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人工饲草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及时准确地获取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分析人工饲草生产的长期变化趋势,为饲草产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依据玉米、苜蓿、燕麦3种饲草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物候差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2000—2020年3种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了逐年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人工饲草的种植面积、产量、价格在2015—20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20年3种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区域位于研究区西部、南部的退化草地和沙地,以及河谷等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在3种人工饲草中,苜蓿种植发展最为迅速,在2010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快速增长;燕麦的种植起步较晚并且种植面积最小;青贮玉米的产量虽然在稳步增加,但是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全旗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并没有增加。结论 阿鲁科尔沁旗人工饲草的种植在2010年开始快速发展,在2015年形成规模化种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人工饲草的种植能够改良退化草地和沙地,但是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苜蓿和燕麦的产量增长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青贮玉米产量的增长是因为单产的增长。人工饲草的种植虽然快速增加,但是饲草缺口仍然不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1世纪以来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的机制,为新时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描述性统计与区域空间比较分析、因素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 (1)2001—202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经历了“两增两减”的变化,由201.03万hm2波动增长至220.28万hm2,增长9.6%;同期广东、浙江分别减少了53.48万hm2、70.40万hm2,与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差距不断扩大;(2)2001—2020年江苏省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26.94万hm2,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5.11万hm2,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234.2%,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的主要原因;(3)水稻生产竞争力不高和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共同导致了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衰减,有效灌溉面积增长是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和水稻生产竞争力提升共同促进了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结论 对于拥有较多后备稻田或耕地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但长期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面临挑战。继续稳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需要全省协同努力,苏南地区要稳定并适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苏中地区要积极探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苏北地区要着力发展稻米产业经济,探索水稻生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高度重视江苏省沿海地区滨海盐土水稻生产的发展,为未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开辟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冬牧70黑麦草现已开始成为华北平原开发利用冬闲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首先,种植冬牧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种植冬牧草,饲养牲畜,可以保证我国动物食品的不断供给;第三,种植冬牧草,为种植棉花找到一个适宜的前茬搭配作物。此外,还可增加复盖,抑制土壤返盐;过腹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特别是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研究分析了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时空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的空间信息参考。[方法]综合卫星遥感技术和空间信息重构模型优势,基于交叉信息熵方法,构建了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SPAM China,对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空间分布、时空演变、重心迁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区域小幅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栅格数量从6 703个增加至7 214个,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三省的大豆主产区; 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单位栅格面积增加1 000hm2以上的栅格数量增加明显,面积增加区域主要位于北纬47°~50°之间和东经1255°~131°之间; 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迁移10620km,向北迁移20857km,辽宁省、吉林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南移,黑龙江省基本保持不变。[结论]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小幅增加,但时空变化特征显著,种植面积重心向北向东迁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广西不断推进特色水果种植,让越来越多的"洋水果"在广西落地生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增加迅速。2013年,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仅有3万亩,2014年已突破9万亩。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 ,2000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达1 56亿公顷 ,比上年增加0 3 %。今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 12亿公顷 ,比上年减少1 2 % ,其中早稻、双季晚稻、春小麦、玉米减幅都在4 %以上 ,高粱、薯类、豆类、谷子播种面积将增加 ;棉花种植面积约为340万公顷 ,减少近10 % ;糖料种植面积约为128 5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20 9 % ,其中甜菜减少40 6 % ,甘蔗减少15 6 %。油料种植面积将达到1486 6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6 8 % ;蔬菜将增加7 6 % ,瓜类增加11 3 % ;药材、麻、烟叶面积都有较大增加。今…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调减玉米、增加大豆种植已取得成效,今年大豆产量无疑会增加,收获季节价格风险加大,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或是重要的避险手段。受政策调整影响,去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今年东北产区种植结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下游深加工企业开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5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427万公顷,减少24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9万公顷,减少56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213万公顷,减少2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35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89万公顷,减少33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2271万亩,同比下降0.48%;受临近收割期降雨影响,产量同比下降1.59%。黑龙江、内蒙古种植收益增加,新疆种植收益下降。预计2017年春小麦供应将略有增加,市场价格下滑的风险较大,建议种植户选择阶段性出售新麦。2016年市场运行特点2016年春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略有下滑,下游面粉消费微幅增加,但饲料需求下降,进出口方面相对平稳,市场总体供需弱平衡,价格随冬小麦价格略  相似文献   

10.
调研组在中宁县余丁乡调研今年春耕生产群众的种植意向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300亩,比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2170亩增加了1130亩,增加了52%。永兴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2670亩,比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3800亩减少1130亩,减少了42.3%;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调查组随即对全县灌区乡镇群众种植玉米和小麦意愿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在全县各乡村比较普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在相同种植环境以及栽培措施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大田实验,玉米品种选择:郑单958和豫单998,对其均采取三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两个品种玉米的产量和穗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本地区郑单958品种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每公顷75000株,在这个种植密度下,其总产量达到最高,且在试验田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郑单958品种玉米没有出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而出现下降的情况;而豫单998品种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7 500株,在这个种植密度下,其总产量达到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豫单998与郑单958的穗部性状均呈现变差的现象,其穗长、穗行粒数、穗粒重以及千粒玉米的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而玉米秃尖的情况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对不同品种玉米的性状有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依据1991~2014年全国苹果种植成本收益的年度数据,在对苹果种植收益波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苹果单位面积净收益、 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费用、 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产品出售价格这些变量来研究对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苹果种植产值和净收益总体上呈上升的态势,成本利润率呈现出M型的波动趋向.苹果种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值的增加高于总成本的增加,而产值的增加又得益于苹果单产的提高和出售价格的上涨.单位产品出售价格对苹果种植净收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费用.[结论]完善苹果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苹果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和定价水平的合理化;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苹果种植综合生产的能力;抑制农资成本和价格的过快增长,降低种植成本是增加苹果种植净收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发布((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种植烟草约有三百多年历史,烤烟只有七十多年历史。目前,我国除上海、青海、西藏外,其余二十六个省(市,区)均有种植。五十年代中期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左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其中烤烟800万亩左右,1981年,烟草种植1135.5万亩,总产2994.5万担,比1980年增加367.6万担,总产量增加1300万担;与历史最高年1978年的1176万亩相近,总产量增加511万担。烟叶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卷烟生产的发展,1981年生产卷烟167万箱,比1980年增加151万箱,做到了当年产需平衡,略有节余,补充了库存,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资金积累。  相似文献   

15.
<正>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鳄梨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21.3%哈利斯科州是墨西哥第二大鳄梨产区,仅次于米却肯州,种植面积为2.2万公顷,并且随着灌溉技术发展,计划进一步增加鳄梨种植面积。2000年的时  相似文献   

16.
SPAM模型和遥感结合提取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对于研究区域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陆地碳氮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首先应用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M-China模型),在5'×5'栅格尺度上重建了1980—2010年华北地区玉米空间分布信息;然后基于SPOT VEGETATION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获取了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信息,并进一步划分出了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类型区;最后,重点分析了2000—2010年间华北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区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10期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360万hm2,增加面积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2)2000—2010期间,华北地区春玉米面积增加136万hm2,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由17%上升至27%;夏玉米种植面积尽管也增加了87万hm2,但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3)春夏玉米混种区为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近年来呈现为春玉米增加、夏玉米减少的发展趋势,全区域92%春玉米面积增加和76%夏玉米面积减少均发生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域内,可见该区以春玉米为代表的一熟制正呈现逐步取代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二熟制的变化趋势。[结论]该文基于SPAM模型和遥感结合提取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面积的方法,为大区域、长时间尺度作物种植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作物种植专业化程度视角考察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技术的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路径。[方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作物种植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农业产值、农业污染和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运用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作物种植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农业产值、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1)作物种植专业化显著促进了农业产值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减排和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作物种植专业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产值将增加1.6%,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将减少0.001个单位,农业生态效率将提高0.009个单位;(2)作物种植多样化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值和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有负面效应,作物种植多样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将减少0.072个单位,农业生态效率将降低0.699个单位;(3)当一般性农业技术水平高的时候,作物种植专业化对农业产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低碳型农业技术水平高(大于临...  相似文献   

18.
农民常用“宽一尺不如厚一寸”这句话来说明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所谓“宽”,就是用增加土地种植面积和设备来增加产量;所谓“厚”,就是在现有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土地、精耕细作方法来提高产量。“宽一尺不如厚一寸”概括地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扩大种植面积能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火龙果是大家喜爱的热带水果,伴随近年来火龙果市场的走俏,火龙果在我国的种植数量在逐渐增加、种植品种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显示,今年我国光海南,新增火龙果种植面积在5000~6000亩,预计到明年5月份产果面积可达15000~17000亩。广西今年也新增了3~4万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