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京沪高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从地理空间上联通了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强有力地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沪高铁沿线18个城市进行分析,构建了以经济发展、旅游竞争力、环境质量和交通条件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沿线旅游资源,将这些城市划分为旅游竞争力最强型、较强型和较弱型3个层次,分析了沿线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开发以高铁线路为旅游线路的新型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联系为衡量指标形成的城市经济圈相对以行政区为主导而形成的城市行政圈来说,前者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京广高铁通车对沿线地区6省市、2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联系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经济联系,并试图比较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内各城市经济圈与之城市行政圈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以经济圈为主导将京广高铁沿线城市打造成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将有助于为京广高铁形成及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兰渝铁路是贯穿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新劝脉,它起于甘肃省兰州市,途经陕西省,四川省,进入重庆市的合川、北碚和沙坪坝地区,开启了西西合作的新模式.兰渝铁路的建设必然会带动沿线经济带的发展,而重庆作为交通经济带"点轴开发理论"中的最重要一点,是拉动整个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势必会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巨大的发展.本文结合铁路经济带发展的理论和重庆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探析兰渝铁路建设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兰渝高铁的开通对于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及具体效应,以沿线兰州、定西、陇南、广元、南充、重庆6个地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旅游可达性模型以及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确定兰渝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的平均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促使沿线城市旅游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均有提升,但空间差异性明显,廊道西侧城市...  相似文献   

5.
本文扩展延伸“共生理论”内涵,把城市生态资源承栽力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纳入“共生理论”.从这一崭新视角来建立滇中城市圈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滇中城市圈的经济竞争力和环境承栽力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探析滇中城市圈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滇中城市圈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谈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心城市突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商业时代》2006,(36):10-12
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认为实施中心城市突破战略能够推动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组团式城市群,并在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设计上突出“点、面、带三维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指标,选择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解释变量,构建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河南郑州、开封进行实证分析,描述经济发展的运行轨迹,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顾云清 《中国市场》2010,(13):67-68
高速铁路的建设,将推动沿线城市经济要素的流动和重组,特别是高铁车站产生的经济效应,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所在地相城区为考察对象,从城市区域规划定位和车站区域市场化开发模式两方面,就如何将高铁车站资源和区域土地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和发展具有高铁车站特征的区域经济,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张雳 《北方经贸》2014,(12):64-66
为了客观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城市低碳经济的评价模型很有必要。根据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沙22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大力宣传低碳理念;加快碳汇建设,提高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10.
李逸飞 《商》2013,(18):74-74
本文根据经济集聚与区域增长极理,在考虑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在全面分析湖南省“3+5”城市群经济结构及经济现状的前提下,分析该城市群内的产业结构、核心城市的回流及积聚效应以及各城市群在湖南省范围内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将集聚经济与增长极溢出作用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2)
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作为福建两大中心城市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经济活力和成长性的增长极,应在经济区的政策环境下打破行政界限,因市制宜地探索城市集团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以城市集团或城市联盟为突破口进而推进海西城市群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东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4个副省级城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主观权重法对指标进行处理,进而对东北四城市的相应竞争力进行打分和排名列表。东北四城市应根据各自现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提高经济发展的思路,共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适应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对通道沿线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开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呈现着良好的增长趋势,但通道沿线地区对外开放度呈现西南地区显著高于西北地区,并形成以海南、重庆为高度开放区;广西、四川、陕西、云南为中高度开放区;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为中度开放区;青海、甘肃、贵州为低度开放区四个等级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证分析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开放格局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和国家开放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西部长江经济带需要快速发展和崛起。分析了中心节点城市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武汉为例,分析其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的能级,并指出发挥武汉龙头带动作用的四个着力点是: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增长极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协调与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结构体系重要结点,按照城市区位优势、功能定位和产业区域分工,对所幅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能量与要素进行高效、有序、合理的聚集与扩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此,江西中心城市要利用现有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并从产业布局、项目支持和中心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积极扶持城市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作为第四增长极的东北经济区,尚未确定具体的中心城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则一直争取充当第四个经济增长极的极心。极心城市的确立不仅对极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也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大连的现状出发,对以大连为中心发展东北经济区区域物流的各种结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大连成为东北经济区区域物流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卞显红 《商业研究》2008,(1):203-206
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会促进旅游产业在此空间集聚,城市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也促进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城市旅游产业集群观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观既存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两者都可以作为增长极形成的基础理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无锡滨湖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这种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的旅游增长极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孙莉 《中国市场》2014,(51):10-11
在梳理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发展现状,从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城南经济增长极、缩小南北差距、增加就业机会、加快空港城市一体化等方面,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定量测度并刻画2013年和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地区)190个样本城市网络联结状况,并探究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结果 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具有复杂性和尺度变异特征,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网络的空间形态与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沿线城市间网络联结具有核心-边缘结构,东、西两端分别已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联结格局,中间欧亚内陆腹地城市的网络联结及其集聚性相对不足;整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具有多中心、多层级、嵌套型特征;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连通性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以及城市所在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便利度因素,对城市网络联结的集聚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旅游增长极的形成必须在起步阶段实行政府主导与扶持的发展战略.政府主要通过制定与调整城市旅游规划、兴建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新城区、建设大型旅游项目与制定相关旅游扶持政策等方式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