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鄙陵县大马乡马停庄村王同志问:我村1998年10月10日实施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换届选举已经快一年了,村民们数次要求算清账目,实行村务公开,看看钱究竞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可他们村干部就是不动。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委员会应当保证公布内容的真实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因此,实行村务公开,特别是实行财务公开,是村委会依法应该履行的职责。在实践中,个别地方的村委会于部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实行村务公开…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以来,湖南省桂阳县在全县实行村务公开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确保村务公开顺利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公开与公正的关系。村务公开的前提是公正,让群众信赖无疑。公开的目的是规范制度,严格管理,通过村民自治、民主监督,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公开”而不公正,这是不完善、不规范的所谓“公开”,老百姓依然吃亏,自然是不会满意的。我们在推行村务公开时,应该在“公开”之后,确保公正。只有既公开又公正的村务公开,广大农民才会心平气顺,村安人和,村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村务公开调研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让人深思:从“官”方口中听,让调查者感到,公开已经深入人心,效果非常之好。而从“民”方口中了解,却是形式主义严重,问题还有不少。同样的公开,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公开的内容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据干部说:村务公开的内容是全面而且真实的,而村民却反映,公开的内容是虚假的,是经过“加工”之后的内容。群众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二是公开内容的“片面性”。干部说:村务公开中,村民最关心的是财务,我们只要…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淇县朝歌镇为了进一步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一些村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忽视效果等现象,在全镇村务公开工作中实行“点题公开”制度,每个村都必须根据村民的要求确定公开内容,村民需要公开什么,村里就公开什么。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笔者看后,不禁为之叫好。时下,一些地方的村务公开全凭长官意愿,村干部认为可公开的就公开,村干部认为不可公开的就不公开;或无关紧要的公开,紧要部分不公开。不少农村村民对这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公之无物、布之…  相似文献   

5.
实行村务公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党的“十五大”要求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做好这件大事,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基层政权的巩固。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村务公开?笔者认为做好村务公开,必须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真自治才能真公开。一、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内容。所谓村务公开,是指由村民委员会把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事务和事宜,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村务公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的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莱西、昌乐、郯城、安丘等一些先进县市,通过在农村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村务财务“八上墙”、“十榜一箱”等多种形式,探索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一制度不仅在面上得到普及,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创新提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经验和典型,从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村推行了“村账乡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多少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总体看来弊大于利。笔者以为,与其越俎代庖由乡里管,不如引导村民自己管。“村账乡管”的弊端,首先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村委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也就是说村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范围及村务公开的具体内容,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这些规定均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机制就应该能有效发挥权力制约的作用。但事实上,在不少地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苍白无力:村务公开栏成了村务公开难;部分乡村在村务公开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只公开那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事情,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则遮遮掩掩不愿公开;一些村委会成员置村民的信任于不顾,置村民的利益于不顾,为了私利,肆意侵害农民利益。“民主监督”不力的原因1.监督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下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以来,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江苏省射阳县临海镇同胜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富了村民,也壮大了集体。在这一过程中,该村一直坚持各项事务公开,顺乎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农村工作难题迎刃而解。至今,该村已连续20年实现“三不欠”,即:农民不欠村集体,集体不欠农民,集体不欠国家。民主理财,帐务公开。帐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20年来,同胜村在帐务管理上坚持采取,收人笔笔入帐,支出当月签报。对应报支的发票必须由经手人签名,分工负责人证实,主任一支笔审批。对超过100元以…  相似文献   

1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委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并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但在不少地方根本没有依法办事,村级财务活动根本不许村民过问,村干部违反法律程序随意决策暗箱操作。群众反映说:“村务公开上了墙,里头生蛆外面光。”提留款村民为什么不愿交  麦收过后不久,乡里收取农业税、提留款的时候,有个村的村干部只能收齐农业税,提留款却没几个人交。据村干部说,因为有一个人领头“捣乱”,是这个人挨家…  相似文献   

12.
熊伟 《乡镇论坛》2010,(10):11-11
“二次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即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召开两次选民大会选举村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推荐村党支部候选人、确定村民委员会人数;第二次会议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村民自治中,我们联系实际,既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又注意了简便可行,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路子。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三句话,即:村务公开、民主办理、村民监督。村务公开。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在实行村民自治以前,许多村就是因为办事捂着盖着,村民们插不上嘴,干群之间在感情上才有距离。贯  相似文献   

14.
最近,“齐心村园林管理小组”在湖南省茶陵县司法局驻该村建整扶贫工作组的筹划下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把持该村达16年之久的肖姓、谭姓两个“管山委员会”寿终正寝。该村有307户村民,多为肖姓和谭姓;有山林442亩,果园281亩。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两委班子成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开始推行村民委员会制度,旨在加强各行政村村民民主管理的力度。为将这项制度落到实处,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海燕 《乡镇论坛》2011,(28):24-24
近日,在鞭炮声和村民的掌声中,湖南省衡山县永和乡松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以后该村村务公开不仅体现在“晒账”上,还会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参与、审查和监督。目前。该县319个村全部通过民主推选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监委”县域全覆盖。  相似文献   

17.
村务公开是村民委员会将村里的事务,特别是群众普遍关心的,反应强烈的问题,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大力推行。但笔者发现,不少村的村务公开不是如此。从所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看,就知道他们的公开不是向群众的。首先形式上千篇一律,全乡就一个模式。如每一期的头篇总是《××村简介》,“简介”里也是千篇一律的“我村地处某县的东(或西、南、北)部”“全村有××人,××亩耕地,以产××为主……”单从“简介”来看,就看出不是向村民公开的,难道村民对全村的情况还用村委每年两次…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乡在全乡村务公开工作中推行村“误”公开制度。每个村都必须按照乡里的要求,在定期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把工作中的失误通过公开栏如实公布于众,然后制定措施认真进行整改,接受村民的监督。这样做,全方位提高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社会反映良好。笔者认为,这种勇于公开村“误”的做法值得称道。时下,许多地方的村务公开大多是把村中的重要事项或村干部的“政绩”等情况进行公开,但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少村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掩掩盖盖,不敢公开亮相。对于这种只报喜不报忧、只报成绩不报失误的村务公开…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的特色就在于还权于民人们对村民自治的理解 ,在认识上至今也不尽相同。有的把村民自治同民族区域自治混同起来 ,认为村民自治是缩小了的区域自治 ;有的把村民自治同自由化混淆起来 ,误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就是“村民想干啥就干啥 ,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党组织和政府都不要干涉”。这显然是对村民自治的曲解。村民自治是有其特定法律含义的 ,任何人都不得作违背法律的解释。村民自治的法律含义在《村委会组织法》中有明确规定。该法第二条将村民自治归纳为“三个自我”和“四个民主”,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只有做到形式多样化和内容规范化,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在农村基层民主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当前村务公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陈旧四川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开始的,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办犤2004犦17号文件下发后,中央对村务公开提出了新的要求,村务公开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形式简单。绝大多数村的村务公开,除了采取村务公开栏公开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公开形式。据对全省5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