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铁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15-18,119
"寻租"从最初的经济学含义扩展到政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权力寻租"成为腐败的代名词.权力寻租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推进政治发展、加强制度创新、打造有限政府、扩大公众参与,是根治权力寻租的必然选择.〈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顺应了根治权力寻租、打造有限政府的要求,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2.
消除寻租须自律□张安强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寻租学说”,这一学说的实质是,在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时期,一些政府官员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趁机进行政治权力与经济之间的交换,采用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或者更明确地说...  相似文献   

3.
社会瞭望     
《中国老区建设》2006,(6):24-25
政治体制改革绝不是政权更迭,审计道出百姓看病贵4大原因,国企是亏损还是盈利?用“八荣八耻“治理六个“不以为耻”,“权力寻租”新动向:公款行贿,反垄断的重点是行政性垄断。[编按]  相似文献   

4.
伏威 《改革与开放》2016,(22):56-57
权力寻租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转轨体制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权力寻租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政府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西方的寻租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寻租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贤 《特区经济》2006,(12):41-42
转轨时期,在市场机会大幅增加而制度约束处于不完备的状态下出现了权力资本化现象,导致受权力租金诱惑的政府官员产生出租权力以获得私利的动机与行为,从而形成寻租与腐败蔓延的现象。因此强化权力监督、实行“以薪养廉”,并逐步使政府退出市场就成为抑制寻租与腐败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了,这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又一里程碑。有人说,这把锋利的“削权刀”必将挥向一切敢于“权力寻租”者的“脖子”,会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代管理、权力代服务”的行政体制固有模式。政府自觉地用法律规范行政行为,实现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对于这  相似文献   

7.
刘昌臣 《特区经济》2013,(1):103-104
对我国权力寻租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内外寻租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我国权力寻租博弈模型,根据结果提出了我国权力寻租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经济政治学的视角来考察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关系。以两者互动的基础为切入点,归纳了政策、暴力、操纵、制度和交易等六种互动方式。认为在转型国家最突出的互动关系问题是权力寻租现象,解决互动关系中的问题应在法制互动、阳光互动和有限互动等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权力运作理论的评标权力寻租的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评标权力寻租问题,借鉴权力运作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将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权力配置、授予和运行引发的利益冲突作为分析线索,阐明评标权力寻租行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沿着权力运作理论与寻租理论这两条主线为构建防范评标中的权力寻租体系提出构想,建立相应权力制约机制;权力配置时构建报酬机制和监督机制;权力授予时建立规范的评标人员制度;权力运行时提高程序运行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前不久掀起反腐风暴,大力整治“权力经济”,严惩个别领导干部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并且及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和约束干部用权行为,赢得一片喝彩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不足、权力寻租现象比较突出以及行业垄断等。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民生财政,治理腐败与权力寻租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政府的权力寻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民 《特区经济》2009,(10):270-271
本文首先以西方寻租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政府及行政领域存在的寻租现象,并通过对软政权的制度漏洞分析,提出了相应制度创新的政策,进一步提出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彻底根除权力寻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由于MBO已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即使国资委有了新规,张裕式的改制能否成为“最后的MBO”还是个问号。  相似文献   

14.
从当年的“省优部优”,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再到现在的“中国名牌”;从“劳模”到“优秀企业家”,到“中国财富排行榜”,再到“中国慈善排行榜”、“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形形色色的“评优”或“排行”,这一商业符号背后潜伏着鲜明的时代品性。劳动者、企业家和企业的评选,到底是其经济贡献的真实评价,还是作为补偿和奖励的一种政治荣誉,抑或是某些权力的另一种寻租? 共和国56年中,劳模、先进单位的每一次登台,优秀产品的每一次面世,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灵魂的亮相……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股发行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超募融资现象,基于权力“寻租”和“法与金融”理论视角探究IPO 超募融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联系,并利用2009-2015 年深市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IPO 超募融资越严重,过度投资也越严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诱发企业投资过度主要依赖自由现金流和管理层过度自信等路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加剧了超募资金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优化法制环境能弱化超募资金对过度投资的 正向影响,也削弱了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文章结论深化了权力“寻租”行为的理论认知,为合理评估投资者法律保护机制等政策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高贵志 《魅力中国》2008,(4):109-110
贫富分化问题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并举的时期出现,而权力作为当前民主政治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有着自身的机制和运行模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逐渐出现一些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的政治寻租行为,走私贩毒、假冒伪劣等经济行为,同时伴随着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不完备以及财富起点的不平等问题。文章试图从全新的理论视角透视权力的运行模式,并提出贫富分化作为主体元素对权力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红霞 《特区经济》2012,(8):212-214
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市场中地方政府权力寻租的表现、路径,并构建了相应的权力寻租模型,在此基础上,挖掘其滋生的制度环境,进而反思权力寻租的外部性和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抑制性对策,以便为我国的公共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13,(20):23-23
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并没有解决2014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不得不在10月1日(也就是2014财年首日)正式宣告“停摆”,这是自1996年来的第一次,美国政府“停摆”,表面上是驴象两党互相较劲的结果,其背后不仅有制度性因素作怪,有强势利益团体权力寻租,也有美国政治生态嬗变和社会思潮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碰撞.  相似文献   

19.
孔汝洋 《中国经贸》2009,(10):190-191
权力所带来的利益促使人们竞相追求租金,教育管理中也存在寻租行为。本文将教育管理中的寻租行为从层次上进行分类,对成因加以分析,认为教育市场存在寻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同时,教育资源的供求关系是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本,监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制度设计、供求到监管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减少寻租行为对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寻租是近年来一个在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各种学术见解不断出现,研究成果大多建立在研究政府机构权力寻租的基础上取得,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为视角,分析研究国有企业中寻租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要从源头上理顺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关系,建立监管制度,压缩国有企业寻租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