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衰退的一代     
《经济导刊》2010,(1):11-11
有研究让人们了解到.一代人的心理形成与生活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经济研究还揭示.人类终生行为的形成.大部份是由年轻时发生的重大事件所决定。此次大衰退给年轻的一代造成了心理影响.核心问题是能否出现了行为被长期低迷环境塑造的年轻的“衰退一代人”。  相似文献   

2.
一、腐败心理的表现形式 1、变态权力心理:变态权力心理表现在对权力认识、权力者道德、情感、态度上的扭曲,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把个人看成是权力的主人,认同“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用商品交换原则代替法律原则,用权钱交换原则代替人民公朴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腐败”定义的基础上,运用“经济人行为假设”、“成本—收益”和“寻租理论”等经济理论工具,对腐败行为的产生进行剖析,探讨了中国当前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经济和社会根源。进而得出不完善制度导致的经济运行的非效率是导致腐败行为产生的最根本源泉,并对腐败治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建议。指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遏止腐败行为的有力杠杆,但最根本的措施是推进体制的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亨廷顿对腐败行为所下的定义,时下在学术界很流行,其特点是根据行为的动机与手段对腐败行为的界定。其最严重的缺点是把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特殊的权力越轨行为”划归腐败行为,同时又把一些严重损害社会的权力行为排除在腐败行为之外。由此而导致所谓“腐败的正功能”理论,给反腐败斗争造成许多思想混乱。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关于腐败行为的功能性定义,认为应当据此来确定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使反腐败斗争与改革开放齐步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1.易形成更多的权力“租金”收入。权力“租金”收入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权力对服务对象进行“设租”进而展开“寻租”等行为活动产生的腐败收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为政府官员权力“寻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快速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制度安排缺陷,导致腐败成为“高收益低风险”行为,而廉洁成为“低收益”行为,同时公务员缺乏对国家的“信赖感”、对退休之后生活的“安全感”和长期收益的“信任感”。防止国家公务员腐败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制度创新,使腐败成为被查出概率极高,政治风险极大,经济成本极高,逃避受到法律制裁惩治的程度极小,个人及利益相关者的精神或名誉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同时,使公务员廉洁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王昌君 《理论信息》2000,(11):23-25
“高薪养廉”是时下的热门话题,认为应实行“高薪养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待遇与一些效益较好的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员工相比,相对降低了,与那些私人企业主、大款的收人更是天壤之别。外界物质的诱惑使部分干部心理失去平衡,导致了腐败的产生、蔓延。因而认为给干部加薪提高其待遇,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第二,外国的实践经验如新加坡证明“高薪养廉”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应充分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第三,“高薪养廉”可以增加腐败成本,降低腐败收益。使腐败成为高代价并在利益权衡上得不偿失的行为。因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中国正处于大改革、大转型和大发展时期,带来了社会心理的震荡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调整,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和行为模式或被否定或被抛弃,而新的价值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或尚未被普遍接受,各种腐朽和异化的意识形态趁虚而入,将一大批党员干部带入了腐败的泥潭,有些腐败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得到社会认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文明生态,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条件,因此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曹辉  王积俭  罗萧 《经济论坛》2004,(14):69-69,85
管理大师科特勒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即:满意(Satisfaction)=期望(Expectation)-结果(Result)。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顾客满意是一种顾客心理反应,而不是一种行为。另外,“顾客满意”中的“顾客”不仅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使用)购买者,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腐败问题是我国目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问题的存在有其多方面因素,如个人素质、社会风气等。笔者认为制度因素是其主要方面,现就此进行探讨。一、制度因素分析首先,收入与付出不对称的分配制度使经营者心理失衡。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普遍偏低,与其正常经营所付出的直接行为成本形成强烈反差。并且,由于现行的任用制度,造成其较高的进入成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同时,三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收入高,形成其高昂的机会成本。在收入与付出的杠杆严重倾斜的情况下,经营者心理失衡,产生腐败行为动机。此外,由于任命上主…  相似文献   

11.
组织与员工心理契同度测量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契约理论”已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从理论上对心理契约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员工心理契同度测量测量体系,以期提高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心理契同.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市场经济竞争压力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某些病态化趋向,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这些误区,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通过对大学生常见病态行为心理误区分析,探讨大学生行为心理误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解除大学生行为心理误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经济纵横》2002,(11):20-23
本文以“无锡市居民休闲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分析资料为基础 ,对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普遍存在的休闲消费心理和行为倾向进行了实证性分析 ,提出了推动休闲消费、发展休闲产业、促进休闲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下个体抢购物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多勇 《经济与管理》2006,20(11):28-31
利用前景理论建立突发事件下信息对个体心理预期影响的理论模型,可对危机中的“抢购”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下的“抢购”行为直接与人们的心理预期有关;私人信息会影响个体心理预期并产生过度反应;尽早公开信息有利于遏制私人信息影响;信息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接受信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疫情对消费行为的非典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经济论坛》2003,(16):89-89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直接需要消费者参与的商业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餐饮业、旅游业、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大型商场、各种娱乐业等。“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非典”疫情究竟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对经营者应该有哪些启示,很有现实意义。一、“非典”疫情引起的消费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变化1.消费者对消费的安全性要求大大增强。消费者对消费的安全性要求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消费…  相似文献   

16.
影响保险心理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业的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人们的保险心理的影响。所谓保险心理是指一定社会总体保险环境下人们在保险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调节和控制保险行为的各种心理现象。它既包括保险人、投保人和中间人在保险行为中所反映出的一般心理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也包括人们在保险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本文拟对影响投保人保险心理形成与变化的因素进行心理分析,以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投保人的保险心理规律,预测和引导投保人的保险行为取向,为保险业的顺利发展,同时也为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行为的拓展与制约,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契约的重构与互惠承诺的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重构可以从企业以及个体成员的不同视角分为两种模式。在引导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契约重构的方法中,对契约中承诺内容的再设计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其最为深刻的变化在于以“保障就业能力”的承诺取代传统的“保障就业”的承诺。  相似文献   

18.
腐败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虞月君腐败的产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试图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一、腐败的经济学意...  相似文献   

19.
仲志远 《资本市场》2005,(11):59-61
“做官是一种公务行为,而经营企业则是一种投资行为,一旦官员介入企业,权力极容易导致腐败”,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毛寿龙教授说。  相似文献   

20.
心理授权与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企业中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心理授权和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主动性人格对于心理授权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检验了当员工感受到充分授权后,其感知到的意义、效能感以及自主性会促使员工形成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