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四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敏 《新智慧》2006,(9):50-5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现行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以下简称“新审计报告准则”)。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65号《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好坏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履行责任的重大意义,来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3.
裴旺  王布衣 《新智慧》2005,(8):41-42
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于2004年12月发布了修汀后的国际审计准则第700号《一整套一般目的财务报表的独立审计报告》(ISA700),其主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建立标准和提供指南。本在对照新旧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基础上,从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新准则的重大变化及其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盛靖芝  王小蕾 《新智慧》2007,(11):57-58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制订时大量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二在具体的准则条规定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审计实务方面却存在审计出发点不同、证券市场监管环境不同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差异较大等。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法律制度及化传统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西方审计学术界提出的审计模式,在西方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审计实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西方内部审计界近年也开始关注这一能弥补制度基础审计缺陷的审计模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导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我国,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讨论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做的工作表明,在CPA审计领域有逐步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意图;在我国内审领域,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出台的《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我国内审的工作范围仅限于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同时关注内控风险,这表明我国内部审计领域还没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打算。本文拟将风险导向审计究竟是否适合我国CPA审计实务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管劲松 《新智慧》2004,(1A):39-40
2003年4月11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对于审计报告日期而言,新准则删掉了原准则中的“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中的“外勤”两个字。  相似文献   

8.
张晓丽 《新智慧》2004,(8B):73-74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内在涵义一方面是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梁勤育 《新智慧》2004,(9B):51-51
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以下简称“该准则”)是我国审计准则体系日趋完善的体现。但笔发现,该准则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风险导向判断重大错报的同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开始广泛运用,且越来越在审计实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重要性概念的解析,并通过对IPO企业公开信息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在企业IPO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首先考虑重要性概念,在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到错报金额的大小,也要考虑到错报性质及错报发生的特定环境,充分的考虑各方面因素,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徐惠  武立勇 《新智慧》2004,(4B):46-47
财政部2002年颁发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修订)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审计报告准则》)。所谓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书面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本文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基础、审计目的、重要性、签章、报告日期等方面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强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8条及第10条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笔认为此种界定尚不完善,拟就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93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从调查对象的背景、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事务所实施环境审计的影响因素及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环境审计准则颁布模式与审计质量监督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普遍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业务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审计相关标准(准则)还不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技术和方法明显落后。据此,就发展我国环境审计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重要性水平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正确理解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内容,合理确定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审计业务委托人的要求,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应对被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出具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审计报告的质量综合反映注册会计师的理论和实务水平及执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审计报告对审计范围、依据和程序的表述,在内容上要如实反映,在文字上要简洁明了;对审计意见结论的表述,措词要规范,语言要准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科学地阐述了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17.
杨桂花  马彦玲 《新智慧》2007,(10):56-58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探讨了会计日后事项和审计期后事项的相关理论知识,从会计角度和审计角度对它们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严晖 《新智慧》2004,(9A):45-46
一、制定《准则》的意义和依据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以下简称《准则》)所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试析新审计准则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红燕 《新智慧》2006,(8):51-5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新发布的审计准则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发布的新审计准则是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又一次质的飞跃.本文从风险、责任和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新审计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影响.总体风险观及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帮助其降低审计风险;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同时明确了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更有效地保护了注册会计师的利益;对注册会计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