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正> 品类杀手(Category Killer)一词源于美国,指的是专注于销售某些特定品类商品的零售商,以其庞大的商品数量、便宜的价格及较好的商圈位置,往往将较小的同性质零售商挤压得无法生存而得名。玩具商"玩具反斗城"(Toys R Us)、家装建材用品商霍姆迪柏(Home Depot)和电器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等皆为其中翘楚。  相似文献   

2.
何慧兰  林雨 《现代商业》2012,(20):20-22
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品类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较完善的零售管理体系,它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商品和服务进行组合,为满足目标消费群需求,体现零售商品牌独特性,并达成其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本文以一个区域型连锁零售商的牙膏品类为对象,探讨了品类战术中的选品和陈列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整合客户关系管理与品类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栋 《商业研究》2005,76(11):76-78
品类管理对零售商非常重要,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采购、商品展示和销售等关键业务活动,也是零售商开展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但是,很多品类管理实施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些品类管理实施项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开展“客户核心”的品类管理,使客户关系管理与品类管理有机地整合。  相似文献   

4.
对零售商而言,采购的角色无疑将更多是一个生意管理者而非仅只于“买手”。如果真要以买手相称,恐怕也得是千手观音才能漂亮地处理那动辄成百上千的SKU。 在品类管理施行较为成熟的市场零售商(基本上都是大型连锁店)习惯于在每一个品类任命一个供应商“领队”作为该品类所有供应商的排头兵。一般而言,品类领队的产品是该品类中较为突出者(市场份额,知名度等),品类领队凭借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在各类终端操作的经验.被赋予采购左右手的职责,为该品类出谋献策,并协同执行。  相似文献   

5.
过去,营销管理和零售学普遍强调,品类管理能够帮助零售商获取一定的差异性,能够更好的满足目标消费群需要.但是,提供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已经越来越没有可能,而且要提供竞争对手没有的商品也越来越难,所有畅销的产品和流行的样式都会很快地为其他零售商模仿.现在零售商对品类管理的认识还过于狭隘,仅仅注意到其满足消费者需要这一功能.其实品类管理除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现有的需要,品类管理还能够促使消费者形成新的消费偏好,进而影响其是否购买和购买什么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的品类管理与品类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维朝 《商业研究》2005,(18):45-48
按照商品品类来组织商品核算和商品管理是现代商品经营的需要,品类核算是对传统商品核算制度的创新,品类管理则是在品类核算基础上旨在满足消费需求目标、连接供应商管理的新型商品管理方法。品类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为目标的商品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 现代零售业在过去五年中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不仅表现为业态的多样化,更表现在与价值链中的其他合作者的整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连锁零售业中的“品类杀手”(Category killer)。 “品类杀手”型商店是面积较大的商店,但经营较少的商品品类。因为它们在较小的商品品类范围内有较多的单品,因此能“杀死”那些经营同种商品的小商店,所以称其为“品类杀手”型商店。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商店的员工要熟知这些商品。这些商  相似文献   

8.
<正>专业零售商业务蓬勃发展,新店增多,单店的盈利能力也亟待上升,品类管理一直主要在超市、大卖场业态内开展,众多零售商从品类管理中获益,专业零售商也希望可以通过品类管理提升经营业绩,同业竞争情况激烈,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门店数量与日俱增,需要保持统一的品牌形象和运作标准因而对品类管理产生了需求。  相似文献   

9.
程莉 《连锁与特许》2003,(10):44-45
高效消费者回应(ECR)、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的概念是1993年由美国食品协会提出,目前在欧美等国的推广已有10年的历史。中国从1997年开始,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宝洁公司等供应商共同推出,目前也经历了6年的培育期。关于品类管理的理念,无论是零售商还是供应商,都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大型零售商和供应商已纷纷开始实践。品类管理软件供应商的加入,更是使  相似文献   

10.
摆在品类杀手面前的并非一条死路。品类杀手如果能解决两大难题,还是能从林立的巨头手上,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1.
品类管理绩效主要体现在参与者的利得上,可以通过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三个方面采反映.本文通过采集品类管理实施各方的经验数据,分析品类绩效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上的积极效应,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茹  朱立国 《现代商业》2012,(14):26-27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品类管理意义和作用被行业广泛认同,但在品类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概述了品类管理的定义,从增加便利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阐述了品类管理的作用,并提出通过发展品类舰长合作模式进行品类管理,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营销专家里斯继发表《品类第一,品牌第二》一文后,近日又对新品类的创建及旧品类的消亡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以美国市场数十年来新品类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类诞生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及挑战。以下便是该文观点的摘编。  相似文献   

14.
品类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零售解决方案,涉及到许多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品类管理下的高效商品陈列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品类及品类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以顾客为中心、以品类为基础、以数据为支撑的高效商品陈列的含义;最后,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进行高效商品陈列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欣欣 《中国市场》2007,(21):52-53
<正>品类管理的含义及作用品类管理,根据美国高效消费者回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计划的定义,是指“消费品生产商、零售商的一种合作方式,是以品类为战略业务单元,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进行数据化的、不断的、以消费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潘璐  黄雪玲 《消费导刊》2009,(21):90-91
商品品类是中国零售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实施跨国营销策略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零售企业跨国营销商品品类策略实践,并根据中国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商品品类策略制定依据,提出中国零售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商品品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品类管理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星  徐珉钰 《中国市场》2010,(23):108-109
品类管理由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提出以来,受到了全世界零售业的关注,很多企业都将品类管理的实施提上日程。目前品类管理的实施多由大型制造商指导或协助零售企业完成,本文结合现有品类管理的理论实施状况,对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合作实施品类管理的品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预测品类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不少零售商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的产品价格大部分低于某大零售商,但购物者却认为竞争对手的价格更便宜呢?如果没有品类管理,你永远也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陈卿 《中国广告》2008,(2):55-56
营销专家里斯继发表《品类第一,品牌第二》一文后,近日又对新品类的创建及旧品类的消亡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以美国市场数十年来新品类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类诞生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及挑战。以下便是该文观点的摘编.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品类杀手的专业超级市场拥有狙杀百货商店和小型社区连锁店的出色能力,在它们的进攻下,竞争对手要么被逐出市场,要么痛苦地维持着惨淡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