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延  郭粹 《品牌》2014,(8):151-15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宗旨,党和国家逐步建立健全了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然而仅仅经济脱贫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贫困生还存在着自卑、人际关系敏感、愧疚焦虑等"心理贫困",这就需要采取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等措施消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帮助贫困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心理与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给予特殊关注的群体,高等学校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做好“心理解困”工作;指导他们正视贫困,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22):190-190
对商科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论述了不仅要给贫困生以经济解困,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解困。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和思想表现,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已然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思考怎样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强"心理资本",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困境,文章把贫困生心理资本作为依据,研究"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针对湖南省六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做问卷调查,并利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旭阳 《消费导刊》2010,(5):130-130
高校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心理贫困"问题。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心理特征及表现,剖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通过加强心理辅导,扶助自立,开展勤工俭学,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关爱与感恩教育等方面来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这项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福元  赵梅赏 《中国电子商务》2010,(10):156-156,158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己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帮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促进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完美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7.
李慧 《品牌》2015,(1):211-212
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增加,经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思考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探讨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康向上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感恩的心理学定义出发,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内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心理弹性理论,可建立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为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心态调整,探索一条可实现的操作路径。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应着重两方面的内容,即构建贫困生外在环境的保护因素及贫困生内在心理弹性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莹 《北方经贸》2009,(12):144-145
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心理状态较其他同学差。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团体训练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我认知,发现自我潜能;可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增强贫困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帮助贫困学生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4,(7)
贫困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而导致了心理上的负担。贫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甚至毕业后的就业。因此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正能量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效辅导员及相关部门持续关注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大学生在消费上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要面对现实,对自己的消费自卑心理进行合理的调适,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现象也日益突出。民族地区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受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环保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分析民族地区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自卑、交往困难、嫉妒、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非常之重。社会带来的压力、家庭经济的贫困以及个人非理性认知等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学生自立意识的培养是贫困生解困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从影响高校贫困生自立意识的因素入手,探索贫困生自立意识培养的方法,以期为贫困生解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359名高职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1)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教养方式;(2)贫困生的创业能力在创业技能训练上有显著性差异;(3)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彭丽 《消费导刊》2010,(4):251-252
文章阐述了高校贫困认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怎样认定贫困生,怎样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关键应该是怎样制订一个较科学合理认定原则,并给予贫困生合理指导,从心理上给予帮助,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朱江  周笑妮 《致富时代》2011,(5):165-165
随着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上升,这一群体的就业受阻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该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研究并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心理、经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的一些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几年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并轨”制度的实施,学费的提高也给部分贫困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欠缺,贫困大学生不论在思想、心理还是生活上,都面临新的考验和抉择。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倾向大多是理性、务实、低调、节俭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倾向,值得人们关注。一、正确区别贫困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同学说起同宿舍的一名贫困生一直摇头感叹,原因是这位拿着贫困…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生问题尤为突出。贫困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为贫困生解决困难,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