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 ,放在一个简化了的动态模型中加以系统地分析。文章指出 ,动态地看 ,体制转轨的根本问题就是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在非国有经济的增长率高于国有经济的增长率的“基本假定”下 ,体制转轨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不是改革国有经济 ,而是发展非国有经济。这不仅是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和市场体制的形成 ,而且也是由于它创造出使国有经济得以改革的更有利的条件。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在于 ,它们若不改革 ,就还要占用大量资源 ,而且是要从非国有经济转移资源作为事实上对国有经济的补贴。这种补贴在过去一个时期主要体现在银行坏债、资本市场上的“坏股”、非国有经济的“综合税赋”事实的不断提高 ,等等 ,现在也体现在政府债务增大。正因如此 ,尽管中国目前并不面临金融危机 ,但必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控制的金融体制的改革进度 ,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能持续发展下去 ,保证整个体制转轨过程的持续进行而不被某种危机所打断。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轨过程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是一个由一种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政治、经济、化和法律全面变革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在激烈的对抗与碰撞中发生调整的过程。在经济转轨理论这个命题中,经济转轨过程的性质究竟为何物是一个首要而且关键的问题。因为对经济转轨性质的错误理解可能会导致经济转轨整体判断的失误以及政策上的错误导向,从而导致经济转轨进程的延迟和经济社会所负担转轨成本的增加。目前对于经济转轨性质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50年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之”字形演变过程,其启示说明,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世纪之交,发展完善混合经济是完成经济转轨的基石,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唐明 《财经科学》2010,(7):103-110
在我国,物业税改革难以真正启动,改革迟迟不能"空转实",映射出种种体制障碍,经济社会双转轨阶段基础制度环境缺失和配套政策不完善是根本原因.物业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和地产,那么处于转轨时期的住房制度环境对物业税的改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侧重深入挖掘住房制度转轨背景下物业税改革将遇到的种种体制障碍.物业税改革不是一项孤立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住房体系,在此基础上物业税才能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5.
与中东欧有意识设计的转轨模式不同,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动因源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这一动因也成为推动和评价转轨绩效的线索,并贯穿始终。迄今的转轨实践证明,转轨必然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形成过程,转轨过程、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并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因此,针对转轨过程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以中国转轨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适应能力、路径选择、创新能力等指标,解释中国成功实践中的某种合理逻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尝试从中国的成功中总结可用于分析的一般性方法,同时也作为对“北京共识”的一种系统阐述。希望这项研究能使“中国模式”更具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杰  安源 《经济经纬》2012,(5):132-136
笔者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深入探讨体制转轨、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长期经济增长主要由民间投资拉动,而政府投资不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2)国有制企业的投资冲动越小,国有制企业与私有制企业经济活动波动程度的差异就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也就越小;(3)国有制经济成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就越小。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些年,南于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分析各国体制改革、金融发展的问题中,“循序渐进”(sequencing)这个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经济讨论中。这对于纠正过去转轨政策讨论中的许多重大谬误,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那些在过去长期一味鼓吹“越快开放就越好”的国际组织的官员、跨国公司的经济学家以及许多西方学者,现在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不谈任何前提条件地鼓吹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要全面、迅速地开放市场,是荒谬的。由此引起的理论讨论,引导了人们去更多地关注体制转轨的路径问题或方式问题的研究。但在事实上,“循序渐进”这个概念仍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确切地描述制度变革的现实与本质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改革政策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与“分级所有”体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重新站在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文章首先考察了制度稳定性与制度效率的关系。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内存在的不稳定是国有企业经济绩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然后用比较的方法评价了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的缺陷,从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的必要性。最后从概念界定、制度结构的协调和客观事实三个方面论证了实行“分级所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寻租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寻租理论是由《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于1988年首先引入我国改革理论的研究的,这一理论为我国理论界分析转轨过程中腐败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视点,也为我国政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职能提供了新的思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既注意刊载国外寻租理论的经典文献,又注意关注我国理论界的讨论热点,并从比较中提出了改革的对策,对推动我国改革理论的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寻租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研究,特别是转轨经济的研究,至今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0.
在国有企业转轨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国企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监督问题,对于预防职务犯罪,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企中存在的监督不到位、监管不力的地方很多,需要在转轨过程中不断完善,特别需要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政的相互协调、制约,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张晖  倪桂萍 《财经研究》2007,33(1):88-100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文章通过建立了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宏观调控的要义进行了阐释,通过对30年转轨进程中宏观调控的阶段性分析,我们指出体制转轨改革既是宏观调控的基础,也是促进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水环境产权理念未完全建立,有关事权没有得到科学、合理、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跨流域、跨区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事务时,相关主体责权关系纠葛,责任承担机制难落实,导致水污染事件频发,水质改善目标难以实现。完善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前提是要明确划分利益主体之间的水环境保护事权,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强化政策集成和综合协调,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事权明晰、责权明确、协调有效、监管有力"的事权承担体制机制,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宪政转轨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俄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直是新兴的转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1 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激进改革的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然而 ,从 1 999年下半年开始 ,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2 0 0 0年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 ,GDP增幅达 8 3 %。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的中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 ,渐进改革积累的矛盾日趋严峻 ,同时还面临加入WTO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外在压力。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仍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学界又在进一步探讨中俄改革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本文是对目前讨论的一个著名观点“宪政转轨”论进行分析和批驳。  相似文献   

15.
投资结构变迁的体制转轨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是在投资产业结构上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基础部门投资增长相对落后,在投资区域结构上东部投资增长较快而中西部投资增长相对滞后。投资结构变迁中包含着深刻的体制转轨背景,是市场因素的扩大和非市场因素的扭曲性存在双重作用的结果。而遵循“深化市场改革、弥补市场失效”的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微观层面,体制转轨主要表现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活动波动程度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体制转轨主要表现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数理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体制转轨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冲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体制转轨均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冲击;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活动波动程度的变化中,若国有企业投资冲动越小,其经济活动的波动程度就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也就越小;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中,若国有制经济成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小,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就越小。  相似文献   

17.
许宏俊 《经济管理》2003,(17):41-45
本文试图为解释转轨经济提供一个新视角:“细分-重构”论。透过这个视角,本文将改革阻力分成“细分成本”和“重构成本”,激进改革与渐进转轨可以对应于“细分推动型”与“重构拉动型”。20多年中国渐进转轨的进程可以在“细分-重构”逻辑中得到初步的梳理和勾勒,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剧烈进行的时期往往是腐败高发多发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也往往是腐败高发多发时期。文章从讨论现代化的涵义入手,探讨了现代化与腐败的关联性,以及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如何遏制腐败现象过程中的制度探索。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转折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轨经济作为一种过程中经济形态和非平衡系统运动的经济形态,同时也体现为一种连续性运动状态,根据其经济形态变动程度和变动的性质,在体制运行轨迹中必然存在着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若干标志。研究这些转折点应该具有的特征,既有利于把握转轨过程中经济运行状态的阶段性变化,同时也有利于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轨经济学比较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蕴 《经济学动态》2005,(5):09-113
转轨经济学(Tnansition Eco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转轨经济学是伴随体制转轨产生的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这有别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它们是以体制转轨研究作为学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