续在部分省份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请您介绍下该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原因有哪些?张英俊:好的。首先,我们国家草原面积比较大,占了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农牧交错带监测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同时评估了草原生态补奖对生态保护和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草原生产力,使得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有助于改善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地区农户收入明显提升,但是草原生态补奖暂未起到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并且对农户的收入效应还会受到政策落实程度的影响,政策落实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越明显;三是在作用机制上,草原生态补奖通过影响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和养殖规模来影响农户收入;人工饲草项目减少了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舍饲棚圈项目降低了部分农户的养殖规模。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草原生态补奖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农户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草原地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自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后,为了深入了解草原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机构、文献、作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通过分析得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方法 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搜索到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研究领域内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发文量峰值。(2)作者靳乐山、胡振通、孔德帅发文量较多,杨光梅、陈佐忠、李玉新等作者发表的文献对该领域学者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但作者、机构之间中心性较低,还需加强合作。(3)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主题词较少,研究范围较局限。(4)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区域的草原生态补偿治理办法、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各地政府根据地区差异性对当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关进行探索完善,创新研究方法,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做好草原大文章,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草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业。2002年,为适应新世纪草原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原法》进行了修订,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工作,修订后的《草原法》明确规定要设立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农业部草原监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