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沙河市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二十三家国有、集体企业,年工业增加值2400多万元,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家企业、年工业增加值63.8亿元,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经济规模比1978年增长了257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东快西慢"的工业经济空间格局助推中国走出了低水平的"均衡"发展,并稳步走向世界,但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东快西慢"的工业化推进格局逐步向"西快东慢"转变。进入新常态后,工业经济活动加速向南部转移,"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逐步强化,区域间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978年以来,省际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经历了四个阶段:缩小(1978—1986年)→扩大(1987—2003年)→缩小(2004—2013年)→扩大(2014—2016年)。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地理版图变迁过程中,区域性塌陷与地区崛起并存,主要可分为衰退型塌陷、发展型塌陷、开放型崛起、承接型崛起等4种典型类型。至此,中国工业经济的地理版图由改革开放初期显著的"东西分异"转向"东西、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太湖县自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小城镇五大发展战略以来,几套班子一道令,几届政府一口腔,对五大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松劲,一以贯之抓发展,全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6亿元,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和13.4%;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发展到29家,创产值3.8亿元,实现增加值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8%和22%;工业企业实际入库税金278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5%.2004年工业企业又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全县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产值1.4亿元,实现增加值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5%.全县工业经济之所以出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肯定“十五”以来经贸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五”以来,我省工业贸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是工业增长保持较快速度。全部工业增加值提前一年实现“十五”目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005年突破2万亿元。二是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成为汕头市实现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理清思珐,大干工业,是加快汕头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o/\五”期间,汕头市工业有很大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3600多家,其中乡以上工业1800多家。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67‘28亿元,比1978年增长36倍,比1990年增长3.32倍,“八五”时期年均递增对.81%;工业对汕头经济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6.
桃城区始终坚持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区的重中之重来抓,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突出重点,强力攻坚,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108家入统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利税1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0.6%。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2家,利税超千万企业达到10家,并有4家企业进入全市纳税“前二十强”,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相似文献   

7.
商黎英,威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自2009年任职威县以来,植根威县沃土,情系成县百姓,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推动了工业经济跨越发展。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是2008年的2.68倍;规上工业增加值8亿元,是2008年的3.26倍。2011年、2012年分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和15家,新增个数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盐城市的工业经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123”向“213”结构的转换;1998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实现了盐城工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跨跃;2003年全市三产结构比例为23.3;44;32.7,其中工业增加值达29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4%,实现了由“农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重大转变,逐步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  相似文献   

9.
一季度,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工业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基本遏制了工业经济下滑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工业增长由负到正的转变,总体呈现出市场逐步回暖,企业生产逐步好转、增速逐步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吴玉波 《活力》2005,(1):151-15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多数矿业工业企业已摆脱了经营困境,成为经济市场活动中一个鲜活的主体,主宰着自身的生存发展。矿山企业如何迅速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只有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增长方式的转型,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既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必须由企业自觉地实现这样的转变。矿业工业企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工业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和象征.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社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湖北省安陆市积极适应入世新形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向发展提升阶段转变的良好局面。2001年,该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比上年度上升164%.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增长12.6%。实现利润960万.增长4倍。  相似文献   

12.
《江苏企业管理》2010,(3):26-26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开局良好。1—2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2.9%,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14.9个和8.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2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4.8%;重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0.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扩大内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投资、消费、出口快速增长,工业生产速度、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在去年逐季提高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34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6.3个百分点,达到199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呈现出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均呈快速增长。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4…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部工业完成产值492亿元,增长16.1%,规模工业完成产值291.1亿元,增长18.2%,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2.8亿元,增长23.5%。主要特点是:地方工业增势强劲,股份制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推进,我市逐步由原来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向多元化经济格局转化,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26.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43.5%。能源、原材料基础性工业产品及消费类产品普遍增长。国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80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其中78户已退出国有序列,盘活资产12亿元,安置职11.1万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河南工业经济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9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8.23亿元,占中部六省的近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五位。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河南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起来的,这种要素驱动型的工业增长方式必然会遇到资源、能源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6.
工业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和象征,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社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湖北省安陆市积极适应入世新形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向发展提升阶段转变的良好局面。2001年,该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比上年度上升16.4%,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增长12.6%,实现利润960万,增长4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统计部门获悉,2006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税4283.6亿元、增长28.2%,利润2633.9亿元、增长26.3%,增加值、利税、利润绝对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质量好、效益高、消耗低、劲头足的特点,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山东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是他们下大力调整工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对52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03年底,改革工作已基本清盘扫尾,特别是29家工业企业全面完成了职工身份和企业产权置挨,所有企业改制后全部“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工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3%,扭亏增盈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印象: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省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产销衔接较好,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开始基本步入正常轨道,经济走出低谷迹象越来越明显。1、生产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以来我省工业生产始终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入统工业实现增加值月增幅始终保持在10%以上,国有及控股工业增加值处于稳步攀升态势,但略低于入统工业(如图1所示)。上半年,我省入统企业(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512.4亿元,同比增长12.34%,其中国有及控股工业完成299.39亿元,同比增长10.00%(其他类型详见附表,下同)。与1998、1999年相比(见表1),入统工业增加值增幅2000年上半年比1998年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控股工业增幅提高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吴江市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吴江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和《吴江市建设学习型企业实施意见》的要求,迅速掀起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热潮.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2004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08.02亿元,同比增长39.04%:销售收入516.12亿元,同比增长41.47%;工业投入83.85亿元.同比增长19.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