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经济研究》2008,(6):37-4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中央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近年来,海东地区各县均开展了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迫切需要一大批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人才,他们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股新生力量。如何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进行和良性循环,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基层培养一支“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村官”队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正飞 《魅力中国》2010,(8X):220-22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而在激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中,农村大学毕业生就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状况,并从政策落实、就业期望、教育模式等5个方面进行障碍性因素分析,寻找解决促进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琳 《魅力中国》2013,(13):45-46
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推进与实现,关键在于人才,而客观现实是城乡的差距使人才不断的向城市聚集,新农村建设却缺乏大批人才。在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增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许昌市选聘“村官”为例,对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下一些企业纷纷裁员、用人需求明显减少,大学生们正在煎熬中寻找突围的出口。然而,在这个就业的“寒冬”,成都高新区积极打造的大学生就业“家园”——中国大学生创业园(成都)平台,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市场、共享技术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明显上升,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群体比例不断提高,从而延缓了大学生就业进程。大学生“慢就业”有个体、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等四个方面原因,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也要从这些方面寻找现实路径,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7.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今年6月9日出版.新增了一部分内容——“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该子报告是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 这一报告,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这样一种新的就业体制;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转向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的教育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严重的压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解放思想,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解放思想,推动就业指导发展以人为本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求大学毕业生解放思想,能够抛弃一些陈腐的思想观念,以自身的努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认识造成的,巨大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单位有限的人力需求,新闻媒体造势、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单位的过渡挑剔是造成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制度、资金、用人单位支持、改革培养模式、见习基地的建设、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齐冰 《魅力中国》2014,(8):166-166
1999年开始我国启动高校扩招政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客观现象,这是解决好就业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从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阶段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关于“三农”的问题各项政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学校办学、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做出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一分配过渡到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大学毕业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理想的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基本结束,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曾几何时,大学生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令人羡慕向往到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全社会共同关注热点和焦点话题,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就可见端倪。200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传递的信息,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人事部有关统计资料推测,2006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去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了22%。与此同时,国内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比2005年增加了22%。二是大学生就业是与社会可能提供的就…  相似文献   

15.
刘传初 《乡镇经济》2010,1(3):58-63
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章主要对大学生"村官"出现的背景、现状、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条件,结合笔者基层扶贫工作经历,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的现实情况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构建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于当地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其发展壁垒和解决途径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7.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更多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泉 《开放导报》2009,(2):58-65
本文检验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三个政策建议:下基层、去中西部和自主创业.这些政策设想的目的地,自身就业压力沉重,缺少适合大学新毕业生的岗位,反而是大学新毕业生的流出地.对大学新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更是一个神话.解决大学新毕业生的希望应寄托在民营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上,这需要在经济改革上迈出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09,(5):12-12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鄞州‘区依托实施“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和“幸福民生40条”,加大就业服务和政策帮扶力度,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难,2008年2300余名鄞州籍应届毕业生半年内首次就业率达95%,全年共吸纳6100余名区内外大学生到鄞州就业。今年鄞州区将进一步加大就业扶助力度,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09,(5):6-6
青岛市日前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多举措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据了解,青岛拨款1000万元,设立“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  相似文献   

20.
众议院     
《浙江经济》2009,(14):2-2
80名卸任村官转岗意义何在 日前听闻,北京80名卸任的“村官”通过邮储银行就业“绿色通道”,已经顺利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当代大学生任村官是件新鲜事,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也让大学生毕业后通过实践,对农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北京的80名卸任的“村官”顺利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口就业,而是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与空间。高校毕业生离开了学校,到农村任“村官”,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