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朱允卫 《经济地理》2004,24(2):187-191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新——企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马歇尔认为企业集群竞争力来源于外部经济。但他所说的外部经济主要指外部规模经济。其实,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两方面。在产业集群内,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成本降低,收益递增。企业通过共用公共设施和由于地理接近而节省物质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新的、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过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以及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联系、互补和合作,形成了以利益为导向、关系紧密的统一体,从而显现出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外许多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都是以地域集群的形式存在。为此,有必要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中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周莺  刘卫东  刘毅 《经济地理》2007,27(2):285-290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产业集群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分析Porter产业集群概念大范围流行的原因;进而从产业集群特征要素的角度出发,从空间集聚、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网络、相关机构等四个侧面分析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最后根据西方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提出对我国研究的启示。根据国外的研究进展和经验,可以为提高我国各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并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力 《技术经济》2005,24(1):41-43
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一方面是指基于技术诀窍的谚心产品和核心技术,并且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竞争对手难以赶超;另一方面,企业核心能力还表现在企业化的优越性上。这不仅是由于技术创新是在企业发展中逐渐积淀而成,而这个积淀过程也是企业化的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实证研究,证实了集群网络是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解释了集群必然带来优势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知识创新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而集群网络特征(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影响着集群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知识创新,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唯有进行持续的企业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任何具体形式的企业创新都是个体创造性构想在企业进行推广、尝试并在市场得以实现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全过程有着深深的影响,在不同的企业文化环境下,创新主体有着不同的创新行为,创新行为有着不同的命运。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创新的关键,是企业能否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犍。  相似文献   

8.
李正卫  池仁勇  刘慧 《经济地理》2005,25(5):612-615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节约运输和通讯费用为追求的地理集聚已经很难再对当前企业集群的存在与发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当前企业集群的存在与发展在于地理相近性和社会根植性,企业集群能够为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知识丰富并能够易于溢出与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因此,集群内企业网络学习的强度成为影响其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利用浙江嵊州领带企业集群的数据,对集群内企业网络学习强度和创新绩效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网络学习强度均对集群内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培育企业集群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企业集群通常是指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产业集聚,促使企业之间形成细密的分工,形成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生产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通过企业集群的积聚力量,吸引技术、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向优势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指出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国内技术创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在四川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传统优势企业拆分重组、分离辅业的改革举措衍生和带动了中小企业成长,开放式创新模式吸引了技术链上配套的企业和机构向传统优势企业周围聚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努力使传统优势企业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引擎"。由此,四川省培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提高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集群: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新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淑琴 《经济问题》2003,(11):33-35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传统工业经济范式向知识经济范式转型的过程,中国开始了区域经济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探索,并且涌现出浙江、江苏、广东等市场经济发挥充分、技术创新活跃的个性化经济区域,而中小企业凭借集群所创造的优势,成为个性化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要素整合与企业集群竞争优势 区域的经济条件、空间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是区域企业集群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但任何一种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将某一区域成功的企业发展模式复制到别的区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因为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对区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大部分高新区大多数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的空间集聚。这种集聚仅仅是地理上的集中,缺乏技术创新优势,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及各类机构的网络合作体系。如何发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这是高技术产业生存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最佳出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实现机制创新,为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必要条件1.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机制创新首先表现为政策创新。要实现政策创新,第一位的应该是思路的创新,即以市场为指导,强调完善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竞…  相似文献   

15.
16.
在人类谋求进步与发展的长河中,创新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而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进入新的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亦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阐述企业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及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时,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2)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3)全面实现制度创新;(4)构建创新网络;(5)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7.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种社会网络组织。由于社会网络的一系列特性,集群内企业较非集群企业更有条件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而通过科学构建和管理社会网络则是集群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阻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发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显示出卓越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阻碍其创新优势充分发挥的隐患.在深入分析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潜在的阻碍因素,认为过强的本地化、知识溢出效应、专业化分工以及共同的社会文化构成了阻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发挥的潜在因素.最后,针对上述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运作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更新的产品商业化。过程创新也叫工艺创新,是指某种产品的制造技术的重大变革,是产品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用集群内部同质企业数量表征集群内部竞争程度,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阻碍作用;集群内部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之间开展创新竞赛,进而使得每个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集群内部竞争的加剧又使得每个集群企业的利润下降,从而导致用于创新的资源减少;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曲线呈倒U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