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史学科发展与“农业遗产”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的农史学科是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旗帜下发展的。作为农史研究对象的农业遗产,不但有固态的,而且有活态的。前者包括历代农业文献和考古文物。后者包括一切仍然在近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和发展着的传统的传承、传统的发展、传统的变异和传统的残片。在研究中,文献和文物、固态和活态不可偏废。活态农业遗产中仍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活力或潜力的,应该引起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loballyIm portant AgriculturalH eritage System s,GIAH S),主要就是指活态农业遗产中的这一部分。它的提出,为农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日前被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将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该世界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引进了近2万份品种资源和近50万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中国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正在不断升温,社会各界关注日增,同时也对农业遗产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中国的农业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各阶段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在研究重心、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诸多变化,肯定其卓越成果,并指出今后的农业遗产研究不仅应进一步丰富其研究内容、拓展其研究手段,而且要努力从单纯的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化,在关注社会民生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主要地位。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有所差异,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亟须改革创新。文章主要从“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在“互联网+”发展农业经济存在的不足、“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等方面出发,对“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充分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所能带来的机会并提出解决不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客观需要。所以,各级农业区划部门都应把研究“两高一优”农业作为向领导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发展“订单农业”谁是主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置身于市场经济背景下只有龙头企业,才是主体。  相似文献   

8.
游德福 《农家之友》2003,(21):27-27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蔬菜种植栽培方法也摆脱传统种植模式的束缚,许多新颖别致的“种菜法”,令人称奇叫绝:1、无土栽培法。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节水节肥、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主要围绕产量展开带来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突破农业生产力提升的不可持续性和空间有限的困境,从而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理论分析推导,实践归纳总结,政策引领分析。[结果]农业是与自然关系密切的产业,农业可持续生产力的提升也必须从资源、环境和生态这些方面寻找根本驱动力,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展开。[结论]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力要突出3个创新:(1)体系创新,即用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以逐步替代化学农业;(2)产业创新,即以建立在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基础上的静脉产业促进生产农产品的动脉产业,形成高盈利静动脉产业联合体;(3)模式创新,即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特效模式,为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力找到特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灌溉水费“暗补”改为“明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梳理国内外水价政策,得到以下启示:对农业灌溉水费实行单纯的"暗补"是低效的,与我国的水资源形势不相适应;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明补"是改变农业用水低效的最有效方式,应改变我国农业灌溉不收水费的"暗补"方式,实施水费征收与补贴并举。分析了农业灌溉水费"暗补"改为"明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实施"提补水价"节水激励机制、节水效果明显为例,说明农民易于接受水费征收与补贴并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三高”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高产、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即农业生态游的兴起,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三高”农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生态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的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发展。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具体措施,即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好“三高”农业的发展方向;“三高”农业区的统筹规划;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利用高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协调好“三高”农业与生态游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融入  相似文献   

12.
兵团农业“走出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2006年提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兵团农业走出去获得了长足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兵团农业走出去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明晰未来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兵团农业走出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屋顶上养鱼,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可在江西省南康市却随处可见。昔日屋顶弃置地,今朝生财好场所。随着南康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吸引了一大批农民进城开店,经商办实业,住进了宽敞、舒适的小楼房。闲不住的农家人出于为房屋夏天降温的初衷,他们往屋顶上挑土,引水,垒起土块,筑起小池,种上蒜、葱和辣椒,养起鱼、鳝和泥鳅,没想到屋子变得冬暖夏凉的同时,种养出的农产品还可以卖个好价钱。该市龙岭镇邱边村农民谢光金从1996年开始,利用自己不足100平方米的屋顶养青鱼、草鱼和鲢鱼,每年可获利2000多元。目前该市已有40%的…  相似文献   

14.
站在新一轮改革起点,农业再次被赋予历史重任。中国的改革最早始于农村,其标志为“包产到户”。如今“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从生产关系层面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关乎“新四化”目标的实现。业内人士认为,明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新型合作社的发展和推广,此举对农村生产力解放意义重大。农地流转、农业机械、农资流通等板块的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自然生产力主要表现为生物生产力和环境生产力的结合。进入或作用于农业生产的既有自在自然物,也有人化自然物。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是综合的,并带有强烈的地区性。环境作用和人的应对互动的结果,首先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生计方式。农业劳动一定的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有的自然力可以无偿获得,有的自然力可以成为特别高的自然生产率的基础,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途径。但自然生产率是不稳定的,单纯建立在优越自然条件基础上的自然生产率缺乏推动社会进步的稳固基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和社会生产率应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摆脱目前农业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但实行规模经营必须设计出整套与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我把这种技术称为“规模技术”。比如一户养十来只鸡,这不算什么规模经营。而养十来只鸡的技术农村老太太都可以掌握。即用一只老母鸡进行孵抱,也不需要配合饲料或添加剂,鸡自己到田间去觅食,鸡病也少,损失了对农户影响也不大。如果养100只甚至1000只蛋鸡或肉鸡,这种饲养技术显然就不行了。首先孵鸡的方法就要改变,至少得采用煤油灯或电加热孵抱技术;饲料问题也要根据鸡的个体发育的需要而设计不同的饲料标准和饲料量。还有如鸡舍技术、防疫技术、鸡蛋保鲜技术等用传统方法显然都不行了。农业要走上专业化、社会化的规模经营,没有“规模技术”的推广是不行的,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没有相应配套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支撑,规模经营也难以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星座”聚类法在县级气候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沙县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灰色理论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星座”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县级气候区域划分问题。结果表明:运用“星座”聚类法对县级气候进行区划与实际自然环境相吻合,并把沙县气候划分为3个类型区,从而为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可以全面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农村“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以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