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及福建等南方边境省份的重要方略。环北部湾地区是古"海丝路"始发港北海(合浦)、湛江(徐闻)的所在地,汇聚了丰富的自然风光、"海丝路"文化、滨海旅游资源,为环北部湾地区联合开发"海丝路"海上旅游提供了基础。泛北部湾—东盟地区的12个旅游集散地既有不同的旅游特色,又有深厚的滨海旅游合作开发潜力,是促进21世纪"海丝路"海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环(泛)北部湾—东盟区域海上旅游合作开发应注重政府间合作、广泛参与、交通建设、海上旅游线路设计、海洋文化宣传和经营管理建设,使区域内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和"海丝路"文化不断融合,传承和发扬"海丝路"海上文化。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玉林作为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境内的船埠港、辛仓埠等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玉林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意义,探讨提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的一条友好通商之路,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很多新时代的因素,这给了福建这个处于有利地位的城市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福建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是第一个对外进行通商交流的口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处在沿海地区临近发达国家,海岸线悠长,很早以前就开始进行外贸发展,所以福建有着其他地区都没有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势。在新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福建要充分发挥海洋特色的优势,创新改革海洋产业结构,在发展新兴的海洋产业方面多下功夫,重视与临近国家的贸易往来,发展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在各种海洋设施,基础建设问题上也要加快建设速度,要想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就要有好的服务水平。本文主要针对福建在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岸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福建运用的发展策略,还有和其他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4.
“帆影茫茫,舟楫相望”。两千多年前,北海就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海被国家列为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但二十多年过去,对比其他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等,北海经济依旧落后,旅游业也没有飞速发展起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市,提出:“舞起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临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要当好广西排头兵”。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具有优质旅游禀赋的北海,如何把握时机,利用资源,在“十四五”期间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是文章探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交融,两者在教育文化领域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悠久的历史基础,共同为创建璀璨的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继续发挥教育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纽带作用,促进教育文化、人文交流的宣传、研究和深化。本文将从中国—东盟在教育文化领域中的合作基础、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以进一步了解和把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在教育文化领域中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7.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催生了中国-东盟沿海区域合作新路径。泛北部湾是泛珠三角对接东盟,进而融入全球经济的最便捷、最重要的海上通道。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合作对接的可行性在于地缘关系的紧密性、交通条件的通达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经济状况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梯度性等特点。共谋合作,促进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的互动发展,就要共同建设海上通道,推进交通对接;共同优选重点领域,推进产业对接;共同打造服务平台,推进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8.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不仅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未来世界发展格局和全球治理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走向和发展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可分为东南太平洋通道、西南太平洋—印度洋通道和东北太平洋—北极通道等三条通道。从实现基础和发展前景看,东南太平洋通道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发展方向,东盟国家则是重点合作对象。总体看,双方合作基础较好,产业互补性较强,但要重视已经显现或可能产生的一些经济特别是政治方面的问题。未来,要以沿线战略支点为核心,以重点合作区域为支撑,从增强政治互信、加强产业分工、强化海洋开发、增进人文交流、加强华侨联系等方面多管齐下,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全面提升务实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先进文化的生命之源,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北部湾经济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文化资源,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进行现代转型。通过扩大文化交流,创新民族文化,构建北部湾经济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创新体系。重点要完成从"山"到"海"的现代转型,创新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先进的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交往日益频繁,贸易额逐年扩大且增速较快,但贸易总额过小,市场集中且产品单一,又面临国内外积极采取措施占领东盟市场的新形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广西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政策优势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外生需求,扩大经贸、产业、金融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沟通与互动,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才能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经济的全面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1.
秦地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先河:炎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炎帝文化,从狭义上说,是指以生活在姜水流域的炎帝为代表的农耕时代文化,即炎帝八代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总和。炎帝时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大都发祥于秦地,是属早期秦地文化。它是华夏文化的先河,也是秦地文化对华夏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都是企业"基因"传承的结果。从二者的发展来看,在不同的时期二者中必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而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正是二者共生本质的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这种共生性不仅有益于企业的管理,同时对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德 《西部金融》2012,(1):24-27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从文化产业面临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入手,指出了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金融支持的重要对象,并提出了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审计文化是在国家审计的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深入国家审计人员心田的精神理念、价值标准、制度规范。国家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的产物,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国家审计文化与国家文化密切相连,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文化具有国本性、主体性、潜在性、历史性、技术性等本质特征。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需要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论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是炎 《嘉兴学院学报》2001,13(4):58-63,76
该文认为,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不可能都成为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从属于后者。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文化产业市场化、社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作者就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性看法,并从横店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原型就是骆越文化。骆越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稻作文化是骆越文化的本质,它磨炼了骆越人及其后裔的性格;骆越古医药文化是骆越文化的衍生及其扩展,使骆越后裔得以长寿;铜鼓文化是骆越文化在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载体,使骆越人及其后裔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骆越文化复兴,必须实现现代转型。实行现代转型,教育是关键,文化产业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建设正面临着挑战,董事会的文化建设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举措。企业应该建设“服务型领导”的董事会文化,这一模式能为董事会的运作提供必不可少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发轫期是一种自在且自然的状态。文化光大期出现巫和史的上古文化 ,才逐步出现整合的官方文化以及两栖文化人的精英文化。文化一旦纳入市场体制 ,就得俯就市场、投奔市场 ,难以形成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9.
论广义旅游文化的价值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就是用文化的理论来观察和解释旅游现象,因为文化分大小,旅游文化也有大小之别。文化旅游是指与自然景观旅游相区别的人文景观的旅游,它是旅游的一部分。因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不是并列关系或者说统一关系,而是包含关系。旅游大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把旅游从阶级观点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人们对旅游活动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而不是仅仅把旅游看做一种产业。  相似文献   

20.
学位仪式文化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和弘扬大学精神,重建大学里的各种“礼仪”制度尤为必要,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学位仪式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精神的弘扬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的中国大学有必要通过借鉴有益的经验建设自己的仪式文化,彰显大学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