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威 《网际商务》2004,(3):17-17
现在已经普遍有这样的说法:“世界的消费支撑点在亚洲,亚洲的消费支撑点在中国,中国的消费支撑点在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2.
贾昌荣 《糖烟酒周刊》2005,(32):B0008-B0009
业内流传这样的说法,“世界的消费支撑点在亚洲,亚洲的消费支撑点在中国,中国的消费支撑点在二三线城市”。随着一线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终端投入费用日益攀升,很多企业开始渠道下沉,把目光聚焦在二三线市场。二三线市场与一线市场存在许多区别,也带来了运作上的不同:经销商的开发不能全部沿用一线市场的方式,如何根据当地市场情况选择经销商呢?二三线市场目标客户的品牌观念相对较弱,在品牌塑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另外,二三线市场的渠道运作、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等都是企业拓市时重点关注的问题。上述难题困扰诸多企业,月度话题栏目组特意邀请多位实战专家来逐一破解。本期安排的是9月话题之一,重点论述如何在二三线市场选择经销商。  相似文献   

3.
《商界名家》2005,(4):93-93
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而且还是“消费金矿”:一是人多,我国总人口15亿,其中县市级及农村人口占11亿多,占人口总数的90%。对于其中8亿多农村人口所组成的2.58亿个家庭,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58万台、件的需求;二是钱多,县市级城镇和农村消费量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69%,是中心城市消费量的2倍强,可见二三级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但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消费结构的分层性,  相似文献   

4.
在这样的时代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互动。首先,我们谈智慧城市,是因为城镇化催生了智慧城市建设这样一种需求。在2014年7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发布了新的城镇化展望(编者注:指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显示世界有一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45年城镇人口将超过60亿。这么多人聚集在城市,需求是可想而知的。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份额中,亚洲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特别是印度和中国。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02,(10):47-47
《经济日报》日前刊登胡亚庄的章说,中国汽车工业的价值取向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中国有12亿人口,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有10亿,是绝大多数。他们用不上轿车,也买不起轿车,但他们确实需要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来发展经济,来脱贫。轿车是2亿大中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买的车,年销几十万辆,而在10亿人口地区畅销的二轮、三轮车,年销1400万辆,这就证明,它们得以畅销,靠的是人们买得起,还可以用来赚钱、脱贫。章说,我们的汽车政策是主要在大中城市向先富起来的人推销外国品牌轿车,不去解决10亿人口地区迫切需要既能乘人又能载货的家用廉价四轮汽车,让10亿人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我们就是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廉价车市场,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工业,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三轮车工业,一个敢和轿车一比高低的微型汽车工业,一个门类齐备的基础工业和高等教育系统。低工资国家赚低利润,跨国公司则凭轿车开发和高技术赚高利润,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他们生产不出中国10亿人口地区所需要的廉价四轮汽车,我们却用目录制去封杀廉价四轮汽车,用欧I排放标准封杀三轮农用车,保护了轿车的垄断利润。章说,2001年美国皮卡产量比轿车多出100多万辆,但在中国2001年皮卡销量只占轿车销量的十分之一,因为全国城市几乎都对皮卡实施限行!对照“三个代表”,我国汽车工业还差得很远!  相似文献   

6.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不久前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有数以亿计人口要进入城市,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将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州地处中原,是较具代表性的二、三线城市,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消费特征、城市规模与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可谓是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总体缩影。 郑州近5年来发展迅速,城区居民常住人口快速超过300万关口,GDP总量迈入 全国3000亿元俱乐部  相似文献   

8.
《广告导报》2007,(11):24-24
2008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服装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二、三线城市的迅速崛起,我国服装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服装的品位和精神作用,服装业品牌意识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的服装企业主要在二、三线市场,一线市场主要被耐克、  相似文献   

9.
浙商投资     
《浙商》2008,(14):20-20
浙商30亿元打造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贝因美集团黑龙江建亚洲最大奶粉生产线;海宁浙商百亿投向新兴产业;温州“炒楼客”转攻二、三线城市商铺。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张卉  郭嘉 《广告大观》2009,(11):67-71
在对外出口量减少、国内城市人口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的大经济环境下,农村市场以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增长的消费力,成为很多行业激烈争夺的新蓝海。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农村市场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全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总人口的70%。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外向型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各方面把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放在扩大内需,尤其对启动农村市场寄以厚望。农村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开拓农村市场的障碍因素有哪些?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哪里P这些问题都是宏观调控需要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的。本文将对这些基本问题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1.从消费主体来看,我国12亿人口有近8亿多在在村,农村市场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对于8亿多农村人口所组成的2.1亿多个家庭来说,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多万台…  相似文献   

12.
《消费导刊》2012,(5):I0007-I0007
“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不到1%到2010年的10%,12年间增长了10倍。在接下来的5年,仍将高速增长。”3月22日,2012博鳌论坛上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2年度报告》中如此描述。在三月份某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奢侈品消费国。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又以礼品消费占多数。在巨大的市场形势下,中国奢侈品品牌化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博鳌洞察 《华商》2014,(8):18-18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表示:“21世纪影响世界经济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就中国整体发展来说,城镇化是经济极其重要的增长引擎,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新发展机遇面前,互联网公司如何去挖掘这个机会,促成更加绿色、更加负责任的消费方式,去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晓春 《浙商》2010,(14):52-53
宏观调控导致全国楼市成交剧减.而城镇化提速,又为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如何,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尽管面临着增长下行的压力,但由于有着13亿人内需大市场的突出优势,有着全社会消费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有着人口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只要坚定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要消费主导经济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就有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08年底,半数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由2007年的33亿上升到64亿。报告指出,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的城市人口到2050年将上升18亿,非洲将上升9亿,拉美和加勒比将增加2亿。  相似文献   

17.
赵晓 《商界》2010,(6):24-24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轻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呈一片繁荣之势,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在限制外资品牌开设专卖店开始,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对于实力雄厚、品牌历史深厚的国际奢侈品牌而言,更是如此,专门店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大力渗透,逐步主导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正常的繁荣景象,也日渐影响着大众畸形的品牌意识与消费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导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今年5月初去印度,印度人告诉他“印度在三个方面已经超过中国”。一是信息产业,二是英语普及度,三是牛奶的人均年消费量从38公斤猛增到90公斤。牛根生粗略一算,作为拥有11亿人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已经人均每天消费半斤奶。牛根生很受刺激。  相似文献   

20.
《商界名家》2003,(10):66-66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吸引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加工厂,有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而且(员工)价格较为低廉,工作非常勤奋,质量非常高。二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记得我在1982年来中国的时候市场还没有形成,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电力也不充足。而近10年来,中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尤其是沿海2.5亿的中产阶级已成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