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难题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要不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已经不是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必须回答的是如何实行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要素参与分配的惟一合理的尺度和标准。但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只是一个基本的法则,要素收入的数量大小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如何度量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成为按要素分配的关键和根本难题。要素价格内含了度量要素对社会财富贡献所需要的信息量,只要实现市场化,就能成为要素贡献的测量器。价格市场化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我国现阶段分配问题时应该重视研究劳动所得,不应把重点放在非劳动收入上,劳动所得可以通过按劳分配获得,也可以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等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中的“贡献”是指对使用价值生产的贡献,不能用分配工作的具体形式的某些共同性模糊不同分配方式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3.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宁  霍丽 《经济学家》2004,4(6):64-68
我国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作出的贡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确认了劳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为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权益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支撑,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管理者的价值和获得分配的权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但它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  相似文献   

4.
郭飞 《经济学家》2003,(6):109-1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里的前半句话,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是首次完整出现的,可以概括为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如何理解这一原则?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并不一致。笔者认为,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正确认识或准确衡量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或使用价值)中的贡献(或作用)。为什么把生产要素的贡献理解为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贡献?我们可…  相似文献   

5.
浅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这是十六大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非公有生产要素,而且主要包括公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并非都是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也并非都是剥削收入。  相似文献   

6.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尺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和商品经济原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在现实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体现,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这两个方面都有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经济学家》2003,3(6):56-6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私有制决定按要素分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是指分配方式,而是属于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8.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  相似文献   

9.
我国允许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目的是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财实的源泉充分涌流”。由于政府缺少对不同经济实体“劳动尺度”的总体把握 ,在具体分配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使分配秩序发生混乱。为此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分配调控和监控体系 ,使各生产要素所得与贡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 :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 ;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找不到依据 ,似乎在西方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可以找到依据。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 ,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 ,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 ,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而是不科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价值分割的问题。这种认识无法对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为 ,按照“价值创造一元论” ,在价值创造中除劳动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如果运用“价值创造多元论”加以解释 ,又会落入马克思曾经批判的“庸俗共创论”。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收入分配的本质 ,确认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及其支配权的分配 ,财富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各要素按贡献共同参与财富分配 ,才能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生产和财富生产有本质的区别,按要素分配并不构成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分配由所有制决定,而不由价值创造决定,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要素所有权决定,不是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分配方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衡量该要素的贡献的合适尺度;市场经济中,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要素收入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要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得以真正确立和运行,必须再造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按贡献分配是企业和政府对劳动者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中剩余产品部分及由其它生产要素为社会财富的创造所形成的社会产品部分,以奖励形式进行合理分配;构建按贡献分配机制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要素贡献评价体系并确立规范的运行规则;有效实施按贡献分配机制,必须掌握好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现阶段基本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如何将上述要求贯彻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中,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拟在总结我国近年来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方面的一些基本做法,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我国事业单位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6.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所有权及生产要素所做贡献的大小参与新价值的分配。它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我国现阶段多元化生产力结构借助多元所有制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并构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物质基础。生产要素投入者的摄利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惠玲 《经济师》2002,46(9):39-40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使人们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误解。承认和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不是同时说明它们也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这就给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萍  华章琳 《经济师》2007,1(3):32-33
文章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得出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这一理论深度不但能澄清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分配论的理论误区,而且能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一种理论路标。  相似文献   

19.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 (产权 )关系 ,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20.
谷春祥 《经济师》2004,(10):31-31,33
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 ,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的与时俱进。明确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 ,更加自觉地贯彻这一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