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中国经济已步入收缩期。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近期走势、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Kalman滤波,估算我国1978—2008年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分析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与可接受的经济增长区间,据此对2009年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吸引着华尔街的目光,曾经指望美国经济回暖或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长来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尽管在2003年中国的经济遭遇了SARS的袭击,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9.1%的增长率。中国GDP的增长率在全球是独树一帜的(见图1),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从1998年全年的经济形势看,积极的宏观政策的成效已经逐步显现,大多数经济指标呈逐季好转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止跌回升:1998年我国GDP为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尽管GDP增长率比199...  相似文献   

4.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2):7-9
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新华网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敦促各国加快结构改革和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促进全球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目前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发表的公报指出,各国必须将提高当前实际经济增长和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确保经济保持韧性和持续性。公报呼吁各国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给限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减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现代乡镇》2009,(1):42-45
年终,不断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和经济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形势发布报告,各有侧重地对中国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外贸等各方面情况和前景做了深度分析。而对于中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及2009年全国宏观经济走势作一个基本的判断和预测,也是各级经济工作者和研究部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结构调整信息》2004,(2):38-39
据商务部研究院2004年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展望了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大致走向,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大体可保持第一季度的水平,上半年GDP增长率仍将达到9%以上。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低于上半年水平,但全年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加速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中国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经济增速在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和外需增速下落的引领下出现大幅回落,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下行区间。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长下滑至9.9%,5年来首次减至个位数,从10、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08年国内经济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可能性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不管是出现短缺和过剩,主要是企业健全的经营机制没能建立起来,企业缺乏活力,企业行为低效率。企业行为的低效率不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而且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轨迹、结果,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稳定。转型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应着重供给管理,...  相似文献   

9.
高盛亚洲日前发布了其对中国2008年和2009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前景的展望。此报告透露,全球增长下行风险的加剧以及中国持续的紧缩政策加大了2008年经济重新与国际挂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英国广播公司2月13日】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去年9.1%的经济增长,以及过去5年来平均7.7%的增长表现,当然令全球羡慕不已。不过,上海和深圳两地股市过去两年半来弹升乏力的走势,却同样令投资者感到纳闷。市场最大的疑问是:中国有这么精彩的经济表现,为什么股市对这一切竟然可以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9,(45):33-33
世界银行4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估值,并预计明年经济增速略快于今年,但表示中国目前阶段无需大规模收紧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经济而言,保持平稳高速增长、防止大起大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鉴于前期高投资带来的高产能正在陆续释放,未来维持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并大力启动消费十分必要。因此,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密切观察国内外经济形势动态和趋势的前提下,及时灵活微调,把握好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和方向,及时防范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双向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九届人大确定经济增速8%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件容易事。面对亚洲风暴和国内机构改革的压力,中国的政策应如何取向,才能实现这个首要任务?最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软着陆”构筑防范金融危机的多道屏障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这一次调整的宏观政策目标,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现在看来,调控目标基本达到,物价涨幅比预期值的10%左右要低,最近连续4个月的零售物价上涨率在8%以下。前期过度投资需求诱发的通货膨胀的翘尾巴因素基本消除,地方、部门加价攀比势头短期内基本缓解,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今年的物价上涨率有可能维持在8%左右,同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可能会低于8%。面对目前的形势,政府政策指导上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紧缩,只是紧缩力度减弱;二是停止紧缩,维持现有格局;三是放松控制,刺激经济回升。最近,理论界和政府决策界主张第一、二种选择的人并不多,而主张放松的人有点羞羞答答,观点不明快,大家怕出现新一轮经济过热。我主张用向上微调的办法,适度放松,刺激经济回升,回升的目标还是我1994年夏季在《经济学消息报》和《学术动态》上提出的“双+目标”,即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均保持在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速度放慢,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高位,美欧货币紧缩引致金融脆弱性加剧,相继爆发多起金融风险事件。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复苏的态势基本明朗,供需双侧企稳回升,但细分领域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劳动力市场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青年群体稳就业压力较大。建议一方面着眼于短期视角,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快扩大内需政策落地生效,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全面巩固增长回升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另一方面着眼于中长期,利用好中国经济复苏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窗口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稳外资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紧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8,(12):14-17
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的情况下,11月9曰,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的十项新举措。11月10日,又公布了十项新举措的具体政策。可以说,这十项新举措的落实,意味着中国新~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为了让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中国经济增长是应对这种冲击最好的方式。而为了保增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如新措施中提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就是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幅大幅下滑,在今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政府将增加约四万亿元的投资,并以此对经济进行最为直接的拉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热络"起来了,大多数人欢欣鼓舞,但也有不少人为之忧虑,担心经济过热了.对经济过热的担心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目前投资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苗头性问题的出现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过热时期有某些相似之处,二是担心近两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偏快,正在累积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美国经济初现复苏,欧元区和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下滑,全球经济运行质量低于之前的主流预期。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在3.3%左右。我国在全球外需萎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在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运行逐步企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略高于7.5%。2013年,是各国大选之后政策试水年,总体上说,风险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