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殷群 《中国市场》2012,(9):55-56
旅游业的发展给白族地区带来了技术、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也越来越使白族人民认识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对本民族文化自觉的全新理解。本文通过对白族节庆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分析、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策略和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分析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文化交流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李晋昆 《市场论坛》2009,(11):82-83
文章分析认为,寺登街千年繁盛的原因是:青铜文化为其繁盛奠定了文化基础;独特的地域环境使其成为贸易和货物中转的中心;宗教文化和白族民俗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周边盐井的千年开采使其长期具有集镇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不仅能在保护和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在创意创造中发展新兴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保护、开发、传承、弘扬的良性循环。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河南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9802个,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5323个,具有古(古文化)、河(黄河、淮河)、山(嵩山、南太行山、大别山、伏牛山)、拳(少林武术、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开封菊花、许昌腊梅)等鲜明的特色。这决定了河南旅游必须  相似文献   

4.
白族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拥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具备实用性和创造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但白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缺乏深度和广度;盲目跟风,忽视地方特色;以品尝佳肴为主,文化含量不足;宣传力度小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旅游开发中要突出民族饮食文化;科学定位、凸显白族饮食文化特色;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产品宣传等建议,以促进白族饮食文化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康定香巴拉文化乐园建设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成功地对康定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然而,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采取多种组团开发模式,从而达到政府与企业、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崔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87-88
为了使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资源种类丰富、文化特色明显、品质高、资源价值结构呈"金字塔"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重庆积极响应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性开展"双晒"活动(晒文化·晒风景),全面展现重庆各区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其"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发展主旋律。通过对重庆"双晒"活动的全方面梳理,总结其经验,以期对其他地区文化旅游宣传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交互,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类型,加快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适度开发,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以大理白族“三月街”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交融背景下白族“三月街”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社会性作用,同时分析白族“三月街”在文化交融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给予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商》2015,(38)
塔尔寺是青海省的宗教圣地和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旅游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本文对塔尔寺旅游经济文化研究,对其旅游经济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积累后才形成了我国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稳步和大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解决"三农"问题、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未在其经济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在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虽然政府部门等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流失。针对安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重点对安徽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毅 《消费导刊》2009,(18):16-16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时尚的绿色消费,但目前开发对象很少涉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文章分析旅游对白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生态旅游保护、开发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传承和保护洞庭湖湿地传统文化。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湖泊湿地,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文化内涵仍有待深入挖掘。立足于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入其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促进洞庭湖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但目前无论民俗旅游、文化旅游还是城市需要形象都缺乏凝练、推广以认同,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应遵循的活化展演性和休闲性,并设计了一系列开发思路与相关开发对策。为天津市旅游发展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陕西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将陕西省由文化旅游大省打造为文化旅游强省.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与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优势明显。结合TEDM及旅游地满意度(TDTS)模型,对绍兴地区主要的文化休闲旅游地进行了游客调查,分析结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巴蜀地区璀璨的文化成就,为今天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文从考古遗址和以成都武候祠、杜甫草堂为代表的建筑两方面,透过文物古迹阐述巴蜀之地的人文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赵爽爽 《现代商业》2014,(14):268-269
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厚重,但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是在对河南几所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议,以期对河南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区域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通过对衡水湖体育旅游资源条件的分析,阐明了衡水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特点、原则,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无论在生态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较为丰富,能够屹立在世界旅游文化之林。然而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利益的观念,使之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特色、宣传力度不够等,因此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从多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如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斧正。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类型多样,有军事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等,这些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全方位看待库区旅游,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内涵,增加旅游的特色和亮点,从而促进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