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学科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言语行为理论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时,应注意跨文化交流与语境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隐喻的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也涉及受话人的知识层次与推理能力。语用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使用中的语言,也即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生成与理解,因此,语用理论对于隐喻识解的作用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3.
文学中的新隐喻具有新颖、晦涩的特点,它不同于日常对话中使用的隐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理解,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境。这种语境与以往交际中的认知语境不同的是,文学中的新隐喻所依赖的语篇认知语境具有宏观性和连贯性。因此,从关联和语用推理角度出发,探讨语篇认知语境是如何影响文学中新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成了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要准确地翻译原文,就要找到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可能有关联的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即是从作者以文字方式明示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另外,语境有助于译者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语用用意,从语境、翻译的过程等角度深入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意疑问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由陈述部分和简短问句部分组成,其复合结构承载了丰富的话语信息。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的角度,探讨制约转喻的四个原则:即信息最大化原则、经济最大化原则、认知突显原则和社会需要原则在反意疑问句语用语义方面的反映。反意疑问句所承载的丰富的语义语用功能是语言运用者内在的认知状态转喻的结果。通过对反意疑问句的转喻认知分析,表明从认知转喻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的结果,网络语言也应属于人类认知的一部分。在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基础上,从隐喻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者的语言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行为中的任务委派、指导、评价、奖惩等行为都离不开人际间交往,离不开语言。由于语境、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语言的运用较为复杂。学界对企业领导语言的研究,大多侧重语言技巧、语境技巧。而本文将领导者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从语言学、语用学视角进行研究,探析企业领导者言语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曲解的研究从把曲解看作是误解的特殊形式到最终承认曲解有别于误解,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策略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研究过程中关于曲解的成因及语用功能的讨论,仍有诸多不足。我们将立足曲解研究的现状,主要探讨其有待更深入系统的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西方兴起到21世纪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其重点是研究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意义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许多语义都可以从认知角度获得解释,尤其体现在隐喻方面.传统上,隐喻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重要认知方式.1980年Lakoff&Johnson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标志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研究的开始.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作为隐喻的"正气",通过其来源,延伸义以及"正气"概念隐喻分析三方面阐述其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将复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直观具体的概念,这一转换有利于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以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检索、辨别、归类、分析,尝试去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隐喻目标域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英在经济语篇中共映射到9个领域,按隐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人类〉旅程〉空间〉机器〉战争〉流水〉游戏〉容器〉植物。中英在隐喻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但在具体目标域,因为两种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语言本身等原因,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拒绝语是商务贸易往来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对商务交际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所采取的直接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同时,需要通过相应的礼貌策略来缓和交际双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运用,只有把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不会引起误解。因为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词义是正确使用俄语的关键。俄语中一词多义和同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说明深入语境中学习词汇的可行性,本文在此探讨一下如何借助语境来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和同义(近义)词的不同内涵差异。旨在使学生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当的选用词,以取得最佳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外语教学由于一直受结构主义及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只侧重于学生的语言学能力,而非交际能力。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是有功用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能力和语用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文化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减少和避免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本文对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的研究使人们意识到它在社交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切言语的使用必定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语境与认知的关系及语境与话语的关系有助于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社交语境的相关性、预设性和得体性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领域中最普遍、最典型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以模糊限制语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最后对模糊限制语在科技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顺应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语言和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解释及顺应性对它们的启示,不论是广告语言还是广告翻译都必须做出各种语境才能达到的广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纯语言的范畴。本文讨论了隐喻的概念、功能及其理解的途径。认为隐喻意义的推断取决于知识结构,认知及文化模式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曲解作为交际者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就是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所选择的语言策略。导致曲解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说话人的话语,一是听话人的心理。我们认为,导致话语曲解的最终因素是听话人的心理根源,可以从普通心理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