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新体制吴建辉十多年来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是大量发生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化、改革难以继续的根本原因。当前,由于宏观层次上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改革的滞后,给确定改制企业的投资主体带...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的重要性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这是广州企业改革的归宿点.如何才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体现这一宗旨呢?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上狠下功夫,坚定地推行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在内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扭转国有企业大滑坡的趋势,才能消除大量发生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等不良现象,才能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而不断增强公有制企业的实力.保住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这一带有历史性的的转换,不是在原有经济体制框架内枝枝节节的修补或改良,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实际上是一场体制转换的革命。一、推进体制转换需要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既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换体”的革命,因而必然要触及经济生活的一些深层问题。 (一) 关于国家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4.
EVA慧眼识真     
一、会计收益与利润在会计学家看来,利润是一定时期的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以权责发生制为标准确认的经营成果。所以说,企业的收益(净利润)是从会计主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从收入中扣除了为赚取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剩余额,也称为剩余收益。会计上的利润需要以下几个条件才能确认:一是净利润(亏或盈)是公司对所有者的回报;二是净利润只与主体的经营有关,当然不包括所有者个人的收益或者损失;三是净收益是针对特定的会计期间;四是由所有者注入或退出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影响净收益的形成;五是收益不一定是现金。所以,我们认为,净收益(…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1) 新体制已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新体制还受到旧体制因素的约束,并且新体制本身也还不完善;(2)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已不再单纯是由旧体制的弊端而造成的,而是与新体制的不完善有关;(3) 宏观经济格局在相继经历了总需求膨胀和总需求不足之后,已基本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经济体制正面临由过渡体制向新体制的跨越这个阶段的改革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是体制转型时期广度、深度、难度、力度最大的阶段性改革。回顾15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79-1988年,改革处于发动和起步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改革处于冲破旧体制束缚阶段,探索既能依托旧体制又发育新体制的具体措施。这一阶段,改革的释放效应明显,人们的改革信心增强。农村土地承包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城市改革沿着松绑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第二步利改税、推  相似文献   

7.
唐朝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全国推行以“唯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取代“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的税制改革,并同时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即通过确定两税三分制而建立起中央财政与使、州二级地方财政“划分收支、定额管理”的国家预算管理新体制。这无疑是有唐一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财政史中的一场重大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8.
作为粮食流通新体制而言,新就新在应当以市场经济为主干,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本手段,从而有别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主干,以计划分配为主要手段配置粮食资源的传统体制。由此可见,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传统体制通过改革而演变为新体制,新体制脱胎于传统体制,二者既有本质区别,又在客观上具有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新体制,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样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现在到本世纪末,粮食流通新体制还处于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会孕育出粮食流通新体制的雏形。由于它既是崭新的,又是初生的,因而也就必然会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从而具有相应的过渡性质。本文拟就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内涵作一初步的探讨,并给出其初始阶段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的内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就是指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证确理解这一分配体制,必须把握住以下三点:(1)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体制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严格区别开来,后者是指按劳分配,而前者则显然包括非社会主义分配形式,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的个人分配体制是指前者.如果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称作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黄赋 《经济纵横》1992,(7):23-25
<正> 历时十四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能否有效地解决改革成本的分担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退成败.鉴于此,本文拟就改革的成本及其分担展开讨论.一、改革成本的分类所谓改革成本,就是为实现新旧体制转换而付出的代价.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组织成本.即在改革中因经济管理机构变动而引起的成本.可分为两种:(1)由于组建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机构而发生的费用.经济改革要求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方案设计、政策协调、舆论宣传等工作.为此,必须支付体改部门的活动经费和工  相似文献   

11.
马俊清 《经济纵横》1993,(3):53-55,14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命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十四年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它的提出和实施将对我国的现实改革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目标的确立并不等于目标的实现。在这场根本性的变革大潮迅速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还不够充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大系统中,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新体制的微观基  相似文献   

12.
潘国兵 《经济师》2004,(4):32-33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分配制度创新的理论 ,是十六大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它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时期、新的条件下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连州供销合作联社联系和总结供销社过去多年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敢于探索,从1999年4月开始,以实践体制改革创新,架构起供销合作企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使困难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表现在: (一)为发展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有效资产。连州供销合作联社原有账面资产1823万元,在这次改革转制中,以547万  相似文献   

14.
谢成  程明 《当代经济》2008,(6):60-61
改革重组后的中国民航企业,面对入世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传统的民航企业人事管理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当务之急要是构建一套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合理机制。人性化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主流,也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有效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民航企业能否在日趋激烈民航业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决于我们能否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构建适应现代民航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先不触动许多既得利益,先不对旧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是先在旧体制的旁边(或在“边际上”)发展新体制,因而必然会出现一种“体制双轨”的局面,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双轨制过渡”最终完成改革。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可以说就是较长的双轨过渡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如何减轻宏观经济不稳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在不同的改革方式下,宏观经济不稳定又有特殊的原因,需要采取特殊的对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资产价值变化的动态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价值动态模型的一般形式现以有限寿命的常规型资产项目的建设或购置起点为时间原点,将其建设与运行期间共n年的现金流量划分为建设投资(负现金流)及运营净收益(正现金流,含期末回收资产余值)两个阶段,设零年的投资现值(以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为折现率)之和为K。;第j年的净收益为B;;期末资产余值为Sn(在收益中单列)。按内部收益率的定义,有式中后两项之和即是各年净收益在同样折现率下的现值之和,以B表示。由(1)式得由(2)式可知:当折现率等于内部收益率时,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收益现值之和B。即等于投资…  相似文献   

17.
威夷 《新经济》2003,(11):23-25
本刊记者威夷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这种新体制的基本框架.10年改革实践,初步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0年过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一进程革?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是构建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时期,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改革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为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地推向前进,必须适时实现改革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1.改革的重点由微观经济基础的构造转向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构建新体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已经普遍确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打破了“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体制,为新体制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基础差,起点低,体制旧,在近期内如何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何种方式和途径,这是关系到云南能否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成败的关键。如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推进,可以维持目前的稳定,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而且错过有利时机,改革的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财政必须通过改革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轨道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政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财政改革,大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转变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它虽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但其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这里所说的转变职能,既不是要扩大其职能,更不是要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