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为治理雾霾,政府不断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环境绩效审计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雾霾危机下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进行论述,然后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借鉴其他国家环境绩效审计的经验,从法治建设、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审计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内部环境审计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热难点问题。目前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审计方面,难以适应低碳社会提出的挑战。本文基于低碳背景分析我国目前内部环境审计现状和面临问题,从培育环境审计立法、责任意识、评价标准、信息披露和环境审计专员培训方面提出推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环境审计政策法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是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也是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统一的中间环节.新常态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审计的法规政策有更新的要求.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分析国外环境审计政策法规发展情况,对我国目前环境审计政策法规情况发展进行剖析,提出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环境审计政策法规的经验,发展适合我国的环境审计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6.
<正>一、环境审计的概述环境审计也被称绿色审计、生态审计,是绿色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环境审计的解释较多:国际商业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简称ICC)把它定义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和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我国对于环境审计的定义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日趋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对传统的手工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审计,是审计人员和相关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着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空限制,使企业与全球各地消费者、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极大的增强,加速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创新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网络环境作为外部因素,促成了审计创新的发生;而同时网络环境又作为外部动力,推动了审计创新的发展。网络环境带来了审计的全面革命,这意味着审计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审计思维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现实,审计的信息化也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审计信息化在给审计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本文先简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概念,接着从信息技术给审计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刘爱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5):6-8
审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规范运作和快速发展,而产生于特定环境体制,必然也会随着不同时期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审计环境变化及其对审计发展的影响,搞好审计建设,建立适合当前审计环境的审计体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系统电算化的趋势,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审计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人们再也无法直接看到会计常见的凭证、账册、报表等,而且还表现在系统的处理程序、组织方式、审计线索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传统的财务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本文主要探析在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并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日趋严峻,资源和环境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审计应运而生.本文在阐述资源环境审计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策略,以期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19.
英国学者E·沃尔夫(E·Woolf)将审计与独立性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说明审计与独立性密不可分。著名审计理沦家、思想家莫茨和夏拉夫亦认为,"在审计工作中,独立性的意义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不需要任何证明便可确定独立性的概念是审计理论中的一块基石。"可见,独立性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如果审计缺乏独立性,审计意见将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审计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了。一般来说,审计独立性首先是相对被审计人而言的(我们暂且不论其是否对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保持独立)。审计人员只有对被审计抱着精神上的独立态度,在形象上同被审计人没有利害关系,才能使社会公众相信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是客观公正的。这种"独立关系"实际上就是审计的"工作独立"。"工作独立"是个很广泛的概念,莫茨和夏拉夫在研究审计独立四要素时,其中之一便是"调查自由"。所谓"调查自由"是指审计人员有权调查被审计人的内部情况及与被审计人有关的外部情况,在接触有关的资料和人员方面不受任何限制。我国理论界关于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