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本结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来龙”与“去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融资角度对转轨期中国家度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轨期中国家庭企业作为真正意义上“所有者到位”的企业,克服了传统国有企业中“所有者缺位”造成的困惑,但转轨期企业融资环境诱导了家庭企业超强的内源融资“偏好”,这一“偏好”锁定着家庭企业治理结构,因而优化家庭企业治理结构需要在融资环境改善的条件下由企业自己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治理主体缺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村集体经济支撑等结构性困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重塑了乡村公共领域的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动因-行为-绩效”和“主体禀赋-场域支持”两个逻辑分析范式,构建了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动态过程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4个典型案例解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依存条件。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行为机制为:利益互嵌-协同联动机制、矛盾调解-长效稳定机制和民生普惠-扶持保障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行为机制为:资源整合-节本增收机制、村社共建-固基强村机制、“培训+就业”助农机制和认知驱动-文化造血机制。同时,“村‘两委’+合作社”共治模式能更显著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禀赋、村庄场域支持网络两类依存条件的积极作用,一要充分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潜力与动力;二要健全乡村治理格局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三要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选育机...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乡村建设贯穿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整个进程。“文字”作为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下沉到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和工具,为政府提升治理效率、贯彻国家意志以及保证乡村社会有效运转提供了可能。“数字”作为信息社会的新“文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以数字技术、数字信息、数字权力等形式助力政府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对“文字下乡”和“数字下乡”的考察及比较发现,“文字”和“数字”作为不同时期的现代性符码进入乡村社会,促进了现代性价值在乡村社会的传布和发展,政府治理行为随之表现出治理技术理性化、治理面向服务化和治理内容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现象透视与诊治措施一、“小金库”现象透视何谓“小金库”,凡侵占截留国家和集体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的收支和私存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虽然各自采取的手段不同,索取的数额大小不同,但都是以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为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财务治理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预算-绩效-内控”一体化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从健全预算管理体制、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数据共享中心等方面,提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绩效与完善──对浙江省成功实践的思考丁声俊一、浙江省卓有绩效的实践“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粮改举措。浙江省实施这项改革取得显著绩效。变化是巨大的,分水岭是1995年。浙江是我国第一个跨上《农业发展钢要》的省。然而...  相似文献   

7.
谢旭人强调:继续治理“三乱”减轻农民负担本刊讯财政部副部长谢旭人同志在全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近年来,农村“三乱”几经治理,一些明目张胆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减少了,各级政府部门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识有所增强,农民抵制“三乱”的自...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在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治理取得实效需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向各领域综合施力、统筹兼顾。构建乡村治理体系要从把握乡村治理的“不变”和“变化”入手,既要明确治理乡村中的“不变”,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要明确其中的“变化”,即乡村治理实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应该充分掌握乡村治理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特点,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融入新信息技术,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乡村治理体系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为创新载体,打通县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实践,打造出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县域社会治理样本,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初开始,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原本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先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由于程度严重,被有些媒体称为“民工荒”现象。这与早先出现的、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民工潮”现象形成鲜明反差。虽然“民工潮”与“民工荒”表现出来的结果和影响不一样,但它们都是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股权结构是股份制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与公司治理、公司行为取向有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逐渐暴露出了“一股独大”、股权过于集中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找出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绩效。本文系统回顾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发展动态与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日,财政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修复治理,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稻米达标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国家启动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并先期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对湖南省试点地区给予补助,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的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已打响了大地“排毒”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是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被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需要.农村“被城市化”现象的治理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理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财务会计》2007,(7):36-36
“偶尔”指某一动作、行为发生次数少,或某种状况、现象是少见的,着重动作、现象产生次数少,不经常。“偶然”指从事理上讲不一定会发生的行为发生了.或者某种行为虽有可能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则不确定,着重在行为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而是意外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非粮化”现象的形成逻辑,确立法律规制理念,提出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的路径。研究方法: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1)我国当前“非粮化”现象体现出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目标与种植主体经营权之间的矛盾;(2)当前耕地保护立法与中央政策中防止“非粮化”的要求不适配,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法律保障制度;(3)“非粮化”现象本质上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可采用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理论予以治理,以实现市场系统与政府系统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结论:防止“非粮化”的法律制度构建应当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核心,以赋权、限权、激励的设计思路为导向,最终实现兼顾保障农民收益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农田水利治理滞后。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国家着手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加大了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在这一背景下,治理滞后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我们称之为“治理性干旱”。  相似文献   

17.
传统农业时期的“禁杀牛”不仅是一项农业制度,也是基于整体主义视角的长期性国家治理方略。通过制度史梳理可以发现,“禁杀牛”最早起源于周礼,并随国家治理的需要不断发展。演进中,“禁杀牛”制度经历了孕育、形成、强化、完善、成熟五个历史阶段。纵观整个传统农业时期,“禁杀牛”制度具有礼法合一性、连贯完整性、普遍入罪性、伦理变通性等特征。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禁杀牛”具有多重价值。农业经济层面,“禁杀牛”有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保护,推动生产力发展。国家治理视阈下“,禁杀牛”对维护等级与宗法制度、稳定社会治安、巩固边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先后多次提出治理“小金库”,既说明了中央治理“小金库”的决心,又说明了“小金库”的难治。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干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集体的部分资金变成了少数村干部的“自留地”、“私房钱”,不仅脱离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还造成了铺张浪费,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日前获得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荣誉称号。盐都区学富镇把“塑形、铸魂、凝心”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五力”齐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乡村治理“学富样板”。强化政治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学富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到网格中,建立“党员示范户+网格员+巷道长+志愿者”服务微网格,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失业是一个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感到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就业岗位几近饱和,劳动力大量过剩,世界性的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增加就业,消除失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国家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新加坡采用“滚动饭碗”,调控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这样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员不只是简单地被推向社会。英国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