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理财》2005,(7)
2004中国十大并购事件、十大并购人物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和中国并购交易网评选产生。“英国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荣登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榜首。据悉,十大并购事件、十大并购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五年。由于评选严格按照“社会关注度”、“行业影响力”、“创新性”、“并购规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级,颇具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境内外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国际融资》2010,112(2):76-77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秉承公平、公信、公正的原则,以专业的角度和权威的评判,根据开创性、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阳光并购等一级指标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行业发展、社会影响、价值创造等二级指标,经过社会征集、推荐评选、专家书面评选等方式,最终选出“2009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2009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3.
井华 《国际融资》2009,(2):78-79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08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本届评选继续秉承公平:公信、公正的原则,以专业的角度和权威的评判,根据开创性、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阳光并购等一级指标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行业发展、社会影响、价值创造等二级指标,经过社会征集、推荐评选、专家书面评选等方式,最终选出“2008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2008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年,十年来,评选努力将中国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和极具震撼力的焦点事件网罗其中,备受并购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关注。本届评选继续秉承公平、公信、公正的原则,以专业的角度和权威的评判,根据开创性、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阳光并购等一级指标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行业发展、社会影响、价值创造等二级指标,经过社会征集、推荐评选、专家书面评选等方式,最终选出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5.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中国金融》杂志提供授权合作媒体支持的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年,评选将中国并购领域的杰出人物和焦点事件全部纳入视野,因而备受并购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关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权威性日益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界知名的活动品牌。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11,(3):78-78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十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获选“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2012,(2):74-75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1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年,评选将中国并购领域的年度风云人物和极具震撼力的焦点、热点事件几乎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2008,(1):56-57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发起,《中国金融》杂志提供独家战略合作媒体支持的"2007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揭晓,李荣融、梁锦松、楼继伟等荣登"2007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达能-娃哈哈争议、中国投资公司入股黑石、国家开发  相似文献   

9.
盘点2004     
正是一年花落,翘待来日争春。年关岁尾是盘点的季节,算一算耕耘,数一数收获,思一思教训,给人的有奋进,有鼓舞,有惊醒。《中国投资》是投资领域的专业刊物,自然要对2004年发生在投资领域的事件进行回顾与盘点,以便提纲挈领地的展示中国投资的魅力风景线。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归纳并列举了2004年度备受关注的"十大投资政策"、"十大投资人物"、"十大重要并购"、"十大投资工程"、"十大热门投资"、"十大投资陷阱"、"十大暴利行业"、"海外投资十大闪点"和"外商直接投资大手笔"。这样的投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中央电视台2002年举办了首次“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后,许多地区和单位也纷纷评选自己的“感动”人物,“感动”逐渐走进了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人们之所以接受它、传诵它、延伸它,不仅因为这些“感动”人物受到表彰、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11.
人物名片:孔繁任,现为奇正沐古国际企业咨询机构董事长,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活动暨中国营销论坛总策划、执行委员会主席兼管理委员会主席,营销类畅销杂志《销售与市场》总策划。兼任国家“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财经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MBA、EMBA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十大策划人;2000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评为“21世纪不可忽视的十大企业人物”;2001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风云人物”;2004年当选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2005年当选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专家”、中国策划业12年“12位功勋人物”。主要著作有《中国营销报告》、《一个企划人的独白》、《我说企划》等。从业20年来,先后为中国联通、三一重工、金六福酒业、白沙烟草、红旗渠卷烟、青岛啤酒、贝因美集团、娃哈哈集团、蓝天六必治、白象方便面、飞跃工业缝纫机、华立集团等17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业绩斐然,声誉卓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管理》2006,(1):32-37
2004年本刊开始了“年度外汇市场十大热点”评选活动,受到读的广泛欢。2005年我们继续进行这一活动,入选事件主要是2005年国际金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且对外汇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和现象。  相似文献   

13.
理事名片     
董事长总经理房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先后荣获全国主流媒体评选的“年度房地产影响力人物”、“年度十大地产英才”、“年度最具价值经理人”、“北京地产最具影响力人物”等等多种奖项。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5日,由新浪网汽车频道发起主办,江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务车分公司协办的“瑞风杯”2005中国十大汽车新闻评选活动隆重揭晓。本次汽车新闻评选活动分为公众网上投票评选和记者网上投票评选两个版本。从评选结果来看,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汽车行业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 网友和记者对此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国家发改委确定经济型车标准, 汽车消费税调整在即”和“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实施”都入选了两个版本的十大汽车新闻。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09,(1)
2008年,注定是全球金融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至今余波未定的全球金融危机将永载史册。"时势造英雄",在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背后,注定要涌现出一批不平凡的银行家,为此本刊从这些不平凡的银行家中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十位作为"2008年中国十大金融人物",展现他们的超凡智慧和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李斌 《理财》2005,(7):56-57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伴随中国加入WTO,中国并购也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被追逐的对象。如今也能频频出击:盛大借上市余威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的“贵州十大经济事件”评选出现一匹“黑马”,“全省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榜上有名。以往不显山不露水的贵州茶产业之所以“一鸣惊人”,是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实施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王信川  梁友 《理财》2005,(1):64-65
在整个“2004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过程中,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网友在投票后留下这样的话:“李金华之所以被老百姓关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他的审计报告,让百姓看到了政府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是口号,他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行动。”他突破障碍,让公共财政更加透明;他坚守诚实,大声说出实话,勇于面对问题,用行动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利益,是重于泰山的责任。作为近年来“审计风暴”的直接推动,“铁面”是对李金华最好的诠释。“审计风暴”使李金华成了一个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人物,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住以铁腕和柔情感动中国的2004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获得——  相似文献   

19.
郝宝旺 《理财》2005,(2):67-68
从不久前有关部门在杭州举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论坛所透露出的消息看,过去的2004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年。由于陕西铜川矿难、安徽劣质奶粉案、广州“毒酒”案,巨能钙事件等众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事件的爆发,使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到来,以SA8000标准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从欧美兴起井开始进入我国。因此,与会企业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20.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在连续3年推出《中国并购报告》(2001、2002、2003)的基础上,2004年又集合中国并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精英,再次推出了《中国并购报告》(2004)。它分别从全球和中国两个视角,论述了并购发展的动态和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并对200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外资并购、产业整合、企业重组、信托收购、并购的会计制度、法律问题和企业价值评估以及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发展等专题是《中国并购报告》(2004)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