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茫崖属于资源富集型地区,开发资源是推进工业化发展、实现强区富民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按照州委"建设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的要求,充分依托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资源开发步伐,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茫崖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茫崖属于资源型地区,如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财政关乎地区发展的全局,它对保证和完成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政不景气,各项事业的发展失去必要保证。本文就茫崖地区财政状况及改进措施谈些认识。一、财政现状茫崖行委建于1984年,下辖两镇一乡。目前,全区需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22个,职1549人。从1988年起,茫崖行委实行“定收定支,超收分成.一定三年不变”的财政体制。但此项政策至今未得到调整。执行上述政策初,核定财政收入基数8879万元,其中上解基数7747万元。1994年分税制实行后,根据州人民政府意见,茫崖地区成品油消费税列归州…  相似文献   

4.
茫崖行政委员会辖茫崖镇、花土沟镇、冷湖镇和尕斯乡。今年上半年,由州直机关9个部门17名干部组成的茫崖工作组,在该地区工作期间,就茫崖1990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一、1990年计划情况茫崖、冷湖1990年主要经济指标计划  相似文献   

5.
自州九次党代会确定东、西部经济区发展布局以来,海西东西部经济区域优势正日益发挥出来.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包括大柴旦、冷湖、茫崖等行政委员会在内的西部经济区和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包括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在内的东部经济区,相互呼应,齐驾并驱,共同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老茫崖茫崖蒙古语标准读音"茫乃",意即"额头",指当地的雅丹地貌(沙蚀林)远看就像一个个头发向后梳的人的前额。"老茫崖"是相对于后来的青新边界茫崖镇而言,当时称作"茫崖"。坐落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冷湖往花土沟的途中,G315线里程碑1102公里,离冷湖镇190公里,离花土沟镇100公里。花格管线(S303)自茫崖大坂东坡与G315线分道扬镳,东去格尔木市359公里。它是青海油田历史上第一个集勘探开发、科研生产、生活后勤于一体的石油基地,也是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7.
青海茫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西与新疆若羌县接壤,南与格尔木市相连,东与冷湖行委毗邻。茫崖地区包括茫崖镇、花土沟镇和尕斯乡。总面积45500平方公里,占海西州总面积的7.2%。区内土壤结构为盐质荒漠型,矿产资源较为富足。解放后主要依靠石油、石棉两大企业而生存发展,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尤为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茫崖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地方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探求茫崖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确立了“立足资源,因地制宜,土洋结合,促使经济规模化发展”的经济方针,  相似文献   

8.
规划海西西部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包括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区在内的海西西部经济区,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十分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较高,工业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居于全州领先水平,已具备了建设新兴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的良好基础,在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充分利用西部经济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推动这一重点地区优先发展,对于提升全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一轮思想解放仍是为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科学发展是手段,求真务实是根本.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创新发展理念,才能走出一条切合茫崖发展实际的路子.我们着重要从强化五种观念意识转变入手,以思想大解放全面推进茫崖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扎实推进茫崖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进程,努力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茫崖地处柴达木盆地西部边缘,矿产资源富集是茫崖区情的突出特征。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茫崖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使茫崖经济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探求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源开发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基本上还是以采掘及出卖资源和简单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企业所有制形式结构单一,没有形成所有制形式多元化、资源开发专业化、经济发展规模化的格局。(二)经济发展只注重了量的发展而忽祝了质…  相似文献   

11.
区域营销的基本前提:区域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是人类生存空间的一个基本单元,是地表内部相对一致 的、开放的经济活动地域综合体。区域的特性主要有:区域二重性、区域统 一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开放性、区域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12.
广义的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区域信用是维系区域一切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正常进行的纽带,具体表现为区域的行政的、经济的、社会的各部门或行业的信用,包括政府(官员)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商品信用、科学技术信用等.没有良好的区域信用,就没有良好的区域形象;建立健康、和谐、不断发展的社会,必须构建良性的区域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玮 《特区经济》2006,(2):292-293
本文首先对区域文化这一日益受到重视的概念给予了解释,然后阐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和区位经济发展模式,并重点以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例,论证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定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目标;要从物流这一新兴的、特殊的产业形态的产业发展角度,来把握区域物流业的体系结构、空间布局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等;针对区域所处的区位、交通条件、市场状况和产业布局等现状和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等规划、构建区域的物流业体系结构。具体到一个区域的物流体系建设的目标则是: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5.
鲁兴启 《改革与战略》2009,25(3):109-111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特色经济,其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发展中,技术预见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发展,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导航器,对区域技术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公共治理是一种新范式,跨越了行政区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通过对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实现区域内公共目标的实现,其主张开展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使区域内的主体能够增进共识,解决区域公共问题.闭合式的行政区行政以及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难以破解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与协商的需求.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多元协作和目标共商的区域公共治理应运而生,对于区域公共治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区域主义学派、公共选择选派、新区域主义学派.在中国现实情境下区域公共治理应拓展区域治理网络下的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范围,畅通区域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和政府回应性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区域公共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文章就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一)区域经济与区域整台就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而言,"区域经济"涵括两个范畴的研究:一是,针对单一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寻求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策略研究;例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地区经济计划等。二是,超越国家地理概念的区域经济整合;例如:图们江开发计划、东盟东部成长区(EAGA)、世界3大区域经济组织等。区域整合是当前及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世界3大区域整台体分别为: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三者中,…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及对策——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横向分析甘肃省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定位,又对该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优、劣势分析,从而提出构建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并详细阐述每一子系统及其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是影响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发现,一地区的文化理念、文化习俗、文化网络、知识人力资本的落后,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指标的落后.在文章中,区域文化主要分为文化理念、文化习俗、文化网络、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四个文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