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投资者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投资者意见分歧的角度对盈余公告效应进行理论解释,借鉴衡量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盈余公告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的股票市场表现出了明显的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效应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在研究期内,投资者意见分歧与股票组合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丽华  徐艳萍  饶品贵  陈玥 《金融研究》2019,468(6):113-131
本文以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违规事件的传染效应。利用2003-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样本,本文发现:(1)当公司发生违规行为而被证监会等监管机构进行处罚公告后,违规公司股价显著下跌的同时,同一集团内其他公司的股价也显著下跌,即违规事件在集团内存在传染效应,而这一传染效应主要存在于与信息披露相关的财务违规事件中;(2)进一步的路径检验发现“被传染公司”较低的盈余质量和集团内财务公司的存在能够解释传染效应的发生;(3)分组检验结果表明:集团内的传染效应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借助违规事件的传染效应研究视角,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兴市场中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3.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最新的A股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长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720%,而在公告日前一天至当天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为1.766%。  相似文献   

4.
谭伟强 《金融研究》2008,(2):152-167
基于心理学的"有限注意"观点,本文检验了我国股市盈余公告后投资者对于不同公布时机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发现我国盈余公告存在显著的"周历效应"和"集中公告效应"。同时,本文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盈余信息披露时机时,倾向于在周六公布坏消息以减少投资者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5.
支付方式与收购公司财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票支付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主要支付工具之一。本文以股改后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来实证检验收购公司在并购首次公告期间的财富效应,且分别检验不同支付方式下的财富效应差异。结果表明,股改之后并购为收购公司股东创造了正的财富效应,股票支付的收购公司所取得的超常收益显著为正,且显著大于现金支付所获得的超常收益。超常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一些交易特征对收购公司超常收益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投资者预期与公司专业化经营两个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短期股价效应,并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中国发布分拆预案或筹备公告的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超额收益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分拆上市公告会在事件日附近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异常收益率,但该效应持续时间较短;母公司信息披露越多且分拆上市确定性越强,异常收益率会有越好的表现;当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属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拆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当子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上市公司应充分权衡分拆上市的利弊,以分拆上市的动因与绩效为导向,科学有效地分拆;监管层应加大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分拆上市相关法规,科学指引上市公司分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以2014年1月至12月间信用评级发生调动的27个样本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评级变化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信用评级变化的公司债券会产生显著的负的公告效应,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公司债券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债券剩余期限和无风险利率显著正相关,与股票市场指数、债券流动性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盈余公告后,债券价格反应对于关联股票未来回报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盈余公告前1日至后1日债券收益率的变动可以预测公告公布后窗口期为20日的股票持有超额累计回报;实证结果显示,这种预测能力不会因为盈余信息的好坏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基于似无相关模型SUR的检验后,发现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越低,债券价格反应对于股票回报的预测能力越强。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被富有经验的投资者所主导的债券市场中债券价格相对于股票价格会更迅速地吸收消化盈余公告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上市公司的收购过程中,提示公告和正式公告是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披露.以我国在 2002年 12月 1日至 2003年 10月 31日期间提交证监会审核无异议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样本,利用市场模型考察提示公告与正式公告事件日周围的超额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率 ,以及狭小窗口的累积超额收益与累积平均超额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收购事件中,提示公告的市场反应要显著高于正式公告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为契机从有限关注的角度研究了盈余公告的市场反应。选取2005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了进入央视《交易时间》栏目的年报排行榜的各上市公司年报与未上榜公司年报受投资者关注程度的差异;并对年报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年报披露市场存在注意力的"显眼效应",进入年报排行榜的公司在上榜当天比未入榜的公司有更强的市场反应,且这种效应的来源是排行榜的作用,而非公司本身。  相似文献   

12.
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可能会影响资本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评价。本文以"松花江事件"的肇事者"吉林化工"所属化工行业的79家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重大环境事故对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花江事件发生后,吉林化工和样本公司的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样本公司后2年的环境信息披露相比前2年显著增加,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前2年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与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因此,股票市场对公司的正当性受到威胁和未来可能承担更大的管制成本作出了负面反应,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取决于时期和事件,基本上可以解释为一种为生存"正当性"辩护的自利行为,是对公共压力作出的反应。我们建议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尽快制定和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促使公司披露更有用、更具信息含量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首次在细分年报重述类型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的公告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发布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的6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重述公告整体而言具有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但不同类型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各异,投资者关注重述公告的焦点在于重述是否影响公司价值判断。具体而言,更正公告、因会计问题导致的重述、重述内容涉及核心会计指标或调低了公司盈余、重述涉及多个会计年度以及重述消息是坏消息时,市场反应显著为负;极少数重述公告带来了好消息,市场反应显著为正。重述公告的市场价值相关性表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的年报重述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以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年报披露期间投资者意见分歧变动与盈余公告效应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意见分歧会对盈余公告效应产生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负相关程度随持有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强。意见分歧与盈余公告效应的负相关关系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组中都存在。有别于已有研究,发现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随着股票流动性的降低而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计算我国股票市场刊登过高管落马公告的样本公司在公告日前后的超常收益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检验上市公司高管落马公告是否具有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高管落马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财富效应,公告日当天最为明显。分类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管落马事件对沪市、深市和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影响有所不同,小公司股价受高管落马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收集了2010年上市公司所有的资产重组样本,采用三因子模型和市场模型,通过平均超常收益(AAR)与累积超常收益(CAR)指标研究资产重组公告对重组公司股价产生的短期影响,研究总体样本的市场绩效以及不同重组方式之间绩效的差别,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股票投资收益的关系,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所得结论,在公告日前后较短时期内资产重组公告对重组公司股票收益有正向影响,而在公告日后稍长时期内对重组公司股票收益有负的影响,市场对于资产重组公告信息反应过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资产重组公告前信息泄露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周宏 《会计研究》2004,6(7):78-83
本文以 2 0 0 2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全部样本的累计异常收益在事件窗内都持续走高 ,而年报披露为坏消息的公司收益增加幅度最大 ,无消息的公司次之 ,好消息的公司最小。尽管上市公司呈现出一定的盈余效应 ,但这和西方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最后给出了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或正式盈余公告披露日的数据为样本,在控制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相关组合交易战略,系统地研究了已公告公司的盈余信息在行业内的传递性,发现市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反应不足。可以认为,这种反应不足是我国A股市场长期存在但并未被证实的市场“异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公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银行国际化经营公告的财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公告的市场反应消极,在公告前后的累计超常收益显著为负.金融危机前的国际化经营公告的市场反应为正,之后为负;在国际化经营的三种方式中,新建机构的公告效应为负,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公告效应为正;在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地区选择上,投资于东南亚和非洲的国际化经营公告可带来正的财富效应,投资于中东、欧美、大洋洲地区的国际化经营公告带来的财富效应为负,说明新兴市场比发达市场更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逐名效应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在IPO时,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比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高;在IPO后,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风险投资控制力、风险投资声誉与风险投资政治关联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