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2.
3.
4.
5.
基于2011—2018年我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分析绿色金融"试验田"政策对地区碳减排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推进实现"零碳目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异质DID模型考察政策效应的内在差异.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验田"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碳减排从而助力实现"零碳目标";机制检验表明,"试验田"政策能够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促进地区碳减排,但绿色技术水平这一路径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试验田"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其中浙江省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政策效应,而新疆、江西、贵州和广东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碳排大户的建筑行业推动建筑碳减排尚有潜力可挖,而发展绿色建筑则成为实现建筑业碳减排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概述绿色建筑减排潜力、规模、标准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举措及面临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实践从信息披露、评价标准、金融产品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吉林省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绿色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绿色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政策的长效激励,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结构单一,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因此,"十四五"期间开辟吉林经济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迅速展开,经济和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转型。这是金融业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也必然推动中国金融的“范式转变”,向中国式的零碳金融全面转型。零碳金融包括全新的零碳投融资体系:第一,为前所未有的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碳中和转型提供投融资支持;第二,管理人民币存量金融资产的估值变化,并承担在碳估值变动过程中的金融重构的风险,重塑相关的资产负债表;第三,为碳中和科技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高风险投融资支持;第四,设计旨在帮助高碳产业适应碳中和政策环境的金融产品,支持高碳产业结构转型;第五,金融机构直接参加国际零碳金融标准设立、零碳金融市场建设的前沿竞争与合作;第六,金融机构逐步转型成为全新的净零碳排放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介绍绿色金融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国外经验及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模式,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融资模式与不足,提出坚持市场化原则、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做好金融风险管控、争取政策配套支持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昭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为此,各国纷纷大刀阔斧地改革本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而全面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与蔓延则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美国于2010年底率先提出了为金融市场构建法人识别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系统的这一方案。2011年以来,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构建全球金融市场法人识别码系统的方案日渐成熟;2012年6月,"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不仅正式批准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提交的构建全球金融市场法人识别码系统的草案,而且还提出力争在2013年3月基本完成该系统的筹建这一目标。构建全球金融市场法人识别码系统是后危机时代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以及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必将对全球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几个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其构成,介绍了发达国家在这个前沿领域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在构建经济先行指标体系方面的难点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那书博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5,(3)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关键,而金融支持是农村城镇化的助推器。目前,农村金融供给型和需求型金融抑制并存,不足以支持农村城镇化大规模融资,金融支持效率低下。创新信托产品、完善市政债是解决城镇化的方法,同时央行应加强宏观引导,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补偿机制,指引金融机构重视城镇化中金融的作用,更广范地支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就业,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海南农业 “龙头 企业”近 年来 呈现 迅速崛 起的 态势 ,但 是从 总体 上看,企 业资 产规模 偏小 ,科 技含 量偏低,对 农业 生 产 的 引导 、带动 和 服 务 作 用尚 待 进 一 步发 挥 。 本 文结 合 海 南 农 业 发 展 的 实 际 ,分 析 了 “龙 头 企 业 ”的 成 长状况 以 及 发 展 过程 中 存 在 的问 题 ,并 对 政 府 部 门和 金 融 机 构如 何 扶 持 农 业“龙 头企 业 ”做 大 做 强 提出 了 对 策 建 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梳理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相关的国际国内研究基础上,从我国财政政策实践与金融稳定发展的经验事实出发定性分析了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经济动态关系,并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复杂互动关系。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金融发展,但也积累了包括无序发展的影子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风险。金融扩张刺激了以债务为基础的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激增提供了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金融扩张也诱发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的产生,增加实体经济运行风险,影响财政可持续。第二,短期内,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存在一定替代效应,信贷扩张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相互挤出,有利于维持金融稳定和财政可持续;但是,长期内,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反馈效应,信贷扩张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相互放大,存在同时诱发财政与金融双重危机的可能。第三,我国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性,而货币政策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逆周期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金融全球化将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削弱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影响其国际收支均衡,对发展中国家的 生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在加入金融全球的进程中,必须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以有效地维护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和财政态势,经济增长放缓使得财政的收支压力逐步凸显,风险增大。本文采用在国际上得到广泛采纳的风险指标法对我国当前的财政风险状况进行了度量,结论是短期内风险虽有所增加,但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中长期则需要对政策作出适当调整,以降低未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金融高层小心翼翼地推动混业经营在中国的展开,并确定为金融业综合经营。但中国现实情况下的分业监管模式如何与这个国际潮流“契合”,对此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金融综合经营监管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可选择的监管模式,构建了“四角伞形网状”监管体系,以期实现综合经营、功能监管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