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曾经有一段感情放在你我之间,你把它丢了,如果再给你个机会你会珍惜吗?我将把我的血汗钱花到另一商厦,因为那里有让我满意的服务”。这样一段文字来自于某商场的顾客留言栏目中,恐怕许多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要么购买的商品与说明书不符,要么找厂家维修总约不上时间,要么排了半天队才被告知要到另一款台交钱,即使是在一些被命名为放心店的商场里,也难免会遇到让人不顺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俞利军 《市场周刊》2005,(18):51-51
失去了它,卓越的企业马上就会栽跟头。竞争对手一旦发现耀眼的明星企业并没有拥有它,那么,他们离暗淡无光也就为期不远了。中小企业限期内要是无法掌握它,那么你们要么知趣地早点申请破产,要么干脆坐等人家上门收购和兼并。新开张的企业要是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根本就不是办企业的料——你老老实实给人打工多省事!  相似文献   

3.
抱怨能加薪     
正五分钟,你的私家商业教练先问两个简单的问题:你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你和老板聊过为何对工作不满意吗?如果你对工作感到满意,那么很好,你可以不用往下看了。如果你告诉老板,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此后一切却毫无变化,那么你有什么计划呢?你能做的要么是继续忍受,要么开始寻找更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衍生出许多新兴的行业,也带来巨大的商机。如果你认为这是机会,抓住它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很可能你就改变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徐志刚 《经贸世界》2005,(12):89-90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也说过,“要么是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相似文献   

6.
《商》2012,(22):19-22
一天,霍尔顿·考尔菲德告诉自己的妹妹菲比:"我将来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  相似文献   

7.
冯强 《浙商》2005,(6):24-24
浙商有很多优点,比如吃苦耐劳、胆识过人、善于学习等等。不过,在我看来,浙商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善于捕捉企业的每一次发展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敏锐地发现了机会后,能及时而恰当地利用这样的机会。他们总是比别人先知先觉。而市场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奖赏。比如建龙兄弟俩,从原始积累到企业扩张,就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在去年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建龙钢铁还是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做传统企业,在创立伊始一切问题都考虑得很清楚,而互联网没有办法去考虑清楚很多问题。互联网不怕做错,就怕不做。错了可以改,不做就没有机会。互联网很多时候是一个时间差,是一个新的竞技体系,新的销售形势和行为。往往对新的东西,比别人更早了解一点,你就抓住了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08,79(10):65-65
作为普通人,如果某一天你在街上突然被大批狗仔队围追堵截,疯狂拍照和提问甚至路人也凑上来素求签名,那么有两种可能,要么你长得太像明星了,要么这可能是某朋友送给你的一份礼物。成立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一日名流公司就是提供这种礼物的公司。  相似文献   

10.
《成功营销》2010,(5):36-38
如果你了解F1方程式赛车,那么一定知道:赛车手赢的关键不在于起步有多快,而在于能否在弯道抓住超越对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机电产品市场》2005,(3):46-48
你的顾客到哪里去了?如果是在竞争者那里,那真是坏消息,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你还是有机会再将他们赢回来或吸引到新顾客。  相似文献   

12.
可以肯定地说,一旦你承载着企业之舟到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远航的时候,你一定关心它是否会平稳地到这胜利的彼岸。 通过企业发展数年的经历,你可能已经发现,企业的衰败或失误常常不是自己决策的原因,而可能是良好的决策设有得到完全的实施所造成的。要么公司要害部门的骨干与你发生了致命的分歧,落巢地处,带走了你的商业机密,使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要么员工不认同你的价值观,没有竟尽全力为你设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伺机跳槽,甚至反炒了你的鱿鱼。 每当遇到这些情况,你可能都会气不打一处来,一怒之下要么把对方告上法庭,非要讨回个…  相似文献   

13.
最后武器     
周云成 《商界》2004,(7):i008-i009
这是一个品牌为王的时代,在餐饮行业,品牌的力量照样无敌。你要么选择迎接,要么就被占领。  相似文献   

14.
淘宝天猫可能干了一件"引狼入室"的创新 在互联网世界,消灭现有垄断者的可能性,是另外一个潜在垄断者的出现.他要么把垄断打破,让市场归于均势,要么成为下一个垄断者.  相似文献   

15.
贺欣浩 《中国广告》2003,(3):122-123
记者:Keenth 你从做手稿开始,到现在执掌整个 DDB 大中华区创意部,对人行不久的新人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一下?叶:传授不敢当,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做了十几年的创意人员,有一些经验吧。我觉得在这个行业中机会很重要,好的机会抓住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但好的机会往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去争取去创造的。同时你必须要不断地努力,以备你在机会来临时可以牢牢地抓住它。而我在这十几年广告生涯中,最大的机会是让我进入香港奥美。那是1985年的时候,我还在香港李奥贝纳,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总觉得生活太单调应该有点变化,所以很想出去看一看,而且很想知道别的公  相似文献   

16.
张玲玲 《浙商》2012,(11):34-37
作为胶囊之乡——儒岙镇,因为“问题胶囊”事件的侵袭,正在面临一次抉择。他们要么从此沦陷,要么重新踏上正轨。他们作出了意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叶枫 《销售与管理》2009,(12):123-123
一、你不相信下属能够尽职尽责。 一个不相信别人的人,是无法取得他人信任的。人们经常说“投桃报李”,你的下属会因为你的信任而努力成为一个确实可以信赖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机会。当然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完成管理者所布置的任务,如果是这样,那就要第一时间找出原因。是他们缺乏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供销商情》2004,(11):23-24
先砍而后快 之所以说成本是可以削减的。是因为如果你做错了.总会有人告诉你.你再把它们加回去就是了。在企业中.压力通常来自增加成本:如果A部门要6个人,你只给他3个.他们肯定会跑来找你,告诉你他们是如何超负荷工作的;如果B部门要配15台电脑.你只配给10台,他们可能会找你要那另外5台。超大幅度地削减成本.即使你错了.你还会有许多机会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19.
<正>全家、7-Eleven、罗森,这三个目前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日本品牌便利店,被山寨最多的要算的"彩条招牌"了。除了浓浓山寨感的门面,永远不够亮的灯光,这种荒腔走板的怪异感觉会在你踏进店里的那一刻达到极致——货架要么太空,要么太乱,你急需的东西通常没有,他有的东西你可能永远不会想买。这里的"你"说的主要是年轻人。在零售业萧条的大环境下,便利店如何抓住消费者?此前我们曾介绍过这种模式如何在日本发扬光大;也分享了什么样的人爱去便利店,便利店该如何选  相似文献   

20.
直接找买家     
木子 《国际市场》2003,(6):34-34
由于非典(SARS)影响,许多潜在的欧洲买家不愿冒生命危险前往中国参加贸易展览,但很多中国公司依赖于欧洲定单.他们怎么满足这些客户呢?答案非常简单,如果买家不愿来找你,那么你就去找他们.为什么不在欧洲的贸易展览会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昵?要么自己设摊,要么光顾客户摊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