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冲击,国内水稻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所以不断提高粮食的质量,增加数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水稻三超栽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技术原理,不仅适用于黑龙江也适用于其它稻区.该栽培方法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提高抗逆力,具有增产节本增效的作用,是先进实用深受农民欢迎的栽培技术体系,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这种栽培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稻三超栽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技术原理.不仅适用于黑龙江也适用于其它稻区。该栽培方法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提高抗逆力.具有增产节本增效的作用.是先进实用深受农民欢迎的栽培技术体系.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案。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稻三超栽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技术原理,不仅适用于黑龙江也适用于其它稻区。该栽培方法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提高抗逆力,具有增产节本增效的作用,是先进实用深受农民欢迎的栽培技术体系,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叶志峰 《民营科技》2014,(6):263-263
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包括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异交栽培技术,这两者对生产环节的要求都很高,且在很多方面有一致性。把握好栽培的技术要领对水稻制种获高产至关重要。根据多年制种经验对杂交水稻制种整个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地与良种选用、适时旱育稀植培育壮秧、适时插秧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与灌溉等绿色水稻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绿色水稻立体栽培方式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插秧机,对农民来说很重要。水稻机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为广泛应用机插秧技术,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徐飞 《民营科技》2008,(7):33-33
水稻生产从原来精耕细作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步完善并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技术体系,以水育壮秧、肥床旱育中小苗移栽以及宽行窄距、浅栽为主要特点的移栽方式,使水稻的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持续多年实现了高产稳产。水稻机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为广泛应用机插秧技术,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着眼于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适应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提高创新效率,以优良两系不育系272S与强恢复系R13杂交选育成水稻新品种"兆两优7213"。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优点,适用于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是适应广西南部稻作区生产需要、符合生态要求的新型优良品种。对今后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优化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海石 《活力》2013,(12):26-26
北方寒地栽培的水稻是米质好、口味佳的粳稻品种,生产的大米经销到全国各地,受到各地居民的欢迎。为了生产出更好的优质水稻,也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使水稻生产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采用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是当务之急,目前北方寒地主要是结合机械插秧采取钵体育苗等关键技术进行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成 《活力》2010,(12):143-143
目前.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有“手插秧”、“机插秧”,“机械直播种”和“抛秧”等类型。由手插秧和抛秧技术还衍生出“两段育秧栽培”、“超稀植栽培”和“抛摆栽培”等。各类型技术特点不同,生产成本、产量和品质,以及生产效益也有区别。随着黑龙江省水稻又进入高速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韩惠 《民营科技》2014,(5):248-248
通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我县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论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三个基本观点、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旱育宽行密植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措施,分析了该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的原因,并提出增产建议,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促进作物高产栽培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又通过对大田管理、培育适龄秧以及示范区选择等方面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水稻插秧机正确操作方法的简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插秧机,对农民来说很重要。水稻机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为广泛应用机插秧技术,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此,针对现代广泛应用的水稻插秧机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抛秧机     
1 简 介水稻抛秧机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的 1项重大改革。采用水稻抛秧机栽培技术可提高水稻抗旱能力 ,缩短水稻的返青期 ,增加水稻有效分蘖的成熟度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由中国农大东校区研制成功的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 ,不仅解决了人工抛秧存在的难题 ,而且首次实现了机械化抛秧。现已开发出 3种机型 :2 ZPY— C型为现有插秧机底盘配套机型 ,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 ,经济适用 ;2 ZPY— Q型为牵引机型 ,可与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 ,适应范围广 ;2 ZPY— Z型为自走机型、自带动力和行走部分 ,转向灵活 ,操作方便。按每台抛秧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桥》2004,(7):21-23
2004年5月28日,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工程以恢复和持续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以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三大平原为重点区,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重点对象立足近期、突出中长、强化创新,优质高产并重,效益、生态、安全兼顾;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技术集成转化下大面积应用示范、粮食丰产监测与安全战略研究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17.
张帅 《民营科技》2013,(2):110-110
北方高纬高寒地区地处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年有效积温少、气候寒冷,曾是种稻"禁区"。技术人员采取了温室育苗、水稻田增温等技术,攻克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生产技术难关,全面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7101 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通气、降温、抗杂、补水等技术难题,生料栽培各种食用菌(包括香菇、木耳)成功率100%,是对传统实心袋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 7102 粮食防治害虫霉菌剂 将其均匀地混入粮食中,如稻谷、玉米、小麦中可明显有效地防止粮食储存中产生害虫及发霉变质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垦区"三高",即"高标准、高效益、高水平"的提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正朝着高产、优质、营养方向发展。以梧桐河农场为研究对象,应用毯式育秧、三膜覆盖、高光效栽培技术、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促进水稻生产提标准,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姚艳杰 《民营科技》2013,(2):113-113
"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其中包括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同时还要和其他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