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勇 《乡镇经济》2004,(8):38-40
虽然强强并购被认为是今后并购的主导,但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下,强强并购是否是成功选择,值得三思而行。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强强并购如果成功,必须要满足内部交易费用小于外部交易费用这一条件。整合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强强并购的整合无疑要比强弱并购的难度大。强强并购在我国现有环境下还存在种种障碍。因此,强强并购是否是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必然成功选择,值得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成本效益以及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并购效益的措施:必须有明晰的并购战略;保持适度的经营规模;保证财务处于充足的安全边际;注意整合并购后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并购整合是指当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进行的资产、人员等企业要素的整体系统性安排,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营运.企业并购不是两个企业简单地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并购后的整合使收购方获得1+1>2的并购效应.  相似文献   

4.
时彦红 《中国经贸》2014,(18):61-61
现阶段,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外乎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并购两种方式。与通过内部积累实现扩张相比,并购堪称为企业发展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并购可以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增强资本扩张的能力。在并购中寻找和筛选到满意的目标企业是并购方面临的首要问题。没有合适的目标企业,企业并购和整合过程将无从谈起。可见,目标企业决策正确与否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并购概念和动因。其次,重点介绍了并购方选择目标企业的决策方法,包括筛选目标企业的方法和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最后介绍了我国目标企业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我国应采取措施给予企业一个高效、稳定的并购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并购的可行性分析中,通过引入成本整合指数的概念和博弈论工具来研究在横向并购决策中,当企业生产同质产品时,企业有并购动机的成本整合指数的可行性区间。并在上述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随着行业内企业个数的逐渐增多,企业有并购动机的成本整合指数范围逐渐增大的结论。这一结论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了行业内企业个数越多,企业间的并购也就更容易发生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重组并购风生水起,而"入主"、"举牌"、"接管"几乎成为重组并购的主题词,对原有管理层大换血,也就成了被收购企业签约后第一时间收到的"见面礼"。由此产生新旧管理层隔阂、管理理念冲突、企业文化对抗等一系列"并购后遗症"似乎已经成为重组并购事件中固定上演"套路"。而在短短三年时间内,长沙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集团)相继完成了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承债式并购原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原浦沅集团和收购中标实业的主要经营性资产,这些涉及到不同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7.
宋银芳 《中国经贸》2011,(24):71-7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并购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发挥双方资产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事实上对于并购的企业来说,并购发生效力后,该项并购活动宣布结束,这并不能代表并购后的企业会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把一个企业的成长比作一向登山运动的话,完成并购只仅仅是登上了山的半腰,要想完全登到山的顶峰,就必须进行整合,整合是最核心的工作,但并购整合是不利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已成为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最主,要原因。针对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文化整合、有效沟通以及核心员工的保留等应是企业并购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并购双方隐性知识整合是并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在对隐性知识的内涵、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并购的具体环境,并借鉴生物茵群发酵的思想,构建了并购企业隐性知识整合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聚焦国有企业跨境并购的实现过程和潜在风险,以Z公司并购澳洲矿产及后续整合过程为研究案例,结合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对跨境并购中国有资产价值损失的内外部原因进行总结概况,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对并购标的资产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和资本市场状况认识不足是引发国有资产损失的重要原因,国有资产保值离不开对潜在风险的主动防范。二是全资并购的方式会给发起并购的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国有企业应充分评估自身状况,避免过度扩张。三是并购发生后的资源利用和资产整合成为国有资产保值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在并购时应充分考虑整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外生冲击。  相似文献   

10.
自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以来,企业并购日益成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寻求快速扩张、壮大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企业并购作为企业间交易行为,再加之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成本问题成为了并购战略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近年来,并购的失败案例屡见不鲜,其原因大都是没有正确估计并购成本,从而导致并购策略选择出现错误。综合分析成功的并购案例发现,正确的并购成本估算在并购策略的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代理成本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并购成本以及其对并购策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存在认识、观念、体制、政策、能力、评价等方面的障碍.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外部实施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常见的形式,通过并购可以推动企业规模化、协同化发展,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确保公司战略的实施。企业并购整合是企业并购的落实过程,是一个资源调节、管理优化的过程,是实现并购目标、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过程。而其中的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的重要内容,涉及公司一系列管理体系比较复杂,且整合效果对合并后的运作管理风险和财务效率有决定性作用,非常重要。文章作者通过研究总结了财务整合的原则要点,并且结合自己工作经验,以H集团收购A公司为例,通过介绍案例的背景、企业整合的主要范围,尤其涉及的账务、资金、税务、经营管理、子公司等整合的详细内容和达到的效果,对要点进行印证。同时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对财务整合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识别,提出了关注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预测、优化并购中的财务制度、统一财务核算方案、委派财务负责人、发挥资金协同等运作关键点,并且提醒加强财务内部监管,提升企业风险决策防范意识;也建议在财务整合中注意工作方式,保障沟通效果等一系列建议,给并购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通过产权转让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资源重组,是企业外部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能为企业带来许多利益,应加强对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现实企业并购中发生的财务问题进行控制和处置.  相似文献   

14.
王习农 《北方经济》2003,(10):13-16
一.投机性表象并购 1.定义与特点 投机性表象并购是指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取得企业控制权,而以获取股权或资产让渡溢价为目的进行短期投机的非实质并购形式.并购主体是外国跨国公司,客体是我国国有企业.具体说,投机性表象并购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柏丹  孙方方  曲红艳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25-127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特别是隐性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获取隐性智力资本为动机实行并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企业并购和并购后整合是整个并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企业要在并购后对隐性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并购的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了隐性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并购后如何对隐性智力资本进行整合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并购方作为买方不能不对潜在被并购方做财务分析而盲目实施并购,使本来低成本、低风险的并购行为变为高成本、高风险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资金市场流动性紧缺,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给国内企业并购资产带来了机遇,而采用杠杆融资不仅能迅速筹措到资金,而且还可以降低收购成本,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杠杆融资的发展状况、主要特点、运作模式,提出了国内大企业应借鉴国际杠杆融资并购的成功经验,以国家刚出台的支持并购贷款的相关政策为切入点,充分运用杠杆融资的运作模式,推动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潘美春 《中国经贸》2013,(18):48-4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产业化加剧集中,并购成为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并且,国家的政策也不断推动着企业并购的进程。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在其1+1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企业的战略、业务、制度、组织和文化等的整合,如果整合得好,并购的积极效应就显著;整合不好,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注重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效应得以体现的保证,是并购效应得以发挥的支撑条件。本文从作者亲历的一起收购案例引发了对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思考,旨在引发并购活动中相关执行者更加关注并购后整合,提升并购效益,以实现电梯式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取优质资源,实现取长补短.但许多并购整合失败的案例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本文认为并购目标方的知识,尤其是隐含于知识员工头脑中和团队、组织中的,难于表达的隐性知识能否实现有效的转移和共享对并购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中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企业在并购后应针对组织间最关键的隐性知识加以重视并建立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融资的成本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楠 《辽宁经济》2007,(10):69-69
成功的并购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哪些渠道获得这些大额资金,是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所要分析的内容。从目前来看,企业并购所需的资金具体来源于内部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股票融资、混合融资等。并购融资的成本及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选择并购融资方式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不同并购融资方式的成本及风险进行分析,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