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综合平衡和核算体系从总体上协调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而要搞好计划综合平衡,就要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比较准确、系统地反映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为综合平衡分析、计划测算和制定调节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所以,实现计划综合平衡的任务需要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反过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又必须适应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宋涛 《经济学家》2005,(1):17-22
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要培养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创造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要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赵炳章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快速、协调的发展,除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外,还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综合财政计划管理的必要性综合财政计划是国家的财力平衡表。它以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为主体,协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资金运动,综合反映全国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整个财力平衡的状况。它是国家资金收支总平衡表,是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统一平衡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在经济上要求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因此,搞好综合财政计划管理,对于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且指明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里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平衡目标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非均衡状是经济发展的常态,要在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也只有在动态平衡中才能求得健康的发展。同时,这里还包含了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快速发展与比例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一系列关系的辩证统一。协调这些关系不能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更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计划工作要“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运用”,这是做好计划工作的重要基本依据。本文旨在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合理的职能范围进行一番探讨,以确保计委能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及管理职能。一、现代市场经济计划职能的演变匠计划职能范围的大小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世纪用年代以后,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经济危机频频爆发,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计划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日益增强,取代了许多市民社会的机构和关系,从而更加严格地控制着社…  相似文献   

7.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有计划自觉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计量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社会计量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物质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物质生产,是非物质生产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进行的各种市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与社团等复杂的社会活动,以及全民的家庭物质文化生活活动的总称。组织社会化的大生产,从事各种非物质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把这一需要提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经济要求在遵照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全部基本单位的活动,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出发,来协调各基本单位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活动的内容、范围、规模、速度和比例。为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原则和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8.
财政、信贷、物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工作水平,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顺利实现,对财政、信贷、物资平衡问题进行探讨,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在这里,仅就这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大家知道,货币资金运动是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开始的,并受后者所制约。但是,货币资金运动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产品仍然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货币资金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同社会产品在使用价  相似文献   

9.
综合财政计划是国家整个财政资金活动的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在资金方面的综合反映。通过综合财政计划,可以统筹安排资金收支,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按比例发展的资金需要,使国民经济计划中财力同人力、物力更好地相适应。为了加强财力的综合平衡工作,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1960年1月14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决定。一年来,全国各地综合财政计划工作,有了很大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不但要求各部门的生产,而且要求各地区的生产,在全国统一计划下,保持必要的比例,协调地向前发展。地区经济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地区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地区各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合理比例,以及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全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当前,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里,研究和搞好地区平衡,对于合理利用各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持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调动各地区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度发展,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国县(市)级计划工作交流会第七届年会,于1994年10月10日-16日在四川省邛崃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成员县共计30个,榆树市计划委员会作为吉林省计划系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研究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一、适应形势,转变职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与会代表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县(市)级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今年,国家有关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后,作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平衡的计划部门,传统的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是指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挣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由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体管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搞好综合平衡是个根本的问题。搞好综合平衡,固然是计划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统计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建立和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过1958年和1959年连续两年的大跃进,国民经济既高速度而又按比例发展的跃进局面,已经完全奠定下来了。国民经济愈是高速度地发展,综合平衡工作就愈加显得重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跃进局面的奠定,加强综合财政计划工作就有重要意义。综合财政计划对加强资金的综合平衡,提高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和财政、金融计划工作的质量,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需要,支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必将日益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由于我国综合财政计划,过去只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若干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计划部门编制,编制的面还不够广泛,因而这项工作对许多同志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下面我们试图对综合财政计划的概念和范围,为什么要编制综合财政计划,以及编制综合财政计划中的若干问题,作一个概括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的分层调控与区域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分层次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选择,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基本结构的协调,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坚持宏观调控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宏观调控的大权要集中在中央。但中国又是一个区位条件差异很大、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宏观调控也就必然具有层次性,要实行分层次管理。具体来说,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参考》2014,(7):60-6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机构的逐步调整,我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宏观调控部门体系框架,宏观调控的部门分工得到初步明确,协调性得以初步优化。但是,宏观调控部门间协调性仍然较差,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权威性和统一协调性不高、中央综合经济部门间宏观政策协调不够、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部门政策协调不足以及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政策协调不畅。从根本上来说,部门间协调性差源自于宏观调控的相关法律尚未建立、协调机构还未形成、协调机制有待强化以及运行程序仍旧缺失。因此,要逐步探索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加快制定相关部门的综合性法律,设置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中央与地方双层调控主体模式,推进宏观调控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权威性、协调性和高效性高度统一的宏观调控部门协调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只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并非每个国家的居民收入都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本文在对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国际经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美国、日本、韩国等三个国家,重点分析其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经验,并对这些相关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从世界经验来看,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促进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主要措施包括:工资集体谈判;制定最低工资法律法规;实行分享制与职工持股计划;推行股票期权计划;政府不断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是根本症结,而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滞后的程度。从深层次看,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经济社会体制如城乡分割管理体制、社会再分配机制等存在的弊端强化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助长了城乡、行业、区域等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经济建设的各项任务,就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其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特点,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协调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必须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他反复强调,经济工作要越做越细,一定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处理好重大比例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善于运用价格…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需协调运行才能使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为此,应强化财政调控力度;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这些措施对调节我国经济的平衡和健康运行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是指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由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体管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