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优服务业是上海实现“四个中心”和形成“世界级城市”的主旋律。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以CEPA为契机,选择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争取先试先行,率先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对接。走好这第一步,就能顺利进入第二步、第三步。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实施“三步走”战略 近年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已成不可回避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发展已经历了“制度释放”、“市场推动”和“投资拉动”三个阶段,近两年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改革举措,扎实、有力、高效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央重要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有关乡村振兴发展与改革的文件精神与笔者的研究探索,从乡村振兴的发展引领、实践运行和改革深化三个层面,梳理和提炼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把握的十大重点,即坚定乡村振兴“三步方略”;坚持“两山”理念“三大思维”;确保农业农村“三个优先”;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三种类型”规模经营;建构“三层协调”服务体系;建立“三治合一”治理体系;深化供给侧“三个激活”改革;深化“三权分置”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两个转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经济、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两个转化”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两个基本特点,说明我国农村经济虽有自给、半自给经济的存在,但是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正在发展,而且商品生产的规模日益扩  相似文献   

4.
从所有制关系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或两种发展模式。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阶段,农村合作经济从互助组开始,经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发展为“政社合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其集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以城带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以工补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第三阶段,通过推进“三个集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苏州市已进入第四阶段,即以农村十项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历来就有的,改革后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引进外资,创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乡镇企业产品大量出口。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980年到1984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①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逐渐增加,由198O年的130.7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57.7亿元,增加了97.2%;②农业开始引  相似文献   

7.
最近,黄菊市长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农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地位的确立和郊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郊区农村城市化问题已经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完全可以说,农村城市化战略是上海整个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郊区农村城市化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村》2006,(2):1-1
2005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两个良好势头”:一是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二是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二是农村改革继续推进。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决策、新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中,第三产业的审计较力薄弱,有些地方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种状况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很不协调,应予重视。农村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很多,如农村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对这些行业进行经常的全面审计,应突出重点。点面结僵。尤其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进行重点审计。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生产工具史阶段的划分解放初,我们在讲授《中国物质文化史》及《科学技术史》中突出生产工具的发展历史。把它的发展分为“石制生产工具”、“金属生产工具”和“机械生产工具”等三个时代。显然,这未脱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如德国米勒利尔等人的框子。即:一、石器时代,区分为新旧两时代。二、铜器与青铜器时代。三、铁器时代。四、机器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定位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专门文件。《意见》立足我国农业生产大局,着眼农业现代化建设长远布局,提出多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必将有力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时代命题。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农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是朝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农民兄弟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农村改革已经持续走过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二阶段,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减  相似文献   

13.
高层论语     
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70年来农村自治经过了初步探索阶段、法治化建设阶段和成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自治发展的历史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建构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条重要经验。基于农村自治70年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新时代农村自治要注重农村自治的民主基础,探索新时代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要推动农村自治的全面建设,实现国家法律和美德的有效衔接;要全面发挥乡贤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社会始于农业农村文明,城市起源于农业和非农业的分离。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发展产生了剩余食物和剩余劳动力时,继而产生二三产业,二三产业的集中规模化发展,又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可见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基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人类历史自从有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有了农村、城市以来,人们一直高度重视这两对关系的处理,有过许多教训,也有过许多经验。  相似文献   

16.
去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提出了郊区发展“四化”战略目标,即: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这是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上海经济社会进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今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确定了推进郊区“三个集中”的工作方针,也就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这是加快推进郊区“四化”发展的基本战略举措,标志着郊区经济社会进入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新转折。在“四化”战略目标和“三个集中”工作方针指导下,上海农业抓住构建农业生态效益高地、综合开发农业功能和增强农业与城市融合度三条工作主线,着力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17.
巴中地处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南麓,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属典型的“老、边、山、穷”地区。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贫困山区的巴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做到“三个坚持”,统筹落后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据农业部的预计,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00亿公斤以上,平均亩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单产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产。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看,自1985年以来的21年中,粮食生产基本上是“两丰一歉”,还没有连续3年增产的记录;粮食单产基本上是“两增一减”,也没有连续3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邑县农业区划由粗到细的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开展资源调查,制定粗线条农业区划,克服指导农业生产的“一刀切”、“瞎指挥”;第二阶段是依靠科技人员,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帮助下,采用科学手段,开展资源的全面调查,使农业区划由粗到细,不断完善,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阶段是从大舰模发展商品生产需要出发,通过专题调查和对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应用成果,把区划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是当前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课题。从我县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使其发挥一翼带动农业、一翼保护林业的作用,是发展农业、林业生产的中轴产业,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林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的重大战略措施。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中轴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的根本性措施农业和畜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