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毅 《农村经济》2013,(1):115-118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本文分析了农民应用科技的基本特点以及制约农村科技应用的因素,进而提出逐步提高农村科技应用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次曲折变化的具体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三次曲折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促进和阻碍关系,指出粮食购销政策的这种渐变过程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指出了这种渐变过程同时也是效率损失的过程,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的作用。也就是说,粮食购销  相似文献   

3.
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产量取得了连续增产,但不难发现,增产背后仍然有较多的制约粮食生产可持续增产的因素。在分析了政策、科技以及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保障粮食可持续增产的"三策"。  相似文献   

4.
《粮食经济研究》2007,(3):42-47
粮食安全保障是一定社会经济阶段的粮食供求平衡能力,这种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协调,不能不顾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片面追求粮食安全保障,也不能不顾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盲目追求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应从协调发展的角度,运用科学发展观抓粮食生产、流通、中部崛起和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体,既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制约,又受体制机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限制,又要理顺僵化的体制机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今后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政策解决粮食安全的做法,注重法律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对保障粮食安全所具有的长效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从粮食产业本身的弱质性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作出法律回应.  相似文献   

6.
重视马铃薯产业 推进主粮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马铃薯等旱粮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是一个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的省份,是第二大缺粮省,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明确了保持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力争1950万亩播种面积、160亿斤总产量"三条红线"。浙江粮食安全必须走多元化的路子,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旱粮。第一,从粮食的构成看,水稻面积、产量难有大的增长空间,必须加快发展旱粮。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优质粮田不断减少,同时由于水稻种植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播种面积总体上处于下滑趋势。另外,水资源也制约着水稻生产。因  相似文献   

7.
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要求,笔者认为粮食部门要转型发展、提升地位、重塑形象,必须抓好以下四大方面:一是明确粮食工作地位作用,合理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区域粮食工作领导核心;二是主动对接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强化经营主体建设,推进业务经营多元化一体化产业化,培育壮大企业规模实力,夯实粮食部门转型发展主体根基;三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保障,充分调动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与活力。四是明确政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提供坚强保障,争取社会支持,创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势推进以及人口逐年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逐年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因素等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具备粮食播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以及黑土资源丰富等基础优势。同时,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过程中,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趋紧、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粮食产业短板较多等方面的现实制约。因此,亟需从“内部发力”“外部突破”两个维度入手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以期保障东北地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承担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  相似文献   

10.
正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谋划好粮食生产,保障好粮食安全,始终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一方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另一方面,加快提升耕地质量。二是促进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三是推进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粮食生  相似文献   

11.
姬敏 《农业经济》1999,(9):23-25
自199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连续三年获得丰收,1997年粮食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突破350亿公斤,跨上了新台阶。众所周知,粮食少了,市场紧张,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安定;而粮食多了,流通阻塞,又会影响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会造成影响。江苏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省,要使江苏省实现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本文就江苏省粮食供求状况、粮食保障方式及对策方面谈一谈江苏省的…  相似文献   

12.
江苏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在界定粮食和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的可供性、可获得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分析江苏粮食安全现状,发现其存在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粮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短板明显等问题,并提出江苏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供给能力、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以及完善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以提高江苏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等制约情况下,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以科技为根本手段,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为可靠基础,依靠优势区域增产提升保障能力,以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各级粮食部门作为主管粮食工作的政府责任主体,在促进生产、指导消费、搞活流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必须依法履职尽责,争做保障粮食流通安全的拓荒牛。拓展粮食流通安全,必须与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高粮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是个缺粮省,粮食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也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规模。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对此,许多同志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引起较为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主要的意见有三种:一是“粮食自给”论;二是“甩开粮食自给包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提高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有利于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规避粮食安全风险,促进粮食品种多元化和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因此,应采取政策支持我国粮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粮食品种分别采取订单种植、海外屯田和扶持发展等模式,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2015年该省粮食总产量6065万吨,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已连续12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一些制约粮食工作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是区域化布局不均衡,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四是粮食市场体系规范不够。如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将其列为重中之重。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区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区域基础。[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年鉴,通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比较13个粮食主产区和7个粮食主销区在10年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差距。[结果]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优势和生产能力显著,对我国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主产区需要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承担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粮食产销区之间囿于主体功能与发展责任的迥异而导致经济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差别。[结论]据此提出,必须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政策导向:应在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层面完善相应的政策: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二是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四是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粮食生产既有远虑,又有近忧,粮食供需紧平衡成为常态将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面对现实,我们应当重点从五个主要方面应对我国长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一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以及有控制地利用国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二是优化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合理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农和非粮农的利益关系,构建以提高效益为主线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三是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从粮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四是加强粮食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物流体系,强化其粮食供求的"稳定品"功能;五是大力倡导文明消费,有效扼制粮食消费中的非理性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文章以CNKI收录的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以CiteSpace为工具,对该领域研究在2012—2022年的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粮食安全研究整体呈现“M”型发展趋势;研究者之间合作分散,多数为独立研究;研究机构以研究院为主,其次是高校;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农田生态系统、政策建议和乡村振兴等;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粮食产业振兴研究、粮食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粮食生产中的资源优化研究是国家粮食安全后续深化研究的前沿热点。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聚焦于粮食安全与党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战略实践研究、粮食安全与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研究、粮食全产业链安全研究、粮食安全法治保障研究以及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