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何炜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189-190
随着"文革"的结束,建国后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影片随之解禁,与观众见面。电影事业也蓬勃发展,一股电影热浪拍向中国大地,深入中国的广阔农村。电影从很大程度上丰富着广大农民朋友的生活,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视、报刊、歌舞娱乐等多种文化休闲方式相继出现,大文化市场建立,文化多元化格局形成,电影不再是一枝独秀,并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越发步履艰难。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出台了"2131工程",希望拯救农村电影市场。在政策实施中,重庆各乡县结合自身,摸索着走出适合自己的农村电影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2.
论语     
《国土经济》2006,(7S):8-9
“我建议,农村观众电影票先定为1角钱最好,小县城1至2元,中等城市5元,大城市最多50元,中国有13亿的电影市场,只有让观众真正看得起电影,中国电影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马俪文作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一个代表,其电影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新生代电影的变化趋向。马俪文导演的作品,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商业元素的加入有其合理性;针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其电影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与商业元素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崔乐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179-180
面对城市院线一路飙升的票房收入,农村电影在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短暂辉煌后转而走向低迷甚至停滞不前,于夹缝中求生存似乎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电影的唯一发展方式。"2131"政策的出台则从某些方面打破了现有僵局,然而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仍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表示困惑并提出质疑,国家下大力气的挽救农村电影究竟是出于"文化拯救"还是"票房拯救"的目的?改革中的两者结合成为凌驾高空不接地气的一句空话,"要结合"、"该怎么结合"、"具体的实施细则该如何推敲"无疑是农村电影改革进程中的最大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呼声     
《乡镇论坛》2010,(28):5-5
●农民何时能在家门口看上新上映的电影尽管国家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但是城乡放映不同步、高科技设备放旧电影的情况在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片子老、质量不高,让许多农民看电影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很多地方放电影,开始来的人很多,开演后人就越来越少。农民为何总得看“过期电影”而看不上新片大片?吉林省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处处长王亚林道出了一番无奈。  相似文献   

6.
李平 《企业导报》2012,(19):225
<正>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中国电影放映员是20世纪新起的一种职业,一百年来发展迅速,队伍庞大,人员分散,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其职业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与观众的沟通,也影响观众看电影的情绪,甚至影响到观众对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电影品牌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为电影建立起强大的群众基础,品牌效应更加扩大了其它产品的价值,电影品牌的商业化概念逐渐形成。但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因为电影品牌真正的成熟不仅看它的商业价值,还要看它的美学价值。本文将探讨商业美学与电影品牌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董事长孙健君就在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摇旗呐喊,因为孙健君心中有电影情结。然而,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孙健君都游离在电影产业之外,或者说与电影产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直到2006年他才下决心投资拍摄第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9.
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自从电影形式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如今,电影特效技术把许多传统电影无法展现的题材变成了可能,强大的技术力量使得导演把新的元素带入到电影当中,也让观众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之中。本文从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进程出发,阐述了特效技术出现之后对电影的影响、给电影带来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对电影原本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Magasa 《中国企业家》2013,(19):120-121
日丹诺夫执掌文化事业后,苏联电影迎来了历史上的灾难。为了解决片荒,政府不得不将一批从德国缴获来的战利品影片重新剪辑上映当电影这个婴儿刚从产床上被抱下来的时候,只来得及发出第一声啼哭,审查官已经闻讯而至。这就是电影的命运。在它诞生的前六七十年,在大多数国家都从来没有摆脱过审查。电影的审查非常复杂,有针对人的审查,有针对完成片的,有针对剧本的,还有针对电影进口的,不同国家的审查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通过判断一个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属于哪种模式,可以透视这个国家的政权属性和政治体制。一般人比较熟悉"古典好  相似文献   

11.
院电影可以认为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年轻的艺术门类,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电影作品不断改进和丰富.互联网(Internet)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促进显而易见,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电影的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电影的受众面也越来越广泛.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未来电影在引发观赏的热潮的同时,更会借助 Internet 技术促进电影行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magasa 《中国企业家》2015,(24):110-111
如果你对国内的独立电影或者小成本电影制作有所关注。应该会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听过《黑处有什么》这个片名。这部电影的导演叫做王一淳,对,你肯定不知道这是谁,因为她是第一次执导。而且是女性。稍微强调性别因素,不过是因为电影这个行当对女性相当不友好,能存导演岗位做出成绩的女性都值得尊重。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有了数字电影了,数字电影现在应该归属于高科技的产品。数字电影就是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录、制作储存,而且要通过卫星、光纤和光缆、磁盘、光盘等物理介质传送,把数字信号改为符合电影技术指标的影音,投映在银幕上的影视节目。从电影制作手法、制作渠道、到发送及传播途径上均全面数字化,可视为数字电影。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好多传统电影制作达不到的镜头需要用电脑来完成,或运用电脑技术使影片更完美.所以传统电影运用数字技术。从其它方面来讲,经过前阶段的探索,现在数字电影技术已经达到发达,制作人员已从以前的简单地运用数字特效镜头逐渐转变为另其和一般拍摄制做、一般特技合为一个整体的表现方式。在我国数字电影即便已在六七年前开始实验,但是正式起步是在1996年长沙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以后。  相似文献   

14.
电影梦和电影产业。十几年前就想做电影,这是我一直很想实现的一个梦想。我也希望通过电影传递一些理念和思想,同时还想看看电影市场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马勇 《企业导报》2010,(5):106-106
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市场分散,投资成本和收益比较高,限制了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的发展,加之我国专门性的电影营销人才的匮乏,中小城市电影市场推广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09,(32):4-5
全国农村数宇电影主题展映活动启动;全国增设首个农民工工作处;北京市怀柔区今年认定490名农村实用人才;上海农村海岛家庭学生免费读中职;山东省文登市泽头镇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解倩倩 《价值工程》2011,30(36):261-262
影片名就像电影的窗户,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吸引观众。因此英文电影片名也逐渐成为英语语言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新课题。英文电影片名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通俗易懂、有吸引力。做到这几点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翻译技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我们通常用直译、音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18.
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随着时代和翻译内容的变化、规范、规则往往会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分类、原则、特点及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使其应用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从而使其翻译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19.
林芳 《现代审计》2013,(1):12-12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如公益电影放映效果不够理想、放映时间较为集中、放映内容较为单一、放映单位未按规定标准发放放映员劳务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白晓晴 《企业导报》2010,(8):116-116
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电影业的发展离不了商业支撑。植入式广告的加入,无疑会减少资金压力,降低票房风险,这让电影人没有了拒绝的理由。在商业化的推动下,电影又有新的任务一刊播广告,尤其是植入式广告,成了最抢眼的话题。对电影受众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当代电影的广告传播策略,探索电影植入广告如何获得最佳的销售效果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